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从美国底特律到广东江门:一位古稀老人的归根之旅

从美国底特律到广东江门:一位古稀老人的归根之旅

文章来源: 十方 于 2008-01-18 09:39:2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对于73岁的老人邓民权来说,此生最重大的决定不是在46岁操着一口江门白话踏上美利坚的土地,而是在定居美国后将2万多美元积蓄变成老家一栋占地128平方米的三层小楼。   在太平洋东岸打拼了26个年头之后,老人带着退休金回到中国。家乡的小楼,成为他安度晚年的所在。

  “人老了,就要回来,”邓民权说,“政府的政策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活变得很方便。”

  邓民权的邻居、开平市政协副秘书长谭健民说,在开平,回到原籍地养老的华侨华人目前已经超过2万人,几乎每个人都像邓民权一样拥有自己的楼房。

  买地、建房、娶老婆,是几乎所有江门籍男子必须回老家操办这三件大事。拥有自己的房屋,在这些谋生海外的男人们看来,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也是落叶归根最基本的保障。

  20世纪20-30年代,江门开平籍华人归乡建房。1830多座融合了中西建筑艺术风格的碉楼矗立在绿树掩映、河塘清澈的乡间。“开平碉楼”从此负有盛名。

  直到20世纪下半叶,建房养老的传统未曾改变。80年代中后期,中国出台《土地管理法》,土地使用权交易合法化。江门籍华侨华人归乡建房的热情再次燃起。邓民权正是其中一员。

  吃苦耐劳的性格使得邓民权在旧金山的华人餐馆逐渐安身立命,9年后,他来到底特律,开始操办自己的餐馆,贩卖烧鹅、腊味等广东美食。1992年,他二度回国,办成了买地的大事。

  此后5年间,这位底特律的中餐馆老板每天想得最多的是江门正在修建的房子。1996年,房子建成。2001年,小楼所在的幕涌路建成商业步行街,各色时髦商铺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市民、游客。

  “买地的时候,我就觉得交通方便,有前途。”邓民权的生意头脑没有辜负这笔投资:一楼的店面租出去,每个月可以收益2600元。加上固定的退休金,2005年回到中国居住,老两口根本不必为生活费用而烦恼。

  年逾古稀的邓民权没有太多爱好,闲来也只是喝喝茶、聊聊天。老人最热心的是公益事业,办小学、修路,都会慷慨捐赠。这些天,他念念不忘赤坎镇一条正在讨论修筑方案的乡间公路。几个老华人一起凑了30万元资金,“过完年把路线定下来,就可以开工了”。

  “开平90%以上的中小学都有华侨华人的捐助,还有医院、路桥,各种公共设施,他们总是解囊相助,少则几百美元,多则几十万元。”身为国家干部,谭健民对这些义举心存感激。

  邓民权说,能看到家乡的变化就很开心,如果其中有一份自己的力量,会更开心。

  逢年过节,政府总是寄来贺卡,送来荔枝、柑橘等土特产,也让上了年纪的老归侨老华人们感到温暖。

  生活中让邓民权最烦恼的是:与儿孙天各一方。他有4个子女、11个孙辈,“一家人能凑齐很不容易”。老人说着话,不时抬头看一看摆在昆滇木书桌上的“全家福”。时近春节,远在美国的孙子孙女回来过年,将是邓民权和老伴2008年的第一桩乐事。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纽约时报:令中国感到恐惧的一个新闻热词
特朗普联合国演讲:六年前听众大笑,但今年陷入沉默
“性侵工伤认定”案:妻子穿被侵害时的衣服出庭
这飞机疯了吗?竟然往超强台风“桦加沙”里钻!
大摩闭门会议:秋季或有万亿级托底政策,但王牌是?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中学生均分创新低 华人父母震怒:就这教育水平?
放弃WTO特殊待遇,中国:充分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川普称止痛药增胎儿自闭症风险,世卫欧盟纷驳斥:无证据
马克龙与特朗普谈加沙冲突:解散哈马斯行不通
川普发惊人之言 终于发挥正面影响 泽连斯基:重大转变
“中国为何偏爱战争?”韩剧台词激怒中国网友
前Meta工程师爆料:17人团队15个H-1B 80%对手没了?
仇中越演越烈?首尔又反中游行 与中国女激烈口角
川普与爱泼斯坦牵手跳舞雕塑现身美国家广场 白宫回应
保守革命:开除教授后,美国大学的新政治生态
美6成核潜艇埋伏中国周边!水下难侦测 随时应对…
他们把“假中餐”卖给美国人,然后买下NBA球队
ICE又遇袭!德州办公室3死1伤 子弹刻字曝光
有人故意?川普夫妇搭联合国扶梯突卡住 白宫控"暗算"
川普45分钟演说火力全开!脱稿狂酸联合国,5大重点一次看
川普提名华裔律师任第9巡回法院法官 民主党炸锅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从美国底特律到广东江门:一位古稀老人的归根之旅

十方 2008-01-18 09:39:21

对于73岁的老人邓民权来说,此生最重大的决定不是在46岁操着一口江门白话踏上美利坚的土地,而是在定居美国后将2万多美元积蓄变成老家一栋占地128平方米的三层小楼。   在太平洋东岸打拼了26个年头之后,老人带着退休金回到中国。家乡的小楼,成为他安度晚年的所在。

  “人老了,就要回来,”邓民权说,“政府的政策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活变得很方便。”

  邓民权的邻居、开平市政协副秘书长谭健民说,在开平,回到原籍地养老的华侨华人目前已经超过2万人,几乎每个人都像邓民权一样拥有自己的楼房。

  买地、建房、娶老婆,是几乎所有江门籍男子必须回老家操办这三件大事。拥有自己的房屋,在这些谋生海外的男人们看来,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也是落叶归根最基本的保障。

  20世纪20-30年代,江门开平籍华人归乡建房。1830多座融合了中西建筑艺术风格的碉楼矗立在绿树掩映、河塘清澈的乡间。“开平碉楼”从此负有盛名。

  直到20世纪下半叶,建房养老的传统未曾改变。80年代中后期,中国出台《土地管理法》,土地使用权交易合法化。江门籍华侨华人归乡建房的热情再次燃起。邓民权正是其中一员。

  吃苦耐劳的性格使得邓民权在旧金山的华人餐馆逐渐安身立命,9年后,他来到底特律,开始操办自己的餐馆,贩卖烧鹅、腊味等广东美食。1992年,他二度回国,办成了买地的大事。

  此后5年间,这位底特律的中餐馆老板每天想得最多的是江门正在修建的房子。1996年,房子建成。2001年,小楼所在的幕涌路建成商业步行街,各色时髦商铺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市民、游客。

  “买地的时候,我就觉得交通方便,有前途。”邓民权的生意头脑没有辜负这笔投资:一楼的店面租出去,每个月可以收益2600元。加上固定的退休金,2005年回到中国居住,老两口根本不必为生活费用而烦恼。

  年逾古稀的邓民权没有太多爱好,闲来也只是喝喝茶、聊聊天。老人最热心的是公益事业,办小学、修路,都会慷慨捐赠。这些天,他念念不忘赤坎镇一条正在讨论修筑方案的乡间公路。几个老华人一起凑了30万元资金,“过完年把路线定下来,就可以开工了”。

  “开平90%以上的中小学都有华侨华人的捐助,还有医院、路桥,各种公共设施,他们总是解囊相助,少则几百美元,多则几十万元。”身为国家干部,谭健民对这些义举心存感激。

  邓民权说,能看到家乡的变化就很开心,如果其中有一份自己的力量,会更开心。

  逢年过节,政府总是寄来贺卡,送来荔枝、柑橘等土特产,也让上了年纪的老归侨老华人们感到温暖。

  生活中让邓民权最烦恼的是:与儿孙天各一方。他有4个子女、11个孙辈,“一家人能凑齐很不容易”。老人说着话,不时抬头看一看摆在昆滇木书桌上的“全家福”。时近春节,远在美国的孙子孙女回来过年,将是邓民权和老伴2008年的第一桩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