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透析海外华人家庭暴力:爱面子、怕丢人要不得(图)

透析海外华人家庭暴力:爱面子、怕丢人要不得

文章来源: 张一眸 于 2007-12-04 09:42:1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完满的婚姻生活,在不少人眼中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过对于受到家庭暴力困扰的华人夫妻,幸福却遥不可及。11月25日是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在这样的日子透析华人群体,我们的初衷是希望家庭和谐——    并不鲜见的家庭场景

  49岁的Lisa原本是上海人,1999年到加拿大,嫁给一位比她大10岁的台湾人。婚后不久,丈夫就虐待她,用最具侮辱性的语言谩骂她,跟踪她,用录音机录下她同上海家人的电话往来,甚至进行性虐待。期间她曾两度住院开刀,切除因精神压力过大而长出的囊肿。后来她忍无可忍终于报警求救。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071204/Img25378166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女性成为受害者的家庭暴力,在海外华人中究竟有多少?
  有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家庭暴力受害女性当中30到39岁的占了37.3%,而华人家庭比例更高,许多华人女性因此患上抑郁症甚至自杀。

  在华人聚集的新加坡,现在每年大约发生2000起家庭暴力事件,夫妻间的暴力占90%,而丈夫针对妻子的暴力活动又占了其中的94%。

  在美国旧金山,由夫妻不睦引发的华人家庭暴力问题,多年来个案不断……

  许多人以为,家庭暴力是在中低阶层的家庭中才会发生的事,但纽约亚裔妇女中心的资料显示,他们的求助者来自各个不同的社会和经济阶层,其中固然有不少是蓝领工人,但也有律师、华尔街专业人士等高级知识分子。可见此类问题不是某个社会阶层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男性也可成为受害者

  34岁的华人蔡树因为想要得到美国绿卡而与年长他8岁的妻子结婚。难以启齿的是,他白天在餐馆打工,晚上回家还要忍受妻子的辱骂和毒打。刚开始的时候妻子只是动手打几下,后来发展到直接用凳子、电话等器具砸他。被殴打上百次的蔡树,直到左手手指被妻子打断才不得已拨打了报警电话。

  有个统计或许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在纽约的华裔家暴案例中,男性受害者的比例逐年上升。纽约励馨家暴防治中心接到的投诉中,超过5%以上是女性虐待男性的案件。由于男性遭受家庭暴力后碍于面子不肯向人倾诉,或者不愿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实际数字高于这个比例。该中心负责人刘元芬介绍说,人们习惯地认为只有女性才是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其实男性受害人数目也在增加。

  男性所遭受的家暴案例中,有的男性被妻子用厨具、拖把等殴打,也有的被妻子用恶毒的语言咒骂。容易遭受家暴的包括失业后在家中地位低落的男人、患病后失去赚钱能力的男人,以及“老夫少妻”家庭中的老年男性。

  新加坡近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为防止妻子动粗或被兄弟姐妹等家人殴打,越来越多的新加坡男性向家庭和青少年司法中心申请个人保护令。在保护令申请者中,华人占多数。

   拳脚相加源于信任缺乏

  虽然什么形式的家庭,都有发生家庭暴力的可能性,不过就在美华人而言,由于“老夫少妻”的情况比较普遍,当中因为沟通和信任出现问题而发生家暴行为的不在少数。

  有分析认为,华人小区的男性比较注重传统观念。那些英语程度不高、移民赴美工作的单身男性,到达适婚年龄后,便会通过报纸、网络、小区活动或者直接回祖籍地寻找华裔结婚对象。往往彼此沟通很短一段时间便决定结合。时间一久,缺乏感情基础和信任不牢固的问题便渐渐浮现。

  “老夫少妻”的家庭男女之间相差几岁甚至十几岁,有些男性在新婚时,可能会觉得高兴和骄傲,但由于对妻子认识不深,不久便渐渐起疑心,害怕妻子红杏出墙。尤其很多新移民的女性,赴美后往往结识一些新朋友,或者到语言学校学英文时获得不少妇女权益的信息,懂得独立和减少对丈夫的依附,更容易让男方担心,甚至怕妻子一走了之。在这样的环境里,家庭暴力很容易成为发泄的突破口。

  接触家暴案例较多的美国华裔律师邓洪也表示,美国的华人家庭,尤其是新移民家庭,发生家庭暴力事件的比例相当高,受虐的大多是女性。而不少有家暴行为的华人夫妻又往往因为警方介入而导致婚姻破裂。

    “家丑不可外扬”要不得

  即使在穿着红色套头衫的圣诞节,美国加州艾尔蒙地市华裔妇女王春梅的嘴角、眼角的伤痕也清晰可见。面对丈夫张家林的家庭暴力她选择忍气吞声,最终在今年5月份被活活打死。原本幸福洋溢的婚纱照,最后竟成为家庭暴力受虐的档案照。

  其实,王春梅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她在第一时间报警,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申请保护,勇敢走出家庭暴力的黑暗角落,决不至于赔上一条命。

  “家丑不可外扬”是华人社会的传统,有时却变成一种压力,甚至是无形的道德约束力,使许多华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不敢出面寻求协助。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资料显示,全加拿大有将近70%的家庭暴力未被报告,而在华人家庭中这个比例可能更高。”加拿大华人家庭专业辅导中心总干事欧慕启表示。

  据纽约亚裔妇女中心的统计,他们每年收到的2300通热线求助电话中,有51%是华裔。而熟悉情况的人说,求助者仅冰山之一角,躲在社会的暗角饮泣不敢出头者不计其数。

  当然,也有许多华人最终突破传统观念走出了阴影。

  受害后选择利用U签证(美国移民法规定,和持绿卡移民结婚的家暴受害者,可以依法独立申请身份)拿到绿卡的蔡树如今是一家大型华人自助餐厅的厨师,庆幸“没有被打死”的他,一席话代表了摆脱家庭暴力的华人的心声:“爱面子、怕丢人只能让自己越来越受伤害,让那些侵害我们的人变本加厉地伤害我们的身体。我希望那些被侵害的人记住,懂得保护自己才是生存之道。”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全美炸锅!华裔夫妇找代孕疯狂生21娃 被剥夺监护权
中国女勒索美国公民结婚索要绿卡?引极大关注
国会推"尊严法案" 非法移民交$7000 可申请永久身份
黄仁勋身穿唐装、中文演讲,在链博会上说了啥?
华裔夫妇疯狂代孕案中案:保姆涉虐童遭FBI通缉

24小时讨论排行

宗庆后杜建英合影曝光 女方主动又热情 看对方眼神…
有损国格!一切西方伪史论 本质都是辱华的高级黑
印度空难后"东航惨案"被提,"可能危及国安"会被尘封吗?
马斯克密集发文猛烈抨击特朗普“爱泼斯坦案是骗局”
美女议员AOC称川普是“强奸犯” 白宫官员:可悲可怜
中国好感度反超,美国全球民调出现“逆转”
别被川普“临阵软脚”骗了 他要的就是关税!越高越好…
宗馥莉的妈妈 才是狠人 以柔克刚 有容乃大
苦吞50%关税!巴西总统鲁拉"强硬杠上川普"民调反涨
移民这局赢了!川普政府想拔他绿卡"法院2理由推翻"
宗馥莉叔叔批她自私:要那么多钱干么 天堂又不能用
卡尔森率领忧心忡忡的MAGA斗士们 质疑特朗普
《竹林女儿》:离散和跨国收养,一对双胞胎的命运回响
川普:中国很快会处死芬太尼制造者 北京:责任在美国自身
澳总理:中国洋溢自信和创新 成都建筑前所未见
川普宣布可口可乐"改配方",喊:就是比较好喝!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透析海外华人家庭暴力:爱面子、怕丢人要不得

张一眸 2007-12-04 09:42:17

完满的婚姻生活,在不少人眼中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过对于受到家庭暴力困扰的华人夫妻,幸福却遥不可及。11月25日是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在这样的日子透析华人群体,我们的初衷是希望家庭和谐——    并不鲜见的家庭场景

  49岁的Lisa原本是上海人,1999年到加拿大,嫁给一位比她大10岁的台湾人。婚后不久,丈夫就虐待她,用最具侮辱性的语言谩骂她,跟踪她,用录音机录下她同上海家人的电话往来,甚至进行性虐待。期间她曾两度住院开刀,切除因精神压力过大而长出的囊肿。后来她忍无可忍终于报警求救。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20071204/Img25378166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女性成为受害者的家庭暴力,在海外华人中究竟有多少?
  有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家庭暴力受害女性当中30到39岁的占了37.3%,而华人家庭比例更高,许多华人女性因此患上抑郁症甚至自杀。

  在华人聚集的新加坡,现在每年大约发生2000起家庭暴力事件,夫妻间的暴力占90%,而丈夫针对妻子的暴力活动又占了其中的94%。

  在美国旧金山,由夫妻不睦引发的华人家庭暴力问题,多年来个案不断……

  许多人以为,家庭暴力是在中低阶层的家庭中才会发生的事,但纽约亚裔妇女中心的资料显示,他们的求助者来自各个不同的社会和经济阶层,其中固然有不少是蓝领工人,但也有律师、华尔街专业人士等高级知识分子。可见此类问题不是某个社会阶层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男性也可成为受害者

  34岁的华人蔡树因为想要得到美国绿卡而与年长他8岁的妻子结婚。难以启齿的是,他白天在餐馆打工,晚上回家还要忍受妻子的辱骂和毒打。刚开始的时候妻子只是动手打几下,后来发展到直接用凳子、电话等器具砸他。被殴打上百次的蔡树,直到左手手指被妻子打断才不得已拨打了报警电话。

  有个统计或许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在纽约的华裔家暴案例中,男性受害者的比例逐年上升。纽约励馨家暴防治中心接到的投诉中,超过5%以上是女性虐待男性的案件。由于男性遭受家庭暴力后碍于面子不肯向人倾诉,或者不愿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实际数字高于这个比例。该中心负责人刘元芬介绍说,人们习惯地认为只有女性才是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其实男性受害人数目也在增加。

  男性所遭受的家暴案例中,有的男性被妻子用厨具、拖把等殴打,也有的被妻子用恶毒的语言咒骂。容易遭受家暴的包括失业后在家中地位低落的男人、患病后失去赚钱能力的男人,以及“老夫少妻”家庭中的老年男性。

  新加坡近年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为防止妻子动粗或被兄弟姐妹等家人殴打,越来越多的新加坡男性向家庭和青少年司法中心申请个人保护令。在保护令申请者中,华人占多数。

   拳脚相加源于信任缺乏

  虽然什么形式的家庭,都有发生家庭暴力的可能性,不过就在美华人而言,由于“老夫少妻”的情况比较普遍,当中因为沟通和信任出现问题而发生家暴行为的不在少数。

  有分析认为,华人小区的男性比较注重传统观念。那些英语程度不高、移民赴美工作的单身男性,到达适婚年龄后,便会通过报纸、网络、小区活动或者直接回祖籍地寻找华裔结婚对象。往往彼此沟通很短一段时间便决定结合。时间一久,缺乏感情基础和信任不牢固的问题便渐渐浮现。

  “老夫少妻”的家庭男女之间相差几岁甚至十几岁,有些男性在新婚时,可能会觉得高兴和骄傲,但由于对妻子认识不深,不久便渐渐起疑心,害怕妻子红杏出墙。尤其很多新移民的女性,赴美后往往结识一些新朋友,或者到语言学校学英文时获得不少妇女权益的信息,懂得独立和减少对丈夫的依附,更容易让男方担心,甚至怕妻子一走了之。在这样的环境里,家庭暴力很容易成为发泄的突破口。

  接触家暴案例较多的美国华裔律师邓洪也表示,美国的华人家庭,尤其是新移民家庭,发生家庭暴力事件的比例相当高,受虐的大多是女性。而不少有家暴行为的华人夫妻又往往因为警方介入而导致婚姻破裂。

    “家丑不可外扬”要不得

  即使在穿着红色套头衫的圣诞节,美国加州艾尔蒙地市华裔妇女王春梅的嘴角、眼角的伤痕也清晰可见。面对丈夫张家林的家庭暴力她选择忍气吞声,最终在今年5月份被活活打死。原本幸福洋溢的婚纱照,最后竟成为家庭暴力受虐的档案照。

  其实,王春梅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她在第一时间报警,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申请保护,勇敢走出家庭暴力的黑暗角落,决不至于赔上一条命。

  “家丑不可外扬”是华人社会的传统,有时却变成一种压力,甚至是无形的道德约束力,使许多华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不敢出面寻求协助。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资料显示,全加拿大有将近70%的家庭暴力未被报告,而在华人家庭中这个比例可能更高。”加拿大华人家庭专业辅导中心总干事欧慕启表示。

  据纽约亚裔妇女中心的统计,他们每年收到的2300通热线求助电话中,有51%是华裔。而熟悉情况的人说,求助者仅冰山之一角,躲在社会的暗角饮泣不敢出头者不计其数。

  当然,也有许多华人最终突破传统观念走出了阴影。

  受害后选择利用U签证(美国移民法规定,和持绿卡移民结婚的家暴受害者,可以依法独立申请身份)拿到绿卡的蔡树如今是一家大型华人自助餐厅的厨师,庆幸“没有被打死”的他,一席话代表了摆脱家庭暴力的华人的心声:“爱面子、怕丢人只能让自己越来越受伤害,让那些侵害我们的人变本加厉地伤害我们的身体。我希望那些被侵害的人记住,懂得保护自己才是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