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各有千秋 看看世界各国驻美国大使官邸(多图)

各有千秋 看看世界各国驻美国大使官邸(多图)

文章来源: 寰球拾趣 于 2007-11-29 14:38:3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各国驻美国大使官邸PK![转贴]

作者:地产内幕我知道

去年9月16日, 我和Grace有幸参观了Steven Holl的新作---位于华府的瑞士大使邸. 能有这个机会接近并体验这栋建筑还要感谢瑞士使馆的公众开放日. 这也算瑞士官员给外交建筑赋予文化传播功能的良苦用心吧. 结果当然很成功,活动吸引了很多附近的居民,热衷于瑞士文化的市民,和象我们这种”追星族”建筑师.

Steven Holl是公认的美国当红建筑师. 他对建筑形式探索的执着程度,在美国建筑界鲜有人出其右. 在Holl先生两年前的演讲上初次了解了瑞士大使邸,显然和他以前的设计大有不同. 我们怀着强烈的好奇来到了使馆.

建筑位于使馆院内一座小丘之上. 从远处看去,不象Holl的一贯做法------引入曲线/斜线/色彩以营造非常的视觉趣味. 房子的体量中规中矩,颜色也尽含蓄之能事. 深灰的实墙浅灰的幕墙使我不由联想起一幅江南小镇的水墨画,平静祥和. 在加上阴雨的天气,更给我的感受增加了几分诗意.

当我们逐渐走近房子时,另一种视觉趣味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深灰的实墙上逐渐显现出水平的肌理,仿佛是灰砖砌成的,但又有一些不规则的起伏; 而浅灰的幕墙上开始显现出垂直的肌理,若隐若现好象道林纸上的条纹.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们加快脚步看个究竟.直到我们到了伸手可及的距离才不由得拍手叫绝 . 深灰的实墙是染色的现浇混凝土,不规则的肌理显然是模板上嵌入的薄厚不一的方木使然. 浅灰的幕墙是并列的半透明的玻璃型材以硅胶嵌缝. 确实与众不同, 更令人叫绝的是玻璃幕墙只是双层外墙的一层,玻璃型材里面还有一层白色实墙. 每层墙体上都随机地分布着开启,于是就产生了贯穿的窗洞和半透明的窗洞在墙面上无秩序的组合. 真可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房子的入口雨棚巧妙地使用了同样的玻璃型材料,简直摩登到了极致. 由于参观的客人很多,我们在门外排了一会儿队才得进入. “那不是Steven Holl吗!”, 先看到的不是建筑,是大师本人. Holl穿着一身带褶的黑西服套装, (毕竟是大师, 西服要带褶的: D) 显然大多数客人不是追星建筑师, 没人对他过分关注. 大师走上几步楼梯给摄影师摆了个姿势. 气质谦逊,稳健又透着几分傲气. (只有大师会既谦逊又傲气.) 整个过程不过十分钟, 他就匆匆离开了. 我们继续看房子. 室内设计没有什么惊人之处, 除入口门厅可以看到Holl注册商标式的延伸的立体空间,以及几处旋转隔断外,大多数处理更象大设计公司的做法.也许业主在这方面有很具体的要求吧.至于细节和施工质量上 ,颇有几处值得批评,这里就不细说了.当然,对于Holl式的事务所,创新是第一位的 ,产品的递交可以推卸给施工图建筑师或承包商.不幸的是,我在室内没能发现什么创新.

走出室内空间,建筑的景观设计与建筑十分协调. 灰色调的水磨石地砖漫铺平台. 水池,花池,碎石池散布其中, 符合流行的简约风格.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建筑师对景观设计的良好控制.(有些景观建筑师经常会把设计做得过于丰富,以显得他们的服务物有所值.)室外景观唯一美中不足之处是其与室内空间的关系显得有些偶然,设计者也许这麽想过:“剩下个方块就当花园吧!”

统观整个设计,最明显的形式逻辑是十字形平面.十字是瑞士的象征,外墙的虚实关系宛如十字是从一个方块体量中切出来的. 十字的端头使用深色实墙,侧面内凹部分使用浅色幕墙. 这个逻辑清晰明确, 加上墙面质感的处理, 形成了大使邸整个设计的最大亮点.其实使用C型材玻璃作外墙,并非Holl的独创,在他之前就有人用过了.而且使用半透明材料作为外墙早已是近年建筑设计的一大流行趋势. 如果只是用一下C型材,也没有什麽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Holl把C型材半透明的特性和第二层墙体开洞相结合的手法,实在是把这种材料用到了极致. 在Holl的网页上可也找到夜景照片,实在是非常精彩.最后不得不写的是如果大使邸有自己的气质的话,它是很东方的,或者说有几分禅意

瑞士驻美国大使府邸

驻美大使馆的沙发

后院

签证室

直播?

入口

瑞士特色茶桌

沙发吗?坐着看!

哥伦比亚共和国驻美大使府邸

西班牙驻美大使官邸

葡萄牙驻美大使官邸门前的凯迪拉克...

卢森堡驻美大使官邸

瑞典

希腊驻美大使官邸

巴基斯坦

韩国

土耳其驻美大使官邸

以色列

英国驻美大使官邸前的丘吉尔塑像

乌拉圭驻美大使官邸

赞比亚

新西兰驻美大使官邸

华盛顿大使馆一条街

加拿大驻美大使官邸...

瑞典驻美大使官邸...

南韩《中央日报》驻华盛顿记者评说,中国驻美新使馆明年即将落成,是驻华盛顿各国大使馆中最大的,必将成为华盛顿城区中部的地标,“崛起的强权”的辉煌象征。

报道:由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新大厦明年即将落成,近些年一向爱攀比中国事物的南韩人,看到自己寒酸的驻美大使馆,心里又有点不是滋味了,这真是羡煞南韩人了。

南韩《中央日报》驻华盛顿记者康禅河(Khang Chan-ho音译)11月1日发出专题报道说,中国大使馆新大厦位于华盛顿的康涅狄克路,占地面积相当于五个半足球场那么大。现在500名中国建筑工人,只使用中国运来的建筑材料,正热火朝天地赶工兴建。

新大厦预计明年落成。贝聿铭由于为巴黎罗浮宫博物馆,设计著名的玻璃金字塔而蜚声世界。现在他设计的新大厦建筑面积达40,000平方米,是驻华盛顿各国大使馆中最大的。明年大厦建成后,必将成为华盛顿城区中部的地标,“崛起的强权”的辉煌象征。

除中国大使馆外,被视为世界首都的华盛顿,还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大使馆。如位于韩国使馆附近的日本使馆,便以其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景观,赢得了口碑。从日式风格的正门进入,有一个可容纳150人的大厅。尤其春季当樱花沿着波托马克河盛开时,这幢建筑对树立日本的形象功不可没。

英国大使馆位于美国副总统切尼的官邸旁,建筑前竖立着深得美国人敬爱的前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塑像。馆内的大厅能够容纳数百人,两年前曾经为美国国务卿赖斯举行过生日会,从而赢得了当时刚上任国务卿的好感。

在华盛顿旅游胜地波托马克河畔新建的瑞典大大使馆,简直就是外交官的梦幻建筑。这栋复式大厦拥有演出大厅、文化中心、现代化的公关大厅,被华盛顿人赞誉为“瑞典宫”。

相形之下,代表我们韩国形象的大使馆,就像一座军队总部,是一栋已有几十年历史,老旧的深灰色5层建筑。里面几十间办公室,塞满100多名使馆馆员。只能容纳一人的房间,要分隔成两格供两人办公。一名前外交官抱怨说:“在我离开那里之前的三年,我们挤得透不过气。”这就是韩国在世界首都的代表形象。除了建筑前悬挂的太极旗,行人几乎感觉不到韩国的存在。

由于使馆没有大厅,每年都要为寻找合适地点举行朝鲜战争纪念日和韩国国庆日活动大伤脑筋。使馆馆员对此议论已久,但馆方保持沉默,害怕受到首尔政府的责难。但现在到了认真考虑重建使馆大厦的时候了。

这不是因为我们嫉妒巨大的中国使馆新大厦,也不是由于我们的驻美使馆建筑,远低于我们驻北京、莫斯科、东京的使馆大厦。真正重要的理由是,使馆大厦是韩国在美国利益的标志。专家们都认为,未来100年美国仍然是韩国最重要的外交国。

为了两国关系下个世纪更为协调,韩国使馆从结构到功能,都需要重建为一栋复式建筑。使馆的官员人数从1980年代以来就没有增加过,所以也应当增加人手,确保今后的韩、美双边关系与日俱进。

韩国使馆上周已经宣布,寻求购买华盛顿市区中心的大韩帝国公使馆旧厦。大韩帝国是19世纪末,朝鲜被日本并吞前使用过的短命国号。驻美公使由当时的高宗皇帝派出。如果连高宗皇帝都肯花钱建立这样一座建筑,那么显然我们更需要重建韩国使馆。

建设中的中国驻美大使官邸

澳大利亚驻美大使官邸...

瑞典

日本

巴西驻美大使官邸...

巴基斯坦

德国

墨西哥

意大利

沙特阿拉伯

芬兰

英国...

印度尼西亚

印度

阿联酋

摩洛哥

澳大利亚

沙特

这张很和谐,让人误以为是在国内

日本大使馆的楼真压抑,好似一个战争纪念馆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宗庆后杜建英合影曝光 女方主动又热情 看对方眼神…
宗馥莉的妈妈 才是狠人 以柔克刚 有容乃大
员工曝:“影子夫人”和宗庆后美国领证 不满宗馥莉折腾
知情人士:宗庆后不止四孩 顾虑公众形象未入家谱
宗馥莉叔叔批她自私:要那么多钱干么 天堂又不能用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好感度反超,美国全球民调出现“逆转”
美女议员AOC称川普是“强奸犯” 白宫官员:可悲可怜
国会推"尊严法案" 非法移民交$7000 可申请永久身份
有损国格!一切西方伪史论 本质都是辱华的高级黑
华裔夫妇疯狂代孕案中案:保姆涉虐童遭FBI通缉
全美炸锅!华裔夫妇找代孕疯狂生21娃 被剥夺监护权
别被川普“临阵软脚”骗了 他要的就是关税!越高越好…
泰国高僧史诗级性丑闻:8万张照片 5600段视频
川普健康又“出事”?神秘瘀青曝光 白宫急回应!
受贿3.43亿,西藏自治区党委原书记吴英杰被判死缓
卡尔森率领忧心忡忡的MAGA斗士们 质疑特朗普
宗馥莉曾用美国护照在香港买房 净赚1.6倍收益
中国学生涌入伊利诺伊“玉米地”,中餐也“火”了
印度空难后"东航惨案"被提,"可能危及国安"会被尘封吗?
美为何解禁AI芯片卖中国?AI沙皇和贝森特揭真正原因
移民这局赢了!川普政府想拔他绿卡"法院2理由推翻"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各有千秋 看看世界各国驻美国大使官邸(多图)

寰球拾趣 2007-11-29 14:38:32

各国驻美国大使官邸PK![转贴]

作者:地产内幕我知道

去年9月16日, 我和Grace有幸参观了Steven Holl的新作---位于华府的瑞士大使邸. 能有这个机会接近并体验这栋建筑还要感谢瑞士使馆的公众开放日. 这也算瑞士官员给外交建筑赋予文化传播功能的良苦用心吧. 结果当然很成功,活动吸引了很多附近的居民,热衷于瑞士文化的市民,和象我们这种”追星族”建筑师.

Steven Holl是公认的美国当红建筑师. 他对建筑形式探索的执着程度,在美国建筑界鲜有人出其右. 在Holl先生两年前的演讲上初次了解了瑞士大使邸,显然和他以前的设计大有不同. 我们怀着强烈的好奇来到了使馆.

建筑位于使馆院内一座小丘之上. 从远处看去,不象Holl的一贯做法------引入曲线/斜线/色彩以营造非常的视觉趣味. 房子的体量中规中矩,颜色也尽含蓄之能事. 深灰的实墙浅灰的幕墙使我不由联想起一幅江南小镇的水墨画,平静祥和. 在加上阴雨的天气,更给我的感受增加了几分诗意.

当我们逐渐走近房子时,另一种视觉趣味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深灰的实墙上逐渐显现出水平的肌理,仿佛是灰砖砌成的,但又有一些不规则的起伏; 而浅灰的幕墙上开始显现出垂直的肌理,若隐若现好象道林纸上的条纹.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们加快脚步看个究竟.直到我们到了伸手可及的距离才不由得拍手叫绝 . 深灰的实墙是染色的现浇混凝土,不规则的肌理显然是模板上嵌入的薄厚不一的方木使然. 浅灰的幕墙是并列的半透明的玻璃型材以硅胶嵌缝. 确实与众不同, 更令人叫绝的是玻璃幕墙只是双层外墙的一层,玻璃型材里面还有一层白色实墙. 每层墙体上都随机地分布着开启,于是就产生了贯穿的窗洞和半透明的窗洞在墙面上无秩序的组合. 真可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房子的入口雨棚巧妙地使用了同样的玻璃型材料,简直摩登到了极致. 由于参观的客人很多,我们在门外排了一会儿队才得进入. “那不是Steven Holl吗!”, 先看到的不是建筑,是大师本人. Holl穿着一身带褶的黑西服套装, (毕竟是大师, 西服要带褶的: D) 显然大多数客人不是追星建筑师, 没人对他过分关注. 大师走上几步楼梯给摄影师摆了个姿势. 气质谦逊,稳健又透着几分傲气. (只有大师会既谦逊又傲气.) 整个过程不过十分钟, 他就匆匆离开了. 我们继续看房子. 室内设计没有什么惊人之处, 除入口门厅可以看到Holl注册商标式的延伸的立体空间,以及几处旋转隔断外,大多数处理更象大设计公司的做法.也许业主在这方面有很具体的要求吧.至于细节和施工质量上 ,颇有几处值得批评,这里就不细说了.当然,对于Holl式的事务所,创新是第一位的 ,产品的递交可以推卸给施工图建筑师或承包商.不幸的是,我在室内没能发现什么创新.

走出室内空间,建筑的景观设计与建筑十分协调. 灰色调的水磨石地砖漫铺平台. 水池,花池,碎石池散布其中, 符合流行的简约风格.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建筑师对景观设计的良好控制.(有些景观建筑师经常会把设计做得过于丰富,以显得他们的服务物有所值.)室外景观唯一美中不足之处是其与室内空间的关系显得有些偶然,设计者也许这麽想过:“剩下个方块就当花园吧!”

统观整个设计,最明显的形式逻辑是十字形平面.十字是瑞士的象征,外墙的虚实关系宛如十字是从一个方块体量中切出来的. 十字的端头使用深色实墙,侧面内凹部分使用浅色幕墙. 这个逻辑清晰明确, 加上墙面质感的处理, 形成了大使邸整个设计的最大亮点.其实使用C型材玻璃作外墙,并非Holl的独创,在他之前就有人用过了.而且使用半透明材料作为外墙早已是近年建筑设计的一大流行趋势. 如果只是用一下C型材,也没有什麽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Holl把C型材半透明的特性和第二层墙体开洞相结合的手法,实在是把这种材料用到了极致. 在Holl的网页上可也找到夜景照片,实在是非常精彩.最后不得不写的是如果大使邸有自己的气质的话,它是很东方的,或者说有几分禅意

瑞士驻美国大使府邸

驻美大使馆的沙发

后院

签证室

直播?

入口

瑞士特色茶桌

沙发吗?坐着看!

哥伦比亚共和国驻美大使府邸

西班牙驻美大使官邸

葡萄牙驻美大使官邸门前的凯迪拉克...

卢森堡驻美大使官邸

瑞典

希腊驻美大使官邸

巴基斯坦

韩国

土耳其驻美大使官邸

以色列

英国驻美大使官邸前的丘吉尔塑像

乌拉圭驻美大使官邸

赞比亚

新西兰驻美大使官邸

华盛顿大使馆一条街

加拿大驻美大使官邸...

瑞典驻美大使官邸...

南韩《中央日报》驻华盛顿记者评说,中国驻美新使馆明年即将落成,是驻华盛顿各国大使馆中最大的,必将成为华盛顿城区中部的地标,“崛起的强权”的辉煌象征。

报道:由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新大厦明年即将落成,近些年一向爱攀比中国事物的南韩人,看到自己寒酸的驻美大使馆,心里又有点不是滋味了,这真是羡煞南韩人了。

南韩《中央日报》驻华盛顿记者康禅河(Khang Chan-ho音译)11月1日发出专题报道说,中国大使馆新大厦位于华盛顿的康涅狄克路,占地面积相当于五个半足球场那么大。现在500名中国建筑工人,只使用中国运来的建筑材料,正热火朝天地赶工兴建。

新大厦预计明年落成。贝聿铭由于为巴黎罗浮宫博物馆,设计著名的玻璃金字塔而蜚声世界。现在他设计的新大厦建筑面积达40,000平方米,是驻华盛顿各国大使馆中最大的。明年大厦建成后,必将成为华盛顿城区中部的地标,“崛起的强权”的辉煌象征。

除中国大使馆外,被视为世界首都的华盛顿,还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大使馆。如位于韩国使馆附近的日本使馆,便以其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景观,赢得了口碑。从日式风格的正门进入,有一个可容纳150人的大厅。尤其春季当樱花沿着波托马克河盛开时,这幢建筑对树立日本的形象功不可没。

英国大使馆位于美国副总统切尼的官邸旁,建筑前竖立着深得美国人敬爱的前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塑像。馆内的大厅能够容纳数百人,两年前曾经为美国国务卿赖斯举行过生日会,从而赢得了当时刚上任国务卿的好感。

在华盛顿旅游胜地波托马克河畔新建的瑞典大大使馆,简直就是外交官的梦幻建筑。这栋复式大厦拥有演出大厅、文化中心、现代化的公关大厅,被华盛顿人赞誉为“瑞典宫”。

相形之下,代表我们韩国形象的大使馆,就像一座军队总部,是一栋已有几十年历史,老旧的深灰色5层建筑。里面几十间办公室,塞满100多名使馆馆员。只能容纳一人的房间,要分隔成两格供两人办公。一名前外交官抱怨说:“在我离开那里之前的三年,我们挤得透不过气。”这就是韩国在世界首都的代表形象。除了建筑前悬挂的太极旗,行人几乎感觉不到韩国的存在。

由于使馆没有大厅,每年都要为寻找合适地点举行朝鲜战争纪念日和韩国国庆日活动大伤脑筋。使馆馆员对此议论已久,但馆方保持沉默,害怕受到首尔政府的责难。但现在到了认真考虑重建使馆大厦的时候了。

这不是因为我们嫉妒巨大的中国使馆新大厦,也不是由于我们的驻美使馆建筑,远低于我们驻北京、莫斯科、东京的使馆大厦。真正重要的理由是,使馆大厦是韩国在美国利益的标志。专家们都认为,未来100年美国仍然是韩国最重要的外交国。

为了两国关系下个世纪更为协调,韩国使馆从结构到功能,都需要重建为一栋复式建筑。使馆的官员人数从1980年代以来就没有增加过,所以也应当增加人手,确保今后的韩、美双边关系与日俱进。

韩国使馆上周已经宣布,寻求购买华盛顿市区中心的大韩帝国公使馆旧厦。大韩帝国是19世纪末,朝鲜被日本并吞前使用过的短命国号。驻美公使由当时的高宗皇帝派出。如果连高宗皇帝都肯花钱建立这样一座建筑,那么显然我们更需要重建韩国使馆。

建设中的中国驻美大使官邸

澳大利亚驻美大使官邸...

瑞典

日本

巴西驻美大使官邸...

巴基斯坦

德国

墨西哥

意大利

沙特阿拉伯

芬兰

英国...

印度尼西亚

印度

阿联酋

摩洛哥

澳大利亚

沙特

这张很和谐,让人误以为是在国内

日本大使馆的楼真压抑,好似一个战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