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章子怡:红地毯上的文化卖国贼 吃里扒外(组图)

章子怡:红地毯上的文化卖国贼 吃里扒外

文章来源: 张继合 于 2006-09-05 11:15:0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9月3日,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盛装开幕,中国人带去了新片《夜宴》。入场的红地毯上,星光璀璨。人五人六的导演和演员们,谈笑风声、花枝招展地在一通乱闪的镁光灯中走过。中国的女演员章子怡极为醒目,她似乎比在国内更有人气——酒红色的裸肩拖地长裙,蚕豆大小的钻石项链三串……珠光宝气,风度翩翩。中国演员在国外有影响、有粉丝,当然是件值得庆贺的事;然而,并未因此改变中国电影的可悲走向。如果说,十多年前张艺谋的《红高粱》是个划时代的分水岭,那么,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导演,以章子怡为代表的中国演员(巩俐的风头已明显减弱,且不提她),都可以概括为“文化卖国贼”。理由大致如下:

  (一),喝西方的奶,剥中国的皮。

  如果说,百年电影是纯粹的“舶来品”,中国在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里培养出来的所谓“第五代”、“第六代”导演,都具备“崇洋媚外”、顽冥不化的品性。他们认为,电影是艺术,就像书法、绘画一样玄之又玄,不可琢磨,只有拜倒在它脚下,为它奋斗终生,才能拍出全世界人民热爱的大片。另外,欣赏电影也不属于戴草帽的泥腿子,应该穿燕尾服、抹香水,正襟危坐在银幕前面。这种扯淡逻辑毒害了青年人几十年。其实,电影首先是消遣(甚至可以说,只有消遣),还不是那种牛烘烘的所谓“艺术欣赏”——就是玩,和电子游戏没什么区别。可惜,中国的著名导演无一不自诩为艺术家,甚至艺术大师,妄图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足迹。结果,一架上摄影机,他们就不自觉地充当观众的爸爸,一心想就要陶冶你、教育你、引导你——最后,大把的钞票飞出去,票房则是一翻两瞪眼:赔!

  钱尚在其次,以张艺谋为代表的导演居然吃中国、臭中国。比如《红高粱》,整个片子充斥着丑陋、暴力、愚昧,郁达夫所谓“生物之群”、“奴隶之邦”也不过如此。即使最后炸了几辆日本军车,也扭转不了以上恶劣的印象。再比如他的《英雄》,除了巨资粉饰电影画面之外,在艺术上几乎一无所长。片子里的语言属于莎士比亚风格——中国古人绝不那么讲话;片子里的英雄观属于好莱坞风格——如果盖上演职员表,完全可以说是斯皮尔伯格的作品。那么,还要你张艺谋做什么?难道,就是为了跟西方导演鹦鹉学舌,进而丑化中国人吗?其实,中国文化的智慧、玄妙、瑰丽、典雅,甚至中庸、神秘,这些博大精深的素材都可以走上银幕,可惜,以张艺谋等人对中国文化的肤浅认识,绝不可能拍出什么像样的货色,即使身边豢养一群“智囊”也无济于事。由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主导中国电影,简直是一场巨大的人文灾难。类似的例子还有陈凯歌。十多年前的《霸王别姬》算是他的艺术高峰,熟悉背景的人都清楚,那不是他一个人的作品,其中至少有他父亲和其他梨园名家一半以上的心血,他无非是一个前台的“小跑儿”。《无极》烂得登峰造极,酷似痴人说梦的状态——这才是陈凯歌的真实水平,起码也能窥探整个中国导演群体的愚蠢无知和自以为是。

  (二),中国人买单,西方人做东。

  
有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电影究竟要拍给什么人看?老一代导演谢晋早就表示:我宁愿拍给一亿中国老百姓看,也不拍给一百个电影学院的研究生看。好!一语中的。艺术家的才情就是应该服务“大众”,而不是“小众”,更不是金发碧眼的“洋师傅”、“洋师兄”。遗憾得很,以张艺谋为代表的中国导演,早已退化为彻头彻尾的“名利侏儒”,片子还未上马,他们就盘算好了“一式两吃”:哄抬票房不成,便可“西天取经”。不想获国际大奖,就不是好导演;外国人一点头,就是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就算中国文化与国际接轨了……显然,这是一种幼儿园中班的思维逻辑。中国导演,花本国的钱,请外国人看戏,也不管国内观众懂不懂、爱不爱,就一意孤行地闹将起来。请问:你们是哪头儿的?你们把谁当衣食父母?你们在什么牌位下顶礼膜拜?

  忽然想起了小说《围城》,钱锺书先生速写了一个时代的大骗子,他言必称“兄弟留学的时候”、“母校克莱登大学”……似乎沾上一点巴黎的香水味儿就是半拉外国人,就可以在中国的艺术圈子里冒充“大尾巴鹰”呼风唤雨了。世界各地每年都有形形色色的电影评奖,名气大些的,如“奥斯卡”、“金棕榈”、“金熊”、 “金狮”等等。当然,中国也有自己的大奖,比如已经衰微的老字号“金鸡”、“百花”(现已更名了吧)、上海电影节、长春电影节……可惜,人气相当小,类似的奖项若要聘请张艺谋、章子怡这样的“同胞大腕”出席,比请施瓦辛格还艰难。这些中国红星绝非淡泊名利,而是热衷于“为国争光”,捧着自己的新作,屁颠儿屁颠儿地赶到纽约、嘎纳、威尼斯……恭请“洋评委们”审阅去了。中国电影,中国人说了不算,还要乞灵于洋人,从来没听说过“某某二胡演奏家在埃塞俄比亚荣获金奖,载誉归来”,艺术标准是什么?可以说不是俗透了的市场和观众,也可以说,不是雅得泛酸的白胡子评委——但是,首先绝不是“奥斯卡”或“金棕榈”评委戏上的老外。中国文化,他们再活两辈子也弄不懂。尽管中国导演拍的都不是一流货色,最起码,你“吃里扒外”,拎着猪头,找错了庙门。换句话说,像威尼斯电影节上,章子怡风光无限地走过红地毯,并没有使我这样的普通群众看到中国电影,乃至中国文化的荣耀,无非是几个中国的文化掮客、零售商贩,到西方的批发市场里兜售私货、找便宜去了。或许,章子怡是冤枉的,她不是导演,只是一件华丽的道具;可是,她背后的导演集团,从骨子里都是文化上的“卖国贼”。不管列位自觉不自觉、乐意不乐意,还是清醒清醒,回头吧;否则,只能得意一时,蒙羞百世。拨拉拨拉算盘,划不来呀。

  2006年9月3日,意大利,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电影《夜宴》(The Banquet)首映礼。主演章子怡、周迅、吴彦祖均有出席。章子怡身穿艳丽礼服光彩照人惊艳四座,惹得前来捧场的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Marco Muller)当场倾倒,跪倒在美人石榴裙下。周迅黑色礼服娇小迷人。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埃及内政部通报:失联6天中国女孩被捕,原因是...
破冰瞬间破功!哈利王子见查尔斯后,控王室"破坏和解"
国内非法集资400多亿,换成6.1万枚比特币?她认罪了
横向对比多个国家:养老金为什么不能“多缴多得”?
遍布全国的连锁餐饮,为何进不了江西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防长讲话:严批“肥胖将领” 蓄鬍不专业 不爽就离职
突袭将军大会 全场静默对待 川普:想鼓掌就鼓掌哈
万斯:政府宁愿关门 绝不给非法移民免费医疗
中国国产客机C919交付大幅延宕 疑引擎采购遭遇困
加州女被警察暴力逮捕短暂昏迷 获赔1700万美元
美财长收到短信:刚救助阿根廷 米莱就卖中国大豆…
中国人才K签证,动了你的奶酪?
特朗普晒办公室24K黄金装饰,称外国领导人看了"惊叹不已"
Costco新规“黄金1小时” 拿金卡被挡门外 两派战翻
YouTube将支付特朗普2200万美元 了结法律纠纷
清华大学爆重大丑闻!多名师生带游客入校牟利被逮
中国爆人潮 高铁机场塞爆!“聪明人已提前出发”热搜
吸引外国人才的K字签证是好东西,但赶上了最差的时机
中国在东海岸部署先进导弹:威慑台湾,对抗美国影响力
俄2士兵躲坦克残骸下存活60天 靠无人机补给撑过…
川普拟宣布与辉瑞达协议 以更低价出售药品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章子怡:红地毯上的文化卖国贼 吃里扒外

张继合 2006-09-05 11:15:09

 9月3日,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盛装开幕,中国人带去了新片《夜宴》。入场的红地毯上,星光璀璨。人五人六的导演和演员们,谈笑风声、花枝招展地在一通乱闪的镁光灯中走过。中国的女演员章子怡极为醒目,她似乎比在国内更有人气——酒红色的裸肩拖地长裙,蚕豆大小的钻石项链三串……珠光宝气,风度翩翩。中国演员在国外有影响、有粉丝,当然是件值得庆贺的事;然而,并未因此改变中国电影的可悲走向。如果说,十多年前张艺谋的《红高粱》是个划时代的分水岭,那么,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导演,以章子怡为代表的中国演员(巩俐的风头已明显减弱,且不提她),都可以概括为“文化卖国贼”。理由大致如下:

  (一),喝西方的奶,剥中国的皮。

  如果说,百年电影是纯粹的“舶来品”,中国在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里培养出来的所谓“第五代”、“第六代”导演,都具备“崇洋媚外”、顽冥不化的品性。他们认为,电影是艺术,就像书法、绘画一样玄之又玄,不可琢磨,只有拜倒在它脚下,为它奋斗终生,才能拍出全世界人民热爱的大片。另外,欣赏电影也不属于戴草帽的泥腿子,应该穿燕尾服、抹香水,正襟危坐在银幕前面。这种扯淡逻辑毒害了青年人几十年。其实,电影首先是消遣(甚至可以说,只有消遣),还不是那种牛烘烘的所谓“艺术欣赏”——就是玩,和电子游戏没什么区别。可惜,中国的著名导演无一不自诩为艺术家,甚至艺术大师,妄图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足迹。结果,一架上摄影机,他们就不自觉地充当观众的爸爸,一心想就要陶冶你、教育你、引导你——最后,大把的钞票飞出去,票房则是一翻两瞪眼:赔!

  钱尚在其次,以张艺谋为代表的导演居然吃中国、臭中国。比如《红高粱》,整个片子充斥着丑陋、暴力、愚昧,郁达夫所谓“生物之群”、“奴隶之邦”也不过如此。即使最后炸了几辆日本军车,也扭转不了以上恶劣的印象。再比如他的《英雄》,除了巨资粉饰电影画面之外,在艺术上几乎一无所长。片子里的语言属于莎士比亚风格——中国古人绝不那么讲话;片子里的英雄观属于好莱坞风格——如果盖上演职员表,完全可以说是斯皮尔伯格的作品。那么,还要你张艺谋做什么?难道,就是为了跟西方导演鹦鹉学舌,进而丑化中国人吗?其实,中国文化的智慧、玄妙、瑰丽、典雅,甚至中庸、神秘,这些博大精深的素材都可以走上银幕,可惜,以张艺谋等人对中国文化的肤浅认识,绝不可能拍出什么像样的货色,即使身边豢养一群“智囊”也无济于事。由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主导中国电影,简直是一场巨大的人文灾难。类似的例子还有陈凯歌。十多年前的《霸王别姬》算是他的艺术高峰,熟悉背景的人都清楚,那不是他一个人的作品,其中至少有他父亲和其他梨园名家一半以上的心血,他无非是一个前台的“小跑儿”。《无极》烂得登峰造极,酷似痴人说梦的状态——这才是陈凯歌的真实水平,起码也能窥探整个中国导演群体的愚蠢无知和自以为是。

  (二),中国人买单,西方人做东。

  
有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电影究竟要拍给什么人看?老一代导演谢晋早就表示:我宁愿拍给一亿中国老百姓看,也不拍给一百个电影学院的研究生看。好!一语中的。艺术家的才情就是应该服务“大众”,而不是“小众”,更不是金发碧眼的“洋师傅”、“洋师兄”。遗憾得很,以张艺谋为代表的中国导演,早已退化为彻头彻尾的“名利侏儒”,片子还未上马,他们就盘算好了“一式两吃”:哄抬票房不成,便可“西天取经”。不想获国际大奖,就不是好导演;外国人一点头,就是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就算中国文化与国际接轨了……显然,这是一种幼儿园中班的思维逻辑。中国导演,花本国的钱,请外国人看戏,也不管国内观众懂不懂、爱不爱,就一意孤行地闹将起来。请问:你们是哪头儿的?你们把谁当衣食父母?你们在什么牌位下顶礼膜拜?

  忽然想起了小说《围城》,钱锺书先生速写了一个时代的大骗子,他言必称“兄弟留学的时候”、“母校克莱登大学”……似乎沾上一点巴黎的香水味儿就是半拉外国人,就可以在中国的艺术圈子里冒充“大尾巴鹰”呼风唤雨了。世界各地每年都有形形色色的电影评奖,名气大些的,如“奥斯卡”、“金棕榈”、“金熊”、 “金狮”等等。当然,中国也有自己的大奖,比如已经衰微的老字号“金鸡”、“百花”(现已更名了吧)、上海电影节、长春电影节……可惜,人气相当小,类似的奖项若要聘请张艺谋、章子怡这样的“同胞大腕”出席,比请施瓦辛格还艰难。这些中国红星绝非淡泊名利,而是热衷于“为国争光”,捧着自己的新作,屁颠儿屁颠儿地赶到纽约、嘎纳、威尼斯……恭请“洋评委们”审阅去了。中国电影,中国人说了不算,还要乞灵于洋人,从来没听说过“某某二胡演奏家在埃塞俄比亚荣获金奖,载誉归来”,艺术标准是什么?可以说不是俗透了的市场和观众,也可以说,不是雅得泛酸的白胡子评委——但是,首先绝不是“奥斯卡”或“金棕榈”评委戏上的老外。中国文化,他们再活两辈子也弄不懂。尽管中国导演拍的都不是一流货色,最起码,你“吃里扒外”,拎着猪头,找错了庙门。换句话说,像威尼斯电影节上,章子怡风光无限地走过红地毯,并没有使我这样的普通群众看到中国电影,乃至中国文化的荣耀,无非是几个中国的文化掮客、零售商贩,到西方的批发市场里兜售私货、找便宜去了。或许,章子怡是冤枉的,她不是导演,只是一件华丽的道具;可是,她背后的导演集团,从骨子里都是文化上的“卖国贼”。不管列位自觉不自觉、乐意不乐意,还是清醒清醒,回头吧;否则,只能得意一时,蒙羞百世。拨拉拨拉算盘,划不来呀。

  2006年9月3日,意大利,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电影《夜宴》(The Banquet)首映礼。主演章子怡、周迅、吴彦祖均有出席。章子怡身穿艳丽礼服光彩照人惊艳四座,惹得前来捧场的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Marco Muller)当场倾倒,跪倒在美人石榴裙下。周迅黑色礼服娇小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