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明星博客 拉家常曝隐私隐忧日现 徐静蕾博客1000万点击率

明星博客 拉家常曝隐私隐忧日现 徐静蕾博客1000万点击率

文章来源: 娱乐大搜捕 于 2006-02-17 01:36:0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明星博客 拉家常曝隐私 隐忧日现 有组织无纪律 2006年农历新年元宵节刚过,徐静蕾的博客就创下了中国互联网的一项历史纪录——用112天的时间创造出1000万的点击率,赢得了第一顶千万中文博客的桂冠。而此时,“老徐”正在她的博客上托着腮,羞涩而又胸有成竹地微笑着。

自曝隐私

在被“荒谬、情色、无厘头”长期垄断着的非常态网络世界,“老徐”的自留地总的来说还算一块“净土”。徐静蕾的博客很平易近人,写她的奶奶、爸爸、初中好朋友,以及工作中相关联的人,也写自己的小小情绪。但“老徐”也有自己的高招儿。比如去年圣诞夜,徐静蕾在博客上贴出了自己的几张照片,短短的一两天时间里,居然招来了超过20万的浏览者。而此前,“老徐”还有过在博客上公开初恋往事的“壮举”。

近来,这些一向对自己的“隐私”讳莫如深的明星们突然间集体自曝隐私——范冰冰在博客里高声“喊冤”,说自己从没骂过章子怡;伊能静借博客发泄不满,大骂广告商的霸王条款;“消失”了两年的童瑶开始在博客上帖问卷思考伤痛和死亡;苗圃写出了“王志文让我晚上睡不着觉”的暧昧;张靓颖发表公开信否认传闻;瞿颖发布自己最新的个人写真……木子美之后,博客再一次进入大众的视野,并因为明星的加入,而渐渐从单纯自我倾诉的心灵园地,变成了吸引粉丝“零距离”接触明星的前沿阵地。

走近“粉丝”

名人写博客,点击率(浏览量)的高低是一个很现实很严肃的命题。像“我昨天吃了羊肉火锅”“这几天一直在看一本朋友推荐的书”这类鸡毛蒜皮显然已经满足不了“粉丝”们的好奇心。不管明星博客多大程度上是在作秀,从这些博客里,我们还是希望看到的是至少不同于传统媒体所展示的名人形象,一些比“狗仔队”更可靠的“明星私生活”。尽管平日里“明星耍大牌”的新闻不绝于耳,但博客上的明星却一水儿谦和友善、全力配合的面孔。善解人意的高晓松干脆在自己的博客上明确标出:“各位想听谁的杂闻轶事尽管留上言来”。

博客隐忧

有人说,似乎没有任何一种媒介能与2005年的博客相比。有关数字表明,2005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了1亿个,在中国,这一数字达到了1600万个。随着博客的蹿红,其优缺点将更加明显。博客最大的隐忧体现在隐私披露、窥视与被窥视、谩骂、虚假信息发布等现象上。

博客本身虽然具备媒体出版的一些特征,具有信息交换与获得的途径,但博客写作没有传统媒体的监督审查和监管体系,而所属网站在现有条件下又很难扮演传统媒体的审查职能,所以很容易出现隐私披露、谩骂与虚假信息发布等问题。有专家认为,正是因为网络环境的相对低俗化,网络文化的缺失与沉沦,才使诞生于网络的博客不可避免地印刻上诸多堕落的胎记。

呼唤立法

近日,被称为“中国博客第一案”的南京大学副教授陈堂发诉中国博客网侵犯名誉权案已进入诉讼阶段。而不久前,被某媒体曝光的一个旅美博士,居然在自己的博客上传授原子弹的制作方法!

博客是继Email、BBS和IM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然而正是博客具有开放、自由、流动、匿名等优点与特点,也给不良信息打开了“通道”,其潜在的危害性不得不引起重视。2004年11月,中国博客网刊发《博客道德规范倡议书》,明确指出:博客中的文字必须遵循应有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而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博客作为大众新媒体的趋向已经愈来愈明显,这也就更需要我们管理跟上和自律意识的加强。一些法律工作者认为,给博客立法,用法律来约束其发展,如实行博客实名制、审定制、许可制等,已成为当务之急。

特约记者 闻心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战时大老虎”,被查前离境出走了
大家都在省!留学生“剩饭盲盒”硬撑生活 $40吃一周
中国夫妇买下美军B-2轰炸机基地"第一排",众议员要查
我回农村老家了,吓得赶紧声明不是"规模性返乡滞乡"
一个意想不到的数据:2024年57.9%医生降薪




24小时讨论排行

解放军发片:来吧!枪已上膛 剑已出鞘 时刻准备打胜仗
日官员抵北京,日媒:料重申"一中立场"不撤涉台发言
川普后院失火,还有余力外顾吗?
态度转弯支持公开爱泼斯坦文件,特朗普:没有什么好隐瞒
国会要查!买地紧邻轰炸机基地 华裔夫妇曝光
日本外交部官员急赴中国协商 希望“平息事态”
高市早苗为什么在日本会得到这么高的支持率?
李连杰回春之谜?他惊爆富豪从婴儿提取干细胞 曝售价
反击日本,中国舆论掀“琉球地位未定论”
中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巡航,当局警告国民避免前往日本
川普改挺公开“淫魔档案”:失去控制 挡不住党内倒戈潮!
轰炸瞬间画面曝!美军击毁运毒船3死,21起空袭已夺80命
关于中国稀土,美财长最新表态
纽约深夜爆仇亚群殴:一群人狂喊“我讨厌亚洲人”
日本使馆示警:在华日人注意安全 留意可疑人士靠近
硅谷的堕落:从革命者到逐利忘义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明星博客 拉家常曝隐私隐忧日现 徐静蕾博客1000万点击率

娱乐大搜捕 2006-02-17 01:36:02

明星博客 拉家常曝隐私 隐忧日现 有组织无纪律 2006年农历新年元宵节刚过,徐静蕾的博客就创下了中国互联网的一项历史纪录——用112天的时间创造出1000万的点击率,赢得了第一顶千万中文博客的桂冠。而此时,“老徐”正在她的博客上托着腮,羞涩而又胸有成竹地微笑着。

自曝隐私

在被“荒谬、情色、无厘头”长期垄断着的非常态网络世界,“老徐”的自留地总的来说还算一块“净土”。徐静蕾的博客很平易近人,写她的奶奶、爸爸、初中好朋友,以及工作中相关联的人,也写自己的小小情绪。但“老徐”也有自己的高招儿。比如去年圣诞夜,徐静蕾在博客上贴出了自己的几张照片,短短的一两天时间里,居然招来了超过20万的浏览者。而此前,“老徐”还有过在博客上公开初恋往事的“壮举”。

近来,这些一向对自己的“隐私”讳莫如深的明星们突然间集体自曝隐私——范冰冰在博客里高声“喊冤”,说自己从没骂过章子怡;伊能静借博客发泄不满,大骂广告商的霸王条款;“消失”了两年的童瑶开始在博客上帖问卷思考伤痛和死亡;苗圃写出了“王志文让我晚上睡不着觉”的暧昧;张靓颖发表公开信否认传闻;瞿颖发布自己最新的个人写真……木子美之后,博客再一次进入大众的视野,并因为明星的加入,而渐渐从单纯自我倾诉的心灵园地,变成了吸引粉丝“零距离”接触明星的前沿阵地。

走近“粉丝”

名人写博客,点击率(浏览量)的高低是一个很现实很严肃的命题。像“我昨天吃了羊肉火锅”“这几天一直在看一本朋友推荐的书”这类鸡毛蒜皮显然已经满足不了“粉丝”们的好奇心。不管明星博客多大程度上是在作秀,从这些博客里,我们还是希望看到的是至少不同于传统媒体所展示的名人形象,一些比“狗仔队”更可靠的“明星私生活”。尽管平日里“明星耍大牌”的新闻不绝于耳,但博客上的明星却一水儿谦和友善、全力配合的面孔。善解人意的高晓松干脆在自己的博客上明确标出:“各位想听谁的杂闻轶事尽管留上言来”。

博客隐忧

有人说,似乎没有任何一种媒介能与2005年的博客相比。有关数字表明,2005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了1亿个,在中国,这一数字达到了1600万个。随着博客的蹿红,其优缺点将更加明显。博客最大的隐忧体现在隐私披露、窥视与被窥视、谩骂、虚假信息发布等现象上。

博客本身虽然具备媒体出版的一些特征,具有信息交换与获得的途径,但博客写作没有传统媒体的监督审查和监管体系,而所属网站在现有条件下又很难扮演传统媒体的审查职能,所以很容易出现隐私披露、谩骂与虚假信息发布等问题。有专家认为,正是因为网络环境的相对低俗化,网络文化的缺失与沉沦,才使诞生于网络的博客不可避免地印刻上诸多堕落的胎记。

呼唤立法

近日,被称为“中国博客第一案”的南京大学副教授陈堂发诉中国博客网侵犯名誉权案已进入诉讼阶段。而不久前,被某媒体曝光的一个旅美博士,居然在自己的博客上传授原子弹的制作方法!

博客是继Email、BBS和IM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然而正是博客具有开放、自由、流动、匿名等优点与特点,也给不良信息打开了“通道”,其潜在的危害性不得不引起重视。2004年11月,中国博客网刊发《博客道德规范倡议书》,明确指出:博客中的文字必须遵循应有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而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博客作为大众新媒体的趋向已经愈来愈明显,这也就更需要我们管理跟上和自律意识的加强。一些法律工作者认为,给博客立法,用法律来约束其发展,如实行博客实名制、审定制、许可制等,已成为当务之急。

特约记者 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