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狂人徐静蕾不爱钻石爱电脑 自称技术员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2006年,我希望每个新款数码产品都能有一个。”这是徐静蕾许给自己的新年愿望之一。玛丽莲·梦露那句“钻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套在她身上,应该改成“电脑是我最好的朋友”——“钻石那么贵,多不值啊,完全可以用来买一部很好的电脑。”徐静蕾自言看到冷冰冰的数码机器有强烈的兴奋感,她甚至称自己为“技术员”。   迄今,她已拥有7个数码相机、7台电脑、5台打印机和2个iPod。 徐静蕾毫不掩饰自己对数码产品的迷恋,她告诉记者,“我就是喜欢这种高科技的东西,光是看着都高兴,觉得这简直是人类科技进步的象征,特了不起。第一次学会使用移动博客功能的时候,几乎兴奋得快睡不着觉了。心里一个劲地感慨,这些玩意怎么这么神奇呢?”   她爱看数码杂志,到了杂志摊上,看到数码杂志会一股脑地全买下来。“对我来说,数码杂志就和时尚杂志差不多,主要看看有什么新型号等等。”到了香港和日本,她也经常逛数码体验店去了解最新的行情。“珠宝首饰,我即使觉得漂亮也不会买,但好看的数码产品似乎就特能激发我的占有欲。衣服,我愿意去摊上买、去小店淘,但是电脑和数码相机,我一定要用最好的。”她最喜欢收到的礼物就是数码产品,乃至以己度人,自己送出去的礼物也一律是手机、iPod和数码相机。   新的产品买回家,只要有中文说明书,她都自己学习使用,先阉?械墓δ芏纪嬉槐椋?碌牡缒匀砑?材芎芸煅Щ帷!拔叶缘缱雍突?档亩?骱孟裉焐?兔挥姓习??莆掌鹄春芮崴桑?∈焙蛭颐羌衣蛄诵碌缙鳎?加晌依醋聊ピ趺从茫?罄从新枷窕??嘈枰??叩幕睿?彩怯晌腋涸稹!?   徐静蕾对数码产品的迷恋是从数码相机开始。“2000年,我有了第一个数码相机,以前也爱玩胶片相机,所以数码相机拿到手上马上就玩得很熟了。因为拍照的要求经常变化,有时候喜欢显示器大的,有时候希望抓拍速度快,就会想着能不能从各个部件上有些变化或者增强功能,当然像素的提高是必需的。这样陆陆续续买了将近10个数码相机,有的用一阵就转手送人了,现在剩下7个,我会根据不同的心情、场合拿不同的机器。”   她对电脑以及网络用得多了,这种爱好更一发不可收拾。“电脑是我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数码产品,基本上和手机差不多。电脑对我的生活意义实在太大了,它可以干太多事情。每天平均大概5个小时,就算有外出活动也会挤出两三个小时给电脑。大家都很奇怪我为什么有那么多时间写博客,其实我天天都在电脑面前,基本上只要在家呆着就会与电脑相伴。”徐静蕾专门有几间房把几台电脑一字儿排开,最疯狂的时候她把这些电脑同时打开用。有一个专门做视频剪接,有一个专门做图片,小的用来上网,大屏幕的用来写东西,每一部电脑都有分工。   “写剧本的时候,我特害怕电脑出问题。有一次写了三分之一,突然电脑出了问题,文档都没了。我都快气疯了,赶紧叫朋友从公司找了电脑专家把丢掉的文档给捞回来了。当时我就觉得,哎呀,我真是喜欢死那人了。”   因为经常拍照,徐静蕾还学会了用photoshop,于是顺理成章地迷上了打印机。“我在电脑上做照片,把那些照片都打印出来然后比较,挺好玩的。我有一个名片大小的打印机,还有打普通5寸照片的打印机,一个6色打印机,两个便携式打印机。在杂志上看到最新的打印机广告,我会把它剪下来,没事时拿出来看看,不知为什么就是很高兴。”   唯一让她觉得用起来还不太爽的是手机,“换起来不方便,里面存的电话簿得重新输入特别麻烦,要是这个问题解决了,我想我应该会换得更频繁一些。”平时随身携带的数码产品就是手机和相机,“如果在国内,我忘了带手机,会觉得挺心慌。真正到了国外那些根本收不到信号的地方,心里反倒踏实了。”   “也许我就是有一点技术崇拜吧!”徐静蕾如此解释她的数码情结。   虽然各种数码产品推出了新型号她都想试试玩,但真正购买起来还是会反复衡量,在注重功能的基础上考虑外观是她的购买原则。对于欣赏机器之美,她也自有心得:“比如轻薄,线条、颜色和显示屏大小,都可以体现美。我有一个单反相机看上去特茁实,也是一种好看。”   有时候外观甚至会成为对她的“致命的诱惑”,苹果电脑买得多主要也是因为外形漂亮。“有一次我在数码杂志上看到一款索尼的红色小电脑,小巧的样子特可爱,虽然也不缺电脑,但一激动就跑到商店买了一台,结果发现它太小了用起来很费劲。后来我又看到一个17寸的特别大的那种,我想:啊,这个也不错呀,屏幕那么大多好哇。这样就又买了一个大屏幕的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