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法式婚礼:最后的集体放纵?(组图)

法式婚礼:最后的集体放纵?(组图)

文章来源: 嫁妆吞噬 于 2005-08-01 15:08:5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最近,与人讨论法国人与中国人的婚礼习俗的异同,我发现,法国与中国的传统婚礼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

  最突出的不同在于,在中国的传统婚礼的过程中,男方一般要给聘金。我在台湾参加朋友的婚礼时,往往会听到新郎的父母给了多少聘金,请客花了多少钱,等等。而在法国,刚好相反:没有人谈聘金,倒是新娘要准备充足的嫁妆。一般法国女孩子,从青少年开始,都会为了自己将来婚姻购买床单、碗盘、毛巾等家庭日用品,而且,婚宴的费用一般也必须由女方承担。因此,法国有“嫁妆吞噬者”(croqueurdedot)的说法,用于形容少数不良男性,选择结婚对象时专门挑选富贵家庭的女儿,作为致富的途径。

  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差别在于被邀请的人所送的礼。在中国谁被邀请参加婚礼,就应该送份红包,而红包是有“行情”的。我的一个法国朋友在台湾与台湾女孩子结婚,就完全入乡随俗了;他就直接与朋友说:他们结婚是按照中国的习惯收红包的,不照法国的习俗。

  法国的习俗是:新娘新郎在结婚前想清楚,他们婚后家里需要什么东西,再到当地的较有规模的商场建立一个“结婚明细表”(listedemariage),列出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此后,在所寄的请帖会附上说明:“我们的结婚明细表在某某商场”。你就必须前往该商场看明细表里有什么东西还没被别的客人买,再按照自己的经济能力替新人买一套床单或一组水晶杯,等等。当然,不能不买咯!

  法国人结婚,也会从客人的身上赚一点:方法是拍卖新娘的袜带(其实,现在法国女性很少穿传统必须绑袜带的丝袜,而穿裤袜)。拍卖的过程也蛮有意思:每次有人出钱,就把新娘的裙子撩得高一点,直到袜带出现为止!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喜大普奔!美国汽车终于要废除“自动启停”功能了
抓错人!清纯女生没闯红灯 但仍将被驱逐 全美热议
特朗普口出恶言:“欧盟比中国更恶劣”
科技巨头微软宣布:裁退约6000名员工
小包裹税骤降66%,Temu和Shein或起死回生

24小时讨论排行

拦不住?全球顶尖科学家涌入中国
又有学者炮轰习近平!北大女教授:只会画大饼…
美国禁止全球使用华为昇腾AI芯片,强化出口管制
南非总统痛斥59名赴美白人难民是逃避问题的“懦夫”
大动作!中俄就共建月球核电站签署合作备忘录
川普松口!不排除"亲上火线"和习近平谈贸易协议
印度学者:中国能让美国达成协议 我们强硬起来也能
乌克兰"够清醒",自知"无法收复全部失地",也"不会加入北约"
希望与无望,繁荣与萧条:美国人应该了解的两个中国
川普为何让步?幕僚警告他“关税再不降 基本盘要崩”
纽约时报:特朗普的谈判“套路”不再奏效?
回族新娘天仙颜值 全网热议 摄影师认证:家族出美女
川普民调止血"支持率弹回44%",美国人经济信心也升温
中美联合声明背后:一场250年周期的权力游戏
惊悚视频!四川男当街连续狠刺女子 刀都捅弯了...
川普中东行 “第一兄弟”马斯克赚很大!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法式婚礼:最后的集体放纵?(组图)

嫁妆吞噬 2005-08-01 15:08:59




  最近,与人讨论法国人与中国人的婚礼习俗的异同,我发现,法国与中国的传统婚礼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

  最突出的不同在于,在中国的传统婚礼的过程中,男方一般要给聘金。我在台湾参加朋友的婚礼时,往往会听到新郎的父母给了多少聘金,请客花了多少钱,等等。而在法国,刚好相反:没有人谈聘金,倒是新娘要准备充足的嫁妆。一般法国女孩子,从青少年开始,都会为了自己将来婚姻购买床单、碗盘、毛巾等家庭日用品,而且,婚宴的费用一般也必须由女方承担。因此,法国有“嫁妆吞噬者”(croqueurdedot)的说法,用于形容少数不良男性,选择结婚对象时专门挑选富贵家庭的女儿,作为致富的途径。

  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差别在于被邀请的人所送的礼。在中国谁被邀请参加婚礼,就应该送份红包,而红包是有“行情”的。我的一个法国朋友在台湾与台湾女孩子结婚,就完全入乡随俗了;他就直接与朋友说:他们结婚是按照中国的习惯收红包的,不照法国的习俗。

  法国的习俗是:新娘新郎在结婚前想清楚,他们婚后家里需要什么东西,再到当地的较有规模的商场建立一个“结婚明细表”(listedemariage),列出他们所需要的东西。此后,在所寄的请帖会附上说明:“我们的结婚明细表在某某商场”。你就必须前往该商场看明细表里有什么东西还没被别的客人买,再按照自己的经济能力替新人买一套床单或一组水晶杯,等等。当然,不能不买咯!

  法国人结婚,也会从客人的身上赚一点:方法是拍卖新娘的袜带(其实,现在法国女性很少穿传统必须绑袜带的丝袜,而穿裤袜)。拍卖的过程也蛮有意思:每次有人出钱,就把新娘的裙子撩得高一点,直到袜带出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