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老汉研究性文化险遭打 想建立性文化一条街(组图)

老汉研究性文化险遭打 想建立性文化一条街

文章来源: 大河报 于 2005-07-12 09:34:0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性学家刘达临曾千里拜访他;前中国登山协会主席王富洲和他中学同窗6年,曾共同商量如何开发家乡的“女娲生殖文化”;本报曾报道的“民间性学传播第一人”何峰和他成了忘年交;老人并非思想“开放”,也担心别人骂他“不正经”,但老人就是想为家乡做点事情,甚至产生奇想:把性文化产业化——

  阅读提示

  昨日,被称为“民间性学传播第一人”、本报曾多次报道过的率妻儿到电视台谈性的河南省性健康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何峰,第二次专程拜访一位66岁的振秋老汉。

  振秋老汉从西华县某文化单位退休后,现一直借居在郑州市东南郊七里河一个小区内。他是“半道出家”研究中国传统性文化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性学家刘达临曾拜访过他;前中国登山协会主席王富洲和他中学同窗6年,曾共同商量如何开发家乡的“女娲生殖文化”……

  豫东,向来民风古朴。一个豫东老汉要研究性文化,实在是需要一番勇气的。

  老汉“性趣”大下乡采风 险遭别人铁锨打

  振秋老汉一身清瘦,但精神矍铄,一副老式花镜记载了他的“文化苦旅”。在他借居的地方,屋内只有一桌一椅一床。振秋老汉1963年毕业于北京机械学院,曾在郑州第二砂轮厂动力科工作,后调回老家西华县做过《西华文艺》的主编。他还自编自演过快板书、坠子书,是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振秋老汉在长期从事文化工作中,逐渐对“女娲生殖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西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相传女娲在此炼石补天,境内有女娲故墟,因而西华又有‘娲城’之称。女娲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造化世上生灵万物,人称‘人祖奶奶’。”振秋老汉娓娓道来,“女娲故墟经考证为春秋时期所遗。现存有女娲坟和其他文物,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逢初一、十五,观光祭祖人流如潮,多时一天达10万人。豫东一带多有到西华女娲故墟和邻近的淮阳县太昊陵‘拴娃娃’的习俗,和淮阳庙会不同的是,来西华赶会的多是老年女性。‘拴娃娃’必摸石头上的‘子孙窑’。其实,‘子孙窑’就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相传只要一摸,就会人丁兴旺。关于赶会的盛况,清代《西华县志》记载:仲春岁月,令会男女,奔者不尽……”

  振秋老汉说,女娲文化和伏羲文化一脉相承,这些古老文化中都有性文化的印迹:比如淮阳泥泥狗中的草帽猴就表现了人类交合时的害羞,双头猴表现的是交合时的状态。但让振秋老汉忧心的是,西华独有的民间舞蹈《鸡毛羽人舞蟾》快要失传了,这个舞蹈是古人性教育的“好教材”:“鸡毛羽人是表演者用鸡毛化装,代表男性,蟾是三足蟾蜍,代表女性,舞蹈的内容是模仿性前戏,有拍打、抚摸等动作……”

  振秋老汉说,他采集素材时并不是“大大方方”的,有点“偷偷摸摸”,因为当地谈起性,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他为了打听这些事情,有时挨骂甚至还挨打。

  有一次,振秋老汉到一个村去采风,向一老乡打听一首性歌谣的知情人。人家非问他是干啥的,他照实说了,结果老乡大怒,骂他“老不正经”,举起铁锨就要打他,幸亏他跑得快。“后来就有一些人知道我的‘性’趣了,就背后说我‘老不正经’……”

  两老人深夜谈”性”中国传统性文化并不落后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振秋老汉给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性学家刘达临写信讲述了“女娲生殖文化”。振秋老汉的信吸引了刘达临千里来访。当天晚上,两位老人彻夜长谈,谈论的话题就是“性”——中国传统性文化。刘达临当时还开玩笑:“当心那位老乡举着铁锨来拍门!”

  随后,他们又和当时的淮阳县太昊陵博物馆业务馆长霍金善进行了探讨。刘达临被当地的传统性文化所震惊,临走时带走了大量资料。

  振秋老汉说,他和刘达临的观点惊人的吻合,那就是:中国传统性文化并不落后!刘达临和他交换看法时谈到,古人不可能系统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但母亲会借助一些“道具”来对女儿进行性教育。比如嫁妆画,其实就是一卷春宫图,放在嫁妆里带到夫家,这就是一种性教育;还有一种东西叫“压箱底”: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描绘男女交合姿势的瓷器,平时放在箱子底避邪,女儿出嫁前,母亲打开盖子给她看看,暗示她将来为人妻应该怎么做。古人的方法虽然有些“幼稚可笑”,但却非常实用。

  “我和刘达临都认为,现代中国人的性观念是从古代延续下来的,它们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我们应当感谢老祖宗。人类文明的起源,简单地说,就是饮食男女。我们中国并不见得保守,相当一段时期在世界上是很开放的。由于明清以来的禁锢,我国的性文化才‘保守’起来。”

  振秋老汉说,直到现在,他和刘达临还保持着书信往来。

  研究性文化并非思想”开放”,也有顾虑“会不会有人说你‘贩黄’?说你‘老不正经’呢?”记者问。

  振秋老汉说:“这个问题我和刘达临教授也探讨过。我完全赞同他的说法,有一个观念需要弄清楚,性等于黄色,这是不对的。性跟每个人都有关系,没有性就没有我们每个人的现在。”

  “西华当地有些民歌就属于性文化的范畴,它有含蓄、通俗之美。”振秋老汉举出从一位93岁老太太那里采集到的民歌,“小扁担,光溜溜,担着担子上×州。×州夸俺的好大米,俺夸×州的大闺女。×州的闺女屁股宽,八担芝麻撒不到边。一圈栽的杨柳树,当中跑马玩刀山。”

  振秋老汉解释说,豫东一带老百姓认为,屁股宽的女人有利于生殖。为此,他专门请教过妇产科医生。医生说,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因为骨盆宽的女人产道就宽,分娩时就会顺利很多。“我们的祖先多聪明啊!通过这种方式就传播了性的科学知识!另外,这首民歌中所说的‘一圈栽的杨柳树,当中跑马玩刀山’,就含蓄地表明了生殖系统的特点和交合的位置,是典型的民间性文化教材。”

  振秋老汉说,豫东地区现在仍存在的许多传统玩具,许多人并不知道它们的来历,不知道它们是性图腾或者性象征。比如花棒槌象征着男性生殖器,双头皮老虎、布老虎其实表现的是性状态;再比如正月十五小孩玩的竹签挑白菜根灯(即挖空白菜根,注入油或者蜡汁点燃,然后插一长竹签,忽闪忽闪挑着玩),竹签暗示男根,白菜根暗示女阴。

  “到现在,还有个别懂这些来历的妇女,一看到小孩玩这灯会骂,但绝对不会是真动怒。你能说这些是‘黄’东西吗?我的观点是,研究性文化,绝非‘贩黄’!我不是有些人说的‘老不正经’,但是我也没有那样超脱、思想‘开放’,我还是有顾虑的,毕竟我是老人了!”

  老汉有奇想建立”性文化一条街”

  现在,振秋老汉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家乡的“女娲生殖文化”产业化,这个想法多年前就有了。

  他的想法是:在女娲故墟附近建立“性文化一条街”。目前,他正在起草一份给当地政府的建议:这条街上要有传统的戏曲、曲艺、游戏,传统性玩具、灯具等,还要有配套的饮食服务,比如把著名的西华逍遥镇胡辣汤引进来,让人们在领略传统性文化魅力的同时,领略当地的饮食文化……

  振秋老汉告诉记者,他和前中国登山协会主席王富洲是同乡,又是6年的中学同学。1989年,王富洲和庄则栋夫妇到西华,振秋和老同学谈了自己的想法,王富洲大感兴趣,表示愿意支持,但由于当时条件不成熟,老人的愿望没有实现。

  昨日,“民间性学传播第一人”何峰听罢他的想法,表示支持,并当场吟诗一首:“老汉研究性,谁说不正经?性学产业化,报我故乡情!”

  “我对‘性文化一条街’的构想能否实现还没有把握;家乡人能否接受,也没有把握。你想啊,国人的传统观念有时候还接受不了这个。当年刘达临在上海南京路上开办新的性文化博物馆时还有那么大的压力,他说当时曾把费孝通、吴阶平两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题词放在显眼的地方‘压阵’,同时将国内外巡回展览时引起热烈反响的图片,以及自己在国内外出版的几十本性文化著作都陈列在第一展室。在我们豫东这个民风古朴的地方,恐怕更要费一番周折了!”振秋老汉有些无奈地说。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国收到"令人震惊情报",范斯致电印度总理促停火
特朗普声称中美谈判取得 “重大进展”
中国货船归零!加州州长:关税恐让美国丢'最大经济体'地位
空战捷报与假新闻,印巴停火背后的较量
第一批提前退休的人,已经回来上班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中贸易谈判重大进展 美官员:中国急于重启贸易
中国“真空磁浮列车”:北京上海仅需90分钟
反制中国极音速飞弹!日本研发新武器"电磁炮"将试射
星二代称"中国人大部分是傻X" 官媒:吃中国饭砸中国锅
川普夸中美谈判“取得了巨大进展” 中方不评价
日本首相表示不会接受英美关税协议中的10%汽车关税
经贸会谈结束 何立峰:双方一致同意建立磋商机制
战争或者和平,与习近平有关的两个画面或载入史册?
薄瓜瓜母亲节为母喊冤 称谷开来是“当代窦娥”
“门铃恶作剧”酿悲剧 高中生毕业前夕遭枪击身亡
都结束了!美大使称:川普“第51州”言论已过去
3岁女童突严重脱发 被确诊铊中毒 警调查:人为投毒
纽约时报:这是习近平一直在等待的贸易战
纽时:印度空袭战火逼近巴国核武中心,惊动美国调停
王毅分别与印巴高官通话,强调中国支持全面持久停火
美公民入境中国遭强制“侵入性检测” 美政府将调查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老汉研究性文化险遭打 想建立性文化一条街

大河报 2005-07-12 09:34:03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性学家刘达临曾千里拜访他;前中国登山协会主席王富洲和他中学同窗6年,曾共同商量如何开发家乡的“女娲生殖文化”;本报曾报道的“民间性学传播第一人”何峰和他成了忘年交;老人并非思想“开放”,也担心别人骂他“不正经”,但老人就是想为家乡做点事情,甚至产生奇想:把性文化产业化——

  阅读提示

  昨日,被称为“民间性学传播第一人”、本报曾多次报道过的率妻儿到电视台谈性的河南省性健康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何峰,第二次专程拜访一位66岁的振秋老汉。

  振秋老汉从西华县某文化单位退休后,现一直借居在郑州市东南郊七里河一个小区内。他是“半道出家”研究中国传统性文化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性学家刘达临曾拜访过他;前中国登山协会主席王富洲和他中学同窗6年,曾共同商量如何开发家乡的“女娲生殖文化”……

  豫东,向来民风古朴。一个豫东老汉要研究性文化,实在是需要一番勇气的。

  老汉“性趣”大下乡采风 险遭别人铁锨打

  振秋老汉一身清瘦,但精神矍铄,一副老式花镜记载了他的“文化苦旅”。在他借居的地方,屋内只有一桌一椅一床。振秋老汉1963年毕业于北京机械学院,曾在郑州第二砂轮厂动力科工作,后调回老家西华县做过《西华文艺》的主编。他还自编自演过快板书、坠子书,是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振秋老汉在长期从事文化工作中,逐渐对“女娲生殖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西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相传女娲在此炼石补天,境内有女娲故墟,因而西华又有‘娲城’之称。女娲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抟土造人,制嫁娶之礼,造化世上生灵万物,人称‘人祖奶奶’。”振秋老汉娓娓道来,“女娲故墟经考证为春秋时期所遗。现存有女娲坟和其他文物,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逢初一、十五,观光祭祖人流如潮,多时一天达10万人。豫东一带多有到西华女娲故墟和邻近的淮阳县太昊陵‘拴娃娃’的习俗,和淮阳庙会不同的是,来西华赶会的多是老年女性。‘拴娃娃’必摸石头上的‘子孙窑’。其实,‘子孙窑’就是女性生殖器的象征,相传只要一摸,就会人丁兴旺。关于赶会的盛况,清代《西华县志》记载:仲春岁月,令会男女,奔者不尽……”

  振秋老汉说,女娲文化和伏羲文化一脉相承,这些古老文化中都有性文化的印迹:比如淮阳泥泥狗中的草帽猴就表现了人类交合时的害羞,双头猴表现的是交合时的状态。但让振秋老汉忧心的是,西华独有的民间舞蹈《鸡毛羽人舞蟾》快要失传了,这个舞蹈是古人性教育的“好教材”:“鸡毛羽人是表演者用鸡毛化装,代表男性,蟾是三足蟾蜍,代表女性,舞蹈的内容是模仿性前戏,有拍打、抚摸等动作……”

  振秋老汉说,他采集素材时并不是“大大方方”的,有点“偷偷摸摸”,因为当地谈起性,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他为了打听这些事情,有时挨骂甚至还挨打。

  有一次,振秋老汉到一个村去采风,向一老乡打听一首性歌谣的知情人。人家非问他是干啥的,他照实说了,结果老乡大怒,骂他“老不正经”,举起铁锨就要打他,幸亏他跑得快。“后来就有一些人知道我的‘性’趣了,就背后说我‘老不正经’……”

  两老人深夜谈”性”中国传统性文化并不落后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振秋老汉给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性学家刘达临写信讲述了“女娲生殖文化”。振秋老汉的信吸引了刘达临千里来访。当天晚上,两位老人彻夜长谈,谈论的话题就是“性”——中国传统性文化。刘达临当时还开玩笑:“当心那位老乡举着铁锨来拍门!”

  随后,他们又和当时的淮阳县太昊陵博物馆业务馆长霍金善进行了探讨。刘达临被当地的传统性文化所震惊,临走时带走了大量资料。

  振秋老汉说,他和刘达临的观点惊人的吻合,那就是:中国传统性文化并不落后!刘达临和他交换看法时谈到,古人不可能系统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但母亲会借助一些“道具”来对女儿进行性教育。比如嫁妆画,其实就是一卷春宫图,放在嫁妆里带到夫家,这就是一种性教育;还有一种东西叫“压箱底”: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描绘男女交合姿势的瓷器,平时放在箱子底避邪,女儿出嫁前,母亲打开盖子给她看看,暗示她将来为人妻应该怎么做。古人的方法虽然有些“幼稚可笑”,但却非常实用。

  “我和刘达临都认为,现代中国人的性观念是从古代延续下来的,它们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我们应当感谢老祖宗。人类文明的起源,简单地说,就是饮食男女。我们中国并不见得保守,相当一段时期在世界上是很开放的。由于明清以来的禁锢,我国的性文化才‘保守’起来。”

  振秋老汉说,直到现在,他和刘达临还保持着书信往来。

  研究性文化并非思想”开放”,也有顾虑“会不会有人说你‘贩黄’?说你‘老不正经’呢?”记者问。

  振秋老汉说:“这个问题我和刘达临教授也探讨过。我完全赞同他的说法,有一个观念需要弄清楚,性等于黄色,这是不对的。性跟每个人都有关系,没有性就没有我们每个人的现在。”

  “西华当地有些民歌就属于性文化的范畴,它有含蓄、通俗之美。”振秋老汉举出从一位93岁老太太那里采集到的民歌,“小扁担,光溜溜,担着担子上×州。×州夸俺的好大米,俺夸×州的大闺女。×州的闺女屁股宽,八担芝麻撒不到边。一圈栽的杨柳树,当中跑马玩刀山。”

  振秋老汉解释说,豫东一带老百姓认为,屁股宽的女人有利于生殖。为此,他专门请教过妇产科医生。医生说,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因为骨盆宽的女人产道就宽,分娩时就会顺利很多。“我们的祖先多聪明啊!通过这种方式就传播了性的科学知识!另外,这首民歌中所说的‘一圈栽的杨柳树,当中跑马玩刀山’,就含蓄地表明了生殖系统的特点和交合的位置,是典型的民间性文化教材。”

  振秋老汉说,豫东地区现在仍存在的许多传统玩具,许多人并不知道它们的来历,不知道它们是性图腾或者性象征。比如花棒槌象征着男性生殖器,双头皮老虎、布老虎其实表现的是性状态;再比如正月十五小孩玩的竹签挑白菜根灯(即挖空白菜根,注入油或者蜡汁点燃,然后插一长竹签,忽闪忽闪挑着玩),竹签暗示男根,白菜根暗示女阴。

  “到现在,还有个别懂这些来历的妇女,一看到小孩玩这灯会骂,但绝对不会是真动怒。你能说这些是‘黄’东西吗?我的观点是,研究性文化,绝非‘贩黄’!我不是有些人说的‘老不正经’,但是我也没有那样超脱、思想‘开放’,我还是有顾虑的,毕竟我是老人了!”

  老汉有奇想建立”性文化一条街”

  现在,振秋老汉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家乡的“女娲生殖文化”产业化,这个想法多年前就有了。

  他的想法是:在女娲故墟附近建立“性文化一条街”。目前,他正在起草一份给当地政府的建议:这条街上要有传统的戏曲、曲艺、游戏,传统性玩具、灯具等,还要有配套的饮食服务,比如把著名的西华逍遥镇胡辣汤引进来,让人们在领略传统性文化魅力的同时,领略当地的饮食文化……

  振秋老汉告诉记者,他和前中国登山协会主席王富洲是同乡,又是6年的中学同学。1989年,王富洲和庄则栋夫妇到西华,振秋和老同学谈了自己的想法,王富洲大感兴趣,表示愿意支持,但由于当时条件不成熟,老人的愿望没有实现。

  昨日,“民间性学传播第一人”何峰听罢他的想法,表示支持,并当场吟诗一首:“老汉研究性,谁说不正经?性学产业化,报我故乡情!”

  “我对‘性文化一条街’的构想能否实现还没有把握;家乡人能否接受,也没有把握。你想啊,国人的传统观念有时候还接受不了这个。当年刘达临在上海南京路上开办新的性文化博物馆时还有那么大的压力,他说当时曾把费孝通、吴阶平两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题词放在显眼的地方‘压阵’,同时将国内外巡回展览时引起热烈反响的图片,以及自己在国内外出版的几十本性文化著作都陈列在第一展室。在我们豫东这个民风古朴的地方,恐怕更要费一番周折了!”振秋老汉有些无奈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