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最早的复旦大学毕业文凭在上海亮相(组图)

最早的复旦大学毕业文凭在上海亮相

文章来源: 新民晚报 于 2005-05-18 12:15:4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最早的复旦大学毕业文凭



张首晟教授(左)上午将祖父的大学毕业证书赠给复旦校史馆

   本报讯 (实习生 曹刚 记者 张炯强) 今天中午11时,复旦大学迎来“两位贵宾”。一位是复旦大学兼职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张首晟先生;第二位则是张教授捐赠的一纸毕业文凭,它诞生于1909年即宣统元年,今年已96岁“高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张复旦大学毕业文凭,将成为复旦校史馆的“镇馆之宝”。自本月27日起,复旦校史馆的第一展厅内将展出这张意义非凡的毕业文凭。

应称“卒业文凭” 共颁57张

  准确地说,这是一张“卒业文凭”。因为据史料记载,晚清时期还没有“毕业文凭”的说法,而称“卒业文凭”。它与4开报纸一般大小,四边均缀有双龙戏珠的图案,“复旦公学”4个字分印四角,文凭上方配有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的慈禧太后上谕,下方写着“上海商务印书馆代印”几个蝇头小字,主体部分则记载了各门功课的毕业考试成绩。

  这样的“卒业文凭”,复旦大学一共只发了57张。1905年秋,复旦公学正式在吴淞开学。1912年初,吴淞校址因战乱遭到严重毁坏,复旦公学被迫迁入徐家汇李鸿章祠堂。在吴淞办学的6年半里,共有4届学生毕业,毕业生共计57人。历经96年的沧桑变幻,这1/57如今依然保存完好。

  文凭主人之孙 也曾求学复旦

  这张“卒业文凭”的主人叫张彝,是张首晟教授的祖父。张彝,字则民,江苏高邮人。1906年考入复旦公学,是复旦建校后的第二届学生,1909年毕业,同时毕业的共16人。文凭上清晰地记录着张彝的国文、法文、伦理、化学、三角、体操等12门功课的毕业考试成绩,总平均分为80分8厘,而他在校三年的总平均分达到77分7厘。签发证书者为监督(校长)高凤谦和教务长李登辉。2004年冬,张首晟先生来复旦讲学时透露,母亲在清理祖父遗物时,发现了这张最早的复旦文凭。

  与祖父一样,张首晟年少时也曾在复旦求学。1978年,在没有读过高中的情况下,15岁的张首晟直接考入复旦大学。一年后,他作为交流学生被送往德国柏林大学深造,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此后进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师从杨振宁教授攻读物理学获博士学位。34岁时,张首晟被评为斯坦福大学正教授。他也是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

  感怀复旦精神 捐赠母校收藏

  今年,恰逢复旦百年校庆,得知母校校史馆将重新布置开放,张首晟决定献出这张珍贵文凭。张教授感慨万千:“一张最早的文凭,它的意义不只为收藏,从它的身上,可以看到百余年前复旦办学之初的理念,还有一脉相承至今的复旦精神。”复旦校史资料室的龚老师介绍说,最早的复旦公学由法国教会出资,但创办者马相伯先生当时明确,学校教育以学术为先,不受任何宗教影响。因此在这张文凭上,看不到任何教会的踪影。而且,复旦一直倡导中西文化并举,互相取长补短。于是,这张文凭上既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图案,又展示了从西方引入的学科、分数。

  据了解,本月27日正式开馆的复旦新校史馆还有上百件珍品将亮相,它们象征着复旦的历史、文化,将复旦引入新的一百年。记者 陈继超 摄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谎报留美学历 她被判入狱!去年刚获环球小姐称号
副总统万斯:印巴两国冲突 “根本上不关我们的事”
美总统贸易顾问:英国人会喜欢美国“氯洗鸡、激素牛”
美国导演詹姆斯?弗雷病逝,曾执导热剧《纸牌屋》
俄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现场图集

24小时讨论排行

二战结束80年 “台湾籍日本兵”的双重身份认同之争
急转弯?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奥特曼在国会承认:中美的差距确实越来越小
普京在俄胜利日阅兵演讲:真理和正义在我们这边
川普高喊“美经济将如火箭飙升”:现在就去买美股!
乘客突发急病,医生为何选择不救?
普京和习近平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强调中俄互信
特朗普19岁儿子最后一天上学,发福圆润到没脖子了
特朗普:鲍威尔不降息,可能是因为“他不爱我”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美国加税145%,“他”的1000万圣诞树订单说没就没了
特朗普在做中国想做的事:让自由亚洲电台噤声
纽约时报刊文:新教皇可能很像老教皇
我在国外做公务员,年薪30万,但很想回国
90后当起“做饭阿姨”,不打卡月入上万
奥特曼国会听证会发言:美国模型领先于中国,但...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最早的复旦大学毕业文凭在上海亮相

新民晚报 2005-05-18 12:15:47
 


最早的复旦大学毕业文凭



张首晟教授(左)上午将祖父的大学毕业证书赠给复旦校史馆

   本报讯 (实习生 曹刚 记者 张炯强) 今天中午11时,复旦大学迎来“两位贵宾”。一位是复旦大学兼职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张首晟先生;第二位则是张教授捐赠的一纸毕业文凭,它诞生于1909年即宣统元年,今年已96岁“高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张复旦大学毕业文凭,将成为复旦校史馆的“镇馆之宝”。自本月27日起,复旦校史馆的第一展厅内将展出这张意义非凡的毕业文凭。

应称“卒业文凭” 共颁57张

  准确地说,这是一张“卒业文凭”。因为据史料记载,晚清时期还没有“毕业文凭”的说法,而称“卒业文凭”。它与4开报纸一般大小,四边均缀有双龙戏珠的图案,“复旦公学”4个字分印四角,文凭上方配有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的慈禧太后上谕,下方写着“上海商务印书馆代印”几个蝇头小字,主体部分则记载了各门功课的毕业考试成绩。

  这样的“卒业文凭”,复旦大学一共只发了57张。1905年秋,复旦公学正式在吴淞开学。1912年初,吴淞校址因战乱遭到严重毁坏,复旦公学被迫迁入徐家汇李鸿章祠堂。在吴淞办学的6年半里,共有4届学生毕业,毕业生共计57人。历经96年的沧桑变幻,这1/57如今依然保存完好。

  文凭主人之孙 也曾求学复旦

  这张“卒业文凭”的主人叫张彝,是张首晟教授的祖父。张彝,字则民,江苏高邮人。1906年考入复旦公学,是复旦建校后的第二届学生,1909年毕业,同时毕业的共16人。文凭上清晰地记录着张彝的国文、法文、伦理、化学、三角、体操等12门功课的毕业考试成绩,总平均分为80分8厘,而他在校三年的总平均分达到77分7厘。签发证书者为监督(校长)高凤谦和教务长李登辉。2004年冬,张首晟先生来复旦讲学时透露,母亲在清理祖父遗物时,发现了这张最早的复旦文凭。

  与祖父一样,张首晟年少时也曾在复旦求学。1978年,在没有读过高中的情况下,15岁的张首晟直接考入复旦大学。一年后,他作为交流学生被送往德国柏林大学深造,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此后进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师从杨振宁教授攻读物理学获博士学位。34岁时,张首晟被评为斯坦福大学正教授。他也是斯坦福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

  感怀复旦精神 捐赠母校收藏

  今年,恰逢复旦百年校庆,得知母校校史馆将重新布置开放,张首晟决定献出这张珍贵文凭。张教授感慨万千:“一张最早的文凭,它的意义不只为收藏,从它的身上,可以看到百余年前复旦办学之初的理念,还有一脉相承至今的复旦精神。”复旦校史资料室的龚老师介绍说,最早的复旦公学由法国教会出资,但创办者马相伯先生当时明确,学校教育以学术为先,不受任何宗教影响。因此在这张文凭上,看不到任何教会的踪影。而且,复旦一直倡导中西文化并举,互相取长补短。于是,这张文凭上既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图案,又展示了从西方引入的学科、分数。

  据了解,本月27日正式开馆的复旦新校史馆还有上百件珍品将亮相,它们象征着复旦的历史、文化,将复旦引入新的一百年。记者 陈继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