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村民大搞“文艺复兴” 自演电视剧写村史(组图)

村民大搞“文艺复兴” 自演电视剧写村史

文章来源: 国际在线 于 2005-03-29 09:19:3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村民拍电视“写”村史

村民拍电视“写”村史

  采写:本报特派记者 贾云勇 摄影:本报特派记者 王昕伟

  演员——演罢八路军再演“花姑娘”

  笑声。赵兰卿急了。

  他拿起话筒,大声斥责围观的村民们不严肃,没有阶级情感。说如果下一次他们还笑,他就要骂难听的。

  风很大,气象台说有6级,黄土扑面。赵兰卿的“威胁”起了作用,拍摄现场逐渐安静下来,可以听到风掠过树梢的啸叫。北方的冬天。

  赵兰卿又开始责备他的演员太笨,骂他们下手不狠,该砸碎的盆盆罐罐没有砸碎。

  骂翻译官不该离开鬼子太君,却跑去参与殴打中国老百姓。

  十几个日本兵认真地听他说戏,他们军帽上黄色的五角星在风中抖动,那是村民们用当地一种廉价烟的烟盒剪成的。饰演狼犬的一只变种狗烦躁地原地踱步。

  “大家注意,再来一次。1、2、3……开始!”赵兰卿发布命令。

  两个汉奸踹开了已被踹开了多次的院门。这是村里最为破败的一所院落,土墙土屋,长着一棵大桐树。两个汉奸很快从阴暗的屋内把一对中国老年农民夫妇揪到院中央。

  鬼子太君凶狠地比比画画,翻译朝老夫妇说,太君要你们的鸡蛋。老夫妇怒目而视:没有。太君一个耳光把老头打倒在地。

  35岁的马红旗所会的日语只限于“八嘎”“米西”两个词,在打倒老头时他大声喊出了第一个。这还是他从电视里学来的。就在两天前,在拍戏的间隙,他到市里买回了自家的第三台电视机。他家的第一台电视机是17寸的“凯歌”,马已经忘了买于哪一年,第二台电视台是13年前买的,长虹,21寸,那一年他的儿子出世。

  新添置的仍是长虹,25寸,花了他1200元钱。这个数额大抵是他家饭店一个月的利润。“马家饭店”开在公路边,前后看去,路边还绵延着三十来家饭店,全是马红旗的同村人开的。

  马红旗是1996年开始开饭店的,此前他在集市上收羊宰羊,攒下了45000元钱。他家还有三亩六分地,但他说种地不挣钱。现在,他的饭店里有三个冰柜一个冰箱,并装上了空调,他还雇有一个厨子两个帮工。

  除开饭店外,马红旗所在的村里90%以上的家庭从事屠宰、档发、制作拖把等生意。村支书李学长介绍说,去年村里的人均年收入为2800元。

  但现在马红旗为了拍电影,不得不经常把炒了一半的菜撂给妻子掌勺。只要赵兰卿打手机叫他,他就会急匆匆赶去。尽管他在演鬼子太君中已经两次感冒吃药打针。

  马红旗朝着遭受殴打的中国老夫妇哈哈大笑。与此同时,两个汉奸从屋内抬出了一口看起来年代久远的黑漆箱子,一个面目稚嫩的日本兵将牛犊往院外赶,忙乱之间,塑料步枪绊在地上折断了。这让他很是害羞。

  在瓦罐的破碎声中,鬼子太君满载而归,院子里只剩下悲愤咒骂的老头和哭泣的老妇。“东西都被抢走了,我们以后可咋过呀。”从老妇的呜咽中,你可以判断出她的饰演者是一位男性。老头的脚下有一摊白灰,在剧情中,那是面粉。

  赵兰卿慢慢地移动着,拍下了老夫妇的悲愤和哭泣。他的手上拿着一部DV机。

  而观众中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太太显然受到了感染,也哭了,她是个哑巴。泪水汪在眼角的皱纹里白亮一片。

  鬼子兵们在院外等待,表情有些紧张,但赵兰卿这时说“可以了”,所有人都变得轻松下来,抽烟,打闹。站在平房顶上观看的村民们则打趣着演员们的装束。

  这场戏反复拍了四次。下面的一场戏是:鬼子抢花姑娘。

  遵书灿脱下了老妇的布衫,穿起了一件紫花上衣,打扮成一个姑娘。遵要演的角色很多,老妇,受辱女子,还有被俘的八路军。在另一场“严刑拷打”戏中,“鬼子”弄假成真,用烧热的烙铁把他胸口烫伤了两处。而在另一场戏中,一个演日本兵的演员则被狗咬伤了脸。

  但遵对伤痛并未放在心上,因为他喜欢这类活动。他爱唱戏,经常为本村及邻村村民演出。在他家漂亮的两层楼房里,彩电和VCD机是他最钟爱的家用电器,他可以跟着它们学唱戏。

  遵家的楼房是2002年春天盖起来的,花了七万元钱。楼房的表面贴着精致的瓷片,门楼上有“鸿福照千秋”五个大字。在二楼房间里,你可以看到一把把整齐的头发及耙齿状的梳理工具。靠这些头发,遵书灿和很多村民一样盖起了漂亮的住房。

  这种叫作“档发”(即制作假发)的手艺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遵书灿是1984年进入这个领域的,之前他走村串巷卖豆腐。17岁那年,被视为尖子生的遵高中上了一个月就退了学,因为交不起每学期8块钱的学费。

  为了收购头发,遵书灿去过云南、上海、江苏、福建、广西等地,还去过缅甸。当地的一位村干部说,也正是在天南地北的走动中,村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提高了。

  遵书灿把买回的头发进行梳理分捡后,卖给当地的企业,从中获利。在这里,最好的24英寸长的头发每公斤可卖到1200-1300元。

  三天前遵接到了广西那边的电话,170公斤头发已经托运过来。他说,这批头发卖给企业大致合每公斤500元。之后一天,他在演戏中被烫伤了。

  遵书灿一身花衣裳、手挽个小包袱从一间土屋后慌慌张张走出来,立刻被鬼子发现了,日本兵们一拥而上,把他抬到了土屋内。这是村里仅剩的两院破败房舍之一。

  赵兰卿忙着向演员说戏:要把“姑娘”的裤子脱下来,一直露出屁股蛋儿。这话引得观众再次笑起来,但赵没有再说他们不严肃,而是问遵书灿里面穿了红裤衩没有,遵为难地说没有。

  这场日本鬼子强暴中国姑娘的戏只拍了两次就算完成了。赵兰卿不再担当摄像,他把DV机交给了一个小伙子。在县城上学的一个初中女生则专门赶回来为被强暴的姑娘配音。“你们这群狗娘养的,你们不是人。”这个长相俊俏、会说普通话的女孩子凑近DV机低声喊着。

  当天的戏拍完了,大队人马返回了村西的社区医疗服务站大院。在医务室门外的小黑板上,密密麻麻写着白色的粉笔字。最上面一行字是:《鬼子进村》剧组人员。

  这里是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镇兴源铺村,一群农民在拍他们自己的电视剧,想以此记录下60年前发生在村里的被侵华日军凌辱的历史。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近代最大规模缠斗!125架战机激战1小时 38人丧命
快讯!梵蒂冈冒白烟 新教皇当选
散播假消息?印驳斥“巴击落军机”:拿旧照发文
川普对等关税第一国!美国与英国签署贸易协议
特朗普19岁儿子最后一天上学,发福圆润到没脖子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沈阳将举行纪念苏军“不朽军团”游行 中小学生也参加
普京和习近平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强调中俄互信
急转弯?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印巴爆发近20年最严重冲突后,莫迪首次发声
奥特曼在国会承认:中美的差距确实越来越小
习近平告诉普京 面对“霸权骚扰”他与俄罗斯站在一起
不减息!川普发文大骂鲍威尔:蠢材 什么都不懂
被拜登怼急眼,白宫怒批:他是国家之耻
副总统万斯:印巴两国冲突 “根本上不关我们的事”
乘客突发急病,医生为何选择不救?
比尔盖茨决定捐99%财产,却没准备给新女友留点
悠仁亲王学术造假入读名校,引爆日本皇室危机!
普京在俄胜利日阅兵演讲:真理和正义在我们这边
美商务部证实 川普将撤销“拜登版”AI芯片出口禁令
普京停火3天?乌克兰出动无人机就要俄胜利日难堪
我在国外做公务员,年薪30万,但很想回国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村民大搞“文艺复兴” 自演电视剧写村史

国际在线 2005-03-29 09:19:30


村民拍电视“写”村史

村民拍电视“写”村史

  采写:本报特派记者 贾云勇 摄影:本报特派记者 王昕伟

  演员——演罢八路军再演“花姑娘”

  笑声。赵兰卿急了。

  他拿起话筒,大声斥责围观的村民们不严肃,没有阶级情感。说如果下一次他们还笑,他就要骂难听的。

  风很大,气象台说有6级,黄土扑面。赵兰卿的“威胁”起了作用,拍摄现场逐渐安静下来,可以听到风掠过树梢的啸叫。北方的冬天。

  赵兰卿又开始责备他的演员太笨,骂他们下手不狠,该砸碎的盆盆罐罐没有砸碎。

  骂翻译官不该离开鬼子太君,却跑去参与殴打中国老百姓。

  十几个日本兵认真地听他说戏,他们军帽上黄色的五角星在风中抖动,那是村民们用当地一种廉价烟的烟盒剪成的。饰演狼犬的一只变种狗烦躁地原地踱步。

  “大家注意,再来一次。1、2、3……开始!”赵兰卿发布命令。

  两个汉奸踹开了已被踹开了多次的院门。这是村里最为破败的一所院落,土墙土屋,长着一棵大桐树。两个汉奸很快从阴暗的屋内把一对中国老年农民夫妇揪到院中央。

  鬼子太君凶狠地比比画画,翻译朝老夫妇说,太君要你们的鸡蛋。老夫妇怒目而视:没有。太君一个耳光把老头打倒在地。

  35岁的马红旗所会的日语只限于“八嘎”“米西”两个词,在打倒老头时他大声喊出了第一个。这还是他从电视里学来的。就在两天前,在拍戏的间隙,他到市里买回了自家的第三台电视机。他家的第一台电视机是17寸的“凯歌”,马已经忘了买于哪一年,第二台电视台是13年前买的,长虹,21寸,那一年他的儿子出世。

  新添置的仍是长虹,25寸,花了他1200元钱。这个数额大抵是他家饭店一个月的利润。“马家饭店”开在公路边,前后看去,路边还绵延着三十来家饭店,全是马红旗的同村人开的。

  马红旗是1996年开始开饭店的,此前他在集市上收羊宰羊,攒下了45000元钱。他家还有三亩六分地,但他说种地不挣钱。现在,他的饭店里有三个冰柜一个冰箱,并装上了空调,他还雇有一个厨子两个帮工。

  除开饭店外,马红旗所在的村里90%以上的家庭从事屠宰、档发、制作拖把等生意。村支书李学长介绍说,去年村里的人均年收入为2800元。

  但现在马红旗为了拍电影,不得不经常把炒了一半的菜撂给妻子掌勺。只要赵兰卿打手机叫他,他就会急匆匆赶去。尽管他在演鬼子太君中已经两次感冒吃药打针。

  马红旗朝着遭受殴打的中国老夫妇哈哈大笑。与此同时,两个汉奸从屋内抬出了一口看起来年代久远的黑漆箱子,一个面目稚嫩的日本兵将牛犊往院外赶,忙乱之间,塑料步枪绊在地上折断了。这让他很是害羞。

  在瓦罐的破碎声中,鬼子太君满载而归,院子里只剩下悲愤咒骂的老头和哭泣的老妇。“东西都被抢走了,我们以后可咋过呀。”从老妇的呜咽中,你可以判断出她的饰演者是一位男性。老头的脚下有一摊白灰,在剧情中,那是面粉。

  赵兰卿慢慢地移动着,拍下了老夫妇的悲愤和哭泣。他的手上拿着一部DV机。

  而观众中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太太显然受到了感染,也哭了,她是个哑巴。泪水汪在眼角的皱纹里白亮一片。

  鬼子兵们在院外等待,表情有些紧张,但赵兰卿这时说“可以了”,所有人都变得轻松下来,抽烟,打闹。站在平房顶上观看的村民们则打趣着演员们的装束。

  这场戏反复拍了四次。下面的一场戏是:鬼子抢花姑娘。

  遵书灿脱下了老妇的布衫,穿起了一件紫花上衣,打扮成一个姑娘。遵要演的角色很多,老妇,受辱女子,还有被俘的八路军。在另一场“严刑拷打”戏中,“鬼子”弄假成真,用烧热的烙铁把他胸口烫伤了两处。而在另一场戏中,一个演日本兵的演员则被狗咬伤了脸。

  但遵对伤痛并未放在心上,因为他喜欢这类活动。他爱唱戏,经常为本村及邻村村民演出。在他家漂亮的两层楼房里,彩电和VCD机是他最钟爱的家用电器,他可以跟着它们学唱戏。

  遵家的楼房是2002年春天盖起来的,花了七万元钱。楼房的表面贴着精致的瓷片,门楼上有“鸿福照千秋”五个大字。在二楼房间里,你可以看到一把把整齐的头发及耙齿状的梳理工具。靠这些头发,遵书灿和很多村民一样盖起了漂亮的住房。

  这种叫作“档发”(即制作假发)的手艺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遵书灿是1984年进入这个领域的,之前他走村串巷卖豆腐。17岁那年,被视为尖子生的遵高中上了一个月就退了学,因为交不起每学期8块钱的学费。

  为了收购头发,遵书灿去过云南、上海、江苏、福建、广西等地,还去过缅甸。当地的一位村干部说,也正是在天南地北的走动中,村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提高了。

  遵书灿把买回的头发进行梳理分捡后,卖给当地的企业,从中获利。在这里,最好的24英寸长的头发每公斤可卖到1200-1300元。

  三天前遵接到了广西那边的电话,170公斤头发已经托运过来。他说,这批头发卖给企业大致合每公斤500元。之后一天,他在演戏中被烫伤了。

  遵书灿一身花衣裳、手挽个小包袱从一间土屋后慌慌张张走出来,立刻被鬼子发现了,日本兵们一拥而上,把他抬到了土屋内。这是村里仅剩的两院破败房舍之一。

  赵兰卿忙着向演员说戏:要把“姑娘”的裤子脱下来,一直露出屁股蛋儿。这话引得观众再次笑起来,但赵没有再说他们不严肃,而是问遵书灿里面穿了红裤衩没有,遵为难地说没有。

  这场日本鬼子强暴中国姑娘的戏只拍了两次就算完成了。赵兰卿不再担当摄像,他把DV机交给了一个小伙子。在县城上学的一个初中女生则专门赶回来为被强暴的姑娘配音。“你们这群狗娘养的,你们不是人。”这个长相俊俏、会说普通话的女孩子凑近DV机低声喊着。

  当天的戏拍完了,大队人马返回了村西的社区医疗服务站大院。在医务室门外的小黑板上,密密麻麻写着白色的粉笔字。最上面一行字是:《鬼子进村》剧组人员。

  这里是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镇兴源铺村,一群农民在拍他们自己的电视剧,想以此记录下60年前发生在村里的被侵华日军凌辱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