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东方荷里活再现风华 乐蒂、林黛令人怀念

东方荷里活再现风华 乐蒂、林黛令人怀念

文章来源: 文/蔡国荣 于 2004-09-28 09:59:2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东方荷里活再现风华 乐蒂、林黛令人怀念 文/蔡国荣 国片不景气,票房门可罗雀,早已是老生常谈,说来都没劲儿。但「重出江湖」 的邵氏DVD无论是租或是卖,却都旺得很,资深影迷看资深电影,谈资深明星,尽管 是「白头宫女话天宝遗事」,倒真个津津乐道。 邵氏光影系列 重温历年作品 1925年邵醉翁成立天一影片公司,亦即是邵氏公司的前身,迄今恰满80年;天 一公司开枝散叶后,至1950年代有邵氏父子公司与邵氏兄弟公司,后者由邵逸夫主持, 1958年起在香港推动大规模制片,历年来出品过逾800部电影,这些作品经以数位影 像修复技术处理后发行光碟,今年又有香港三联书店(台湾商务印书馆代理)出版 「邵氏光影系列」专书,终於有了在纸上重温「邵氏出品,必属佳片」,再现「东方 荷里活(好莱坞)」巨星如云盛况的机会了。 李翰祥片厂美学 影响至深 邵氏电影类型随著卖座风潮转变,向来不拘於一格,但是充分利用棚景与外搭 景,深具片厂风格的古装片,却无疑是最有特色的主流。其实,邵氏拍古装片自有其 历史渊源,天一公司当年即以改编民间故事如「孟姜女」、「唐伯虎点秋香」等片在 □ W海起家;邵氏兄弟公司於香港打开局面,也是靠「貂蝉」、「江山美人」等片,挟 著亚洲影展金禾奖造势,贯通了港台与南洋的华人市场。 邵氏的古装片,除却变种为历史武侠片,譬如「大刺客」(战国聂政刺杀韩傀)、 「刺马」(清季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之外,无论历史宫闱片如「貂蝉」、「杨贵妃」、 「武则天」到后期的「倾国倾城」、「瀛台泣血」,民间传奇片如「梁山伯□ P祝英台」、「风流韵事」等等,都以导演李翰祥马首是瞻。李氏的片厂美学,自是 对邵氏出品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黄梅调电影 风行近20年 有趣的是,这些古装片往往由於强调黄梅调的歌唱元素,而归纳为黄梅调歌唱 片,尤其一部「梁祝」使得台北被讥为狂人城,但国片也因而获得重视。继而大批同 型影片出笼,造成众弦俱寂,到处一片黄梅声。尽管识者不以为然,这类电影毕竟以 □ 憬□斗e导,创出新的风潮,前后维持近20年,至1970年代末「金玉良缘红楼梦」之 后才告曲终人散。这期间培养出许多新星,持续吸引更多的观众关切。 邵氏对电影文化的贡献,不在於艺术价值高,而是在於产量多;要支撑高效能 生产,需要众多观众购票挹注,所以便大力栽培了许多有招徕观众魅力的明星,诸如 李丽华、林黛、乐蒂、赵雷、关山、凌波、李菁、方盈、杨群、胡锦、恬妮等等,他 □ ]她)们在不同的影片里,都维持著相似的银幕形象,却又展现不同的风姿,在当时 满足了普罗大众,即使事隔多年,仍然教人怀念不已。 难怪邵氏如今业已停产,可是光影依旧长存人们心中。 倩女幽魂(1960) ■李翰祥镜头里甯采臣(赵雷)与聂小倩(乐蒂)的人鬼恋,和日后徐克、程 小东相比,剑胆虽然略逊一筹,但琴心犹有过之,典雅的气氛渲染,却是一绝。 貂蝉(1958) ■林黛初试古装,饰演貂蝉,其实也是邵氏公司初次拍摄彩色豪华宫闱片,以 荣获亚洲影展最佳导演(李翰祥)、女主角(林黛)、编剧、剪辑、音乐等5项金禾 奖,在市场上所向披靡,邵氏立即宣布「彩色世纪」来临,全面拍摄彩色片。 江山美人(1959) ■「貂蝉」后乘胜追击之作,演员阵容与拍摄风格一如前作,只是更加强调黄 梅调,赵雷与林黛对唱一曲「做皇帝,我在行,我做皇帝比人强……」传唱至今,获 得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便在宣传品上扩充演绎为从编导、演员到技术,样样都最佳 □ A号称「勇夺12金锣奖」,在民智未开的当时,声威甚为慑人。 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在台北创下62映天,71万观众人次的纪录,引起中西文化论战,也捧红了女 扮男装的凌波,街头巷尾处处吟唱「十八相送」、「楼台会」,黄梅调电影自此成为 一股风潮。进而演成李翰祥反出邵氏,到台湾成立国联公司,间接促进台湾民营影业 □ 熊o展。 花木兰(1964) ■岳枫导演,反串男角的凌波,以「梁祝」在金马奖仅能获得莫辨雌雄的最佳 演员特别奖,本片即是为她量身定做,也一如预期为她夺得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鱼美人(1965) ■高立导演,虽然还是凌波主演的黄梅调,但却将年仅17岁的李菁捧为亚洲影 展最佳女主角,看得出来邵氏算盘打得精,明的是世代交替,推陈出新,骨子里是 绝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三笑(1969) ■岳枫导演,凌波与李菁再搭档演出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获得亚洲影展最佳 喜剧片奖,这也只有强调联谊的亚展,才能因人(片)设奖。 金瓶双艳(1974) ■胡锦的潘金莲,恬妮的李瓶儿,乃至於陈萍的春梅,这般的「金瓶梅」,再 搭配杨群的西门庆,堪称形神一致,都不作第二人选。李翰祥也拍得十分风流冶艳。 不过本片当年在台被禁,如今看来只是意淫的成分较重,还算不得色情呢。 倾国倾城(1975) ■慈禧太后的故事多次搬上银幕,李翰祥这个版本剧情最为浓郁,人物塑造也 至为成功,卢燕的慈禧、狄龙的光绪、苗天的李莲英甚至郝履仁的恭亲王,都使令 人难忘,整体戏剧成绩犹然超越李翰祥日后到故宫实景拍摄的「火烧圆明园」。 金玉良缘红楼梦(1977) ■再次重拍「红楼梦」,而且是与凌波的「新红楼梦」打对台,相较於14年前 李翰祥率凌波力战电懋的「梁祝」(李丽华、尤敏主演),影坛的恩怨情仇叫人浩 叹。本片的黄梅调以及林青霞与张艾嘉的宝黛恋,虽然仁智互见,但服装布景与气 氛仍有可观之处。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日本漂亮女市长与已婚男下属开房10多次 被曝光后称…
马斯克跨性别女儿纽约时装周连走4场 一夜爆红
三星家族财阀被曝“秘密选妃”!人均黑丝高跟 每周都玩
诱骗办会员 亚马逊认栽!25亿天价和解 每用户可赔…
特斯拉又出事?华人连撞6车1死7伤 坚称车辆自动加速




24小时讨论排行

FBI前局长被起诉 特朗普:他是这个国家最垃圾的人
中方检出兴奋剂物质近一年后,美方FDA承认了
是不是不想做了?西贝再一次上演史诗级灾难公关
川普:10.1起向进口厨柜征关税50% 软垫30% 浴室柜…
默克尔自述:苏联解体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曾说“收复台湾捐5000万”的他,怎么也被封了?
震惊视频!车祸担心赔不起 他竟从高架桥一跃而下
达拉斯枪案:枪手目标是ICE人员 称他们领肮脏薪水
智利总统:我不想内塔尼亚胡被杀,我想他受审判
25%,30%,50%,100%!特朗普官宣新一轮关税
美国“战争部”颁布紧急全球召集令,要有大事发生?
蔡国强“炸山”翻车 被揭妻女全外籍 “国外享受生活”
中国首个移植猪肾的人,手术后存活超过200天
西贝老板“强制爱”:6000万聘礼,被坑惨了
被丈夫推下悬崖6年后,她只想离婚
蔡磊深夜发文:我还有眼睛和耳朵 宁可战死 不会等死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东方荷里活再现风华 乐蒂、林黛令人怀念

文/蔡国荣 2004-09-28 09:59:29

东方荷里活再现风华 乐蒂、林黛令人怀念 文/蔡国荣 国片不景气,票房门可罗雀,早已是老生常谈,说来都没劲儿。但「重出江湖」 的邵氏DVD无论是租或是卖,却都旺得很,资深影迷看资深电影,谈资深明星,尽管 是「白头宫女话天宝遗事」,倒真个津津乐道。 邵氏光影系列 重温历年作品 1925年邵醉翁成立天一影片公司,亦即是邵氏公司的前身,迄今恰满80年;天 一公司开枝散叶后,至1950年代有邵氏父子公司与邵氏兄弟公司,后者由邵逸夫主持, 1958年起在香港推动大规模制片,历年来出品过逾800部电影,这些作品经以数位影 像修复技术处理后发行光碟,今年又有香港三联书店(台湾商务印书馆代理)出版 「邵氏光影系列」专书,终於有了在纸上重温「邵氏出品,必属佳片」,再现「东方 荷里活(好莱坞)」巨星如云盛况的机会了。 李翰祥片厂美学 影响至深 邵氏电影类型随著卖座风潮转变,向来不拘於一格,但是充分利用棚景与外搭 景,深具片厂风格的古装片,却无疑是最有特色的主流。其实,邵氏拍古装片自有其 历史渊源,天一公司当年即以改编民间故事如「孟姜女」、「唐伯虎点秋香」等片在 □ W海起家;邵氏兄弟公司於香港打开局面,也是靠「貂蝉」、「江山美人」等片,挟 著亚洲影展金禾奖造势,贯通了港台与南洋的华人市场。 邵氏的古装片,除却变种为历史武侠片,譬如「大刺客」(战国聂政刺杀韩傀)、 「刺马」(清季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之外,无论历史宫闱片如「貂蝉」、「杨贵妃」、 「武则天」到后期的「倾国倾城」、「瀛台泣血」,民间传奇片如「梁山伯□ P祝英台」、「风流韵事」等等,都以导演李翰祥马首是瞻。李氏的片厂美学,自是 对邵氏出品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黄梅调电影 风行近20年 有趣的是,这些古装片往往由於强调黄梅调的歌唱元素,而归纳为黄梅调歌唱 片,尤其一部「梁祝」使得台北被讥为狂人城,但国片也因而获得重视。继而大批同 型影片出笼,造成众弦俱寂,到处一片黄梅声。尽管识者不以为然,这类电影毕竟以 □ 憬□斗e导,创出新的风潮,前后维持近20年,至1970年代末「金玉良缘红楼梦」之 后才告曲终人散。这期间培养出许多新星,持续吸引更多的观众关切。 邵氏对电影文化的贡献,不在於艺术价值高,而是在於产量多;要支撑高效能 生产,需要众多观众购票挹注,所以便大力栽培了许多有招徕观众魅力的明星,诸如 李丽华、林黛、乐蒂、赵雷、关山、凌波、李菁、方盈、杨群、胡锦、恬妮等等,他 □ ]她)们在不同的影片里,都维持著相似的银幕形象,却又展现不同的风姿,在当时 满足了普罗大众,即使事隔多年,仍然教人怀念不已。 难怪邵氏如今业已停产,可是光影依旧长存人们心中。 倩女幽魂(1960) ■李翰祥镜头里甯采臣(赵雷)与聂小倩(乐蒂)的人鬼恋,和日后徐克、程 小东相比,剑胆虽然略逊一筹,但琴心犹有过之,典雅的气氛渲染,却是一绝。 貂蝉(1958) ■林黛初试古装,饰演貂蝉,其实也是邵氏公司初次拍摄彩色豪华宫闱片,以 荣获亚洲影展最佳导演(李翰祥)、女主角(林黛)、编剧、剪辑、音乐等5项金禾 奖,在市场上所向披靡,邵氏立即宣布「彩色世纪」来临,全面拍摄彩色片。 江山美人(1959) ■「貂蝉」后乘胜追击之作,演员阵容与拍摄风格一如前作,只是更加强调黄 梅调,赵雷与林黛对唱一曲「做皇帝,我在行,我做皇帝比人强……」传唱至今,获 得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便在宣传品上扩充演绎为从编导、演员到技术,样样都最佳 □ A号称「勇夺12金锣奖」,在民智未开的当时,声威甚为慑人。 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在台北创下62映天,71万观众人次的纪录,引起中西文化论战,也捧红了女 扮男装的凌波,街头巷尾处处吟唱「十八相送」、「楼台会」,黄梅调电影自此成为 一股风潮。进而演成李翰祥反出邵氏,到台湾成立国联公司,间接促进台湾民营影业 □ 熊o展。 花木兰(1964) ■岳枫导演,反串男角的凌波,以「梁祝」在金马奖仅能获得莫辨雌雄的最佳 演员特别奖,本片即是为她量身定做,也一如预期为她夺得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鱼美人(1965) ■高立导演,虽然还是凌波主演的黄梅调,但却将年仅17岁的李菁捧为亚洲影 展最佳女主角,看得出来邵氏算盘打得精,明的是世代交替,推陈出新,骨子里是 绝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三笑(1969) ■岳枫导演,凌波与李菁再搭档演出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获得亚洲影展最佳 喜剧片奖,这也只有强调联谊的亚展,才能因人(片)设奖。 金瓶双艳(1974) ■胡锦的潘金莲,恬妮的李瓶儿,乃至於陈萍的春梅,这般的「金瓶梅」,再 搭配杨群的西门庆,堪称形神一致,都不作第二人选。李翰祥也拍得十分风流冶艳。 不过本片当年在台被禁,如今看来只是意淫的成分较重,还算不得色情呢。 倾国倾城(1975) ■慈禧太后的故事多次搬上银幕,李翰祥这个版本剧情最为浓郁,人物塑造也 至为成功,卢燕的慈禧、狄龙的光绪、苗天的李莲英甚至郝履仁的恭亲王,都使令 人难忘,整体戏剧成绩犹然超越李翰祥日后到故宫实景拍摄的「火烧圆明园」。 金玉良缘红楼梦(1977) ■再次重拍「红楼梦」,而且是与凌波的「新红楼梦」打对台,相较於14年前 李翰祥率凌波力战电懋的「梁祝」(李丽华、尤敏主演),影坛的恩怨情仇叫人浩 叹。本片的黄梅调以及林青霞与张艾嘉的宝黛恋,虽然仁智互见,但服装布景与气 氛仍有可观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