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 这样的毛泽东谁也演不了(图)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 这样的毛泽东谁也演不了

文章来源: 北美快手报道 于 2003-12-03 11:32:0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长期以来,人们对伟人几乎只有一种视角———仰视。我们能否摆脱这种心理,转而以平凡的视角去讲述伟人的历史呢?将于12月推出的大型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近平视毛泽东的契机,连负责影片洗印工作的洗印厂工人们在看了片子之后都说:“这样的毛泽东谁也演不了。”

《走近毛泽东》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与中央文献研究室、多种空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纪录影片。尽管多年来,反映毛泽东题材的影视作品很多,但多是展示大场面、大事件,使毛泽东略带一种“神话”色彩。而《走近毛泽东》借助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资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民化、生活化的毛泽东。

毛泽东小时候读私塾,当别的孩子认真苦读四书五经的时候,他却沉醉于古典小说。人们一定很难想像,毛泽东曾经为自己署名“二十八划生”,四处征友,目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改变国民心态,强盛自己的国家,并与蔡和森等发起成立了“新民学会”。为了实现远大理想,这些年轻人浴雨雪、沐长风,体验“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意境。足见毛泽东不拘一格、无拘无束的独特性格,早在青少年时代已经养成。

湘江边长大的毛泽东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游泳。尤其喜欢体味与风浪搏击时的豪迈感觉。一次游泳的时候碰上大风大浪,水性很好的毛泽东也差点“失足”,被同伴救起。遇险之后,他诗兴大发,写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诗句,这也成为毛泽东性喜挑战之一生的缩影。畅游过长江的毛泽东有一个愿望,他曾对斯诺说,我真想不以政治家仅以游泳者的身份畅游密西西比河,但是恐怕美国政府不允许我这样做。

“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毛泽东军事革命思想的形象化浓缩,然而可能很少人知道,以如此武装斗争策略领导全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人,一辈子却不曾打过一枪,甚至不愿意摸枪。毛泽东虽然不愿带枪,但有一样儿东西可是伴他走过了山山水水———竹杖。那是一次登山时,警卫就地用树枝为他制作的。从那以后,他越用越顺手,就不愿丢掉了。越南一位领导人曾经有意想拿自己的手杖和他交换,留做纪念,却被毛泽东婉言拒绝了。

幽默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性格魅力。这一点在毛泽东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他谈起生老病死,表现出唯物主义者的旷达姿态:“我在世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儿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你们吃了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叫物质不灭定律。”在新中国加入联合国后,毛泽东风趣地说:别忘了是非洲的穷哥们儿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毛泽东幽默诙谐的语言在片中随处可见。

而有时候,幽默在毛泽东身上则体现为一种力量。曾经有一名外国记者问毛泽东:你自己究竟首先是中国人,还是共产党人?毛泽东的回答是:你这个问题等于问我,是先有父母还是先有儿子?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没有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北京日报 记者彭俐 实习生李红艳文/图)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国大使馆涌“排队盛况”一眼望不到头 网骂:汉奸!
美国副总统万斯:向雇主举报那些庆祝查理·柯克之死的人
退休老师,成了学校争抢的香饽饽
致命"接吻虫病"蔓延美国8州!CDC示警,被咬恐致心脏衰竭
纽约时报:特朗普扭转台海局势的最佳策略




24小时讨论排行

卢比奥:那些庆祝的外国人 将被驱逐、吊销签证…(视)
联合国独立调查首度证实:以色列对加萨实施"种族灭绝"
川普下令国家公园移除这张照片 “宣扬腐蚀性意识形态”
CNN:川普正酝酿一场对左翼大规模打压 Antifa将列恐怖组织
医生赞刺杀柯克枪手“枪法精准” 被永久禁止入境美国
德州黑人女生柯克追悼会上挑衅被捕 州长:挑错了学校!
首次出庭!嫌犯父亲“大义灭亲”细节曝光 FBI扩大调查
枪杀柯克嫌犯被控加重谋杀罪 检察官寻求死刑判决
惊呆!非法移民小船靠近 被大爷大妈合力推回大海
川普怒炒Fed理事再失利!法院驳回 恐上最高院
邓聿文:美国控枪为什么如此之难
男留学生被安排混住女生宿舍楼 重庆理工大学致歉
贝森特爆TikTok达成协议内幕:美国威胁关闭…
城市打工人,花十几万回村给父母补缴社保
上海学生的午餐,吃出了发展中国家的纯正味道
纽约时报:中国年轻人为何怀念"经济上行期的美"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 这样的毛泽东谁也演不了

北美快手报道 2003-12-03 11:32:00


长期以来,人们对伟人几乎只有一种视角———仰视。我们能否摆脱这种心理,转而以平凡的视角去讲述伟人的历史呢?将于12月推出的大型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近平视毛泽东的契机,连负责影片洗印工作的洗印厂工人们在看了片子之后都说:“这样的毛泽东谁也演不了。”

《走近毛泽东》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与中央文献研究室、多种空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纪录影片。尽管多年来,反映毛泽东题材的影视作品很多,但多是展示大场面、大事件,使毛泽东略带一种“神话”色彩。而《走近毛泽东》借助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资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民化、生活化的毛泽东。

毛泽东小时候读私塾,当别的孩子认真苦读四书五经的时候,他却沉醉于古典小说。人们一定很难想像,毛泽东曾经为自己署名“二十八划生”,四处征友,目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改变国民心态,强盛自己的国家,并与蔡和森等发起成立了“新民学会”。为了实现远大理想,这些年轻人浴雨雪、沐长风,体验“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意境。足见毛泽东不拘一格、无拘无束的独特性格,早在青少年时代已经养成。

湘江边长大的毛泽东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游泳。尤其喜欢体味与风浪搏击时的豪迈感觉。一次游泳的时候碰上大风大浪,水性很好的毛泽东也差点“失足”,被同伴救起。遇险之后,他诗兴大发,写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诗句,这也成为毛泽东性喜挑战之一生的缩影。畅游过长江的毛泽东有一个愿望,他曾对斯诺说,我真想不以政治家仅以游泳者的身份畅游密西西比河,但是恐怕美国政府不允许我这样做。

“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毛泽东军事革命思想的形象化浓缩,然而可能很少人知道,以如此武装斗争策略领导全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人,一辈子却不曾打过一枪,甚至不愿意摸枪。毛泽东虽然不愿带枪,但有一样儿东西可是伴他走过了山山水水———竹杖。那是一次登山时,警卫就地用树枝为他制作的。从那以后,他越用越顺手,就不愿丢掉了。越南一位领导人曾经有意想拿自己的手杖和他交换,留做纪念,却被毛泽东婉言拒绝了。

幽默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性格魅力。这一点在毛泽东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他谈起生老病死,表现出唯物主义者的旷达姿态:“我在世吃鱼比较多,我死后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儿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你们吃了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叫物质不灭定律。”在新中国加入联合国后,毛泽东风趣地说:别忘了是非洲的穷哥们儿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毛泽东幽默诙谐的语言在片中随处可见。

而有时候,幽默在毛泽东身上则体现为一种力量。曾经有一名外国记者问毛泽东:你自己究竟首先是中国人,还是共产党人?毛泽东的回答是:你这个问题等于问我,是先有父母还是先有儿子?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没有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北京日报 记者彭俐 实习生李红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