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土八路八茶(4)

(2011-08-17 04:22:46) 下一个

我个人觉得花茶真是一种很奇怪的茶。


 


无论从色香味形还是从产地要求制作工艺来看,花茶几乎毫无特色:



色不是青绿也不是褐红;


香根本是茉莉花的香;


味道嘛几乎没有一定只有差不多,看你用的啥茶叶来配制的;


形就更谈不上了:一众茶叶茶梗之上,飘着淡黄的茉莉花瓣……


 



有时候我就不能明白这花茶的级别,如特级、一级什么的,到底是以茶叶/茉莉花的贵贱来分的呢,还是茶叶与茉莉花的融合来定的?茶叶有专门的茶园茶农茶厂炒茶工艺,茉莉花呢?“窨”到底是怎么一种工艺,花朵的选取、晾晒、保存……什么时候加进炒制好的茶叶才能碰撞出最好的香味?


 



问过一些行内人,他们都有些宽容地笑我:新茶难觅,好茶无多;那多的……随便拿去再加工呗……意即茉莉花茶这样的级别,无所谓啦。


 



我倒是小时候见过晾晒茉莉花的茶厂,用竹篱笆把收购来的茉莉花瓣放在通风的地方阴干,据说还要蒸,并不是随便就能撒进茶叶里的;蒸得不好或者是什么地方做得不到位,花香全无还会有怪味;而现在,茶行同样也是逐利又省时,据说茉莉花的窨制都完全面目全非了,可以加什么药让花瓣坚挺,又可以撒什么药让干花颜色依然,还可以加什么药让别的花瓣都能散发出浓烈的茉莉香……


 



去什么地方的茶座叫一杯茉莉花茶,区区1520元,但是端上来一看茶叶里三分之一都是浅黄色的茉莉花瓣,你还敢喝吗?相比之下,福建这边的花茶还可靠一点,虽然花香太弱但毕竟还是茶而不是一包人工茉莉花!


 



但是我还是保留着每年进几盒茉莉花茶的习惯,某些时候,它就像我的思乡药,比如在异国他乡的时候,比如突然就倦怠一切胃口全无的时候,煮一壶滚水,泡一杯茉莉,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很落肚很熨帖;还有麻辣的川菜之后,最能安抚火辣辣的口腔肠胃的,似乎还是茉莉花哈,所以吃川菜,点茉莉花;吃粤菜,喝铁观音;瓜子、豆干、牛肉干、芝麻花生糖……最搭的就是茉莉花茶——咦,这怎么就扯到吃上头去了?


 



就是,花茶就是这么一种特别生活化的茶,一喝就想到吃,一吃才想起来要喝,甚至怀念某种吃又吃不到的时候,花茶还能起到望梅止渴的作用——对于我来说,花茶就是这样一种跟吃的绑在一起的饮料,看见花茶,就看见小面凉粉,就看见一江春水满城浓雾,就看见少年的我自己,总是好奇着每天上水下水的客船上的那些人,都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甚至,花茶的袅袅热气里回荡着多年不曾听见的江上的汽笛,可以让少年平添愁滋味欲说还休……


 



有资历的人都不说喝“花茶”的;或者他们笼统地说,北人爱香片,南人喝绿茶;再问,更笼统地说是北方少活水,多是地下水源,因此需要浓香型的茶叶来中和——我不知道真伪,且听着吧;但是我又私下认为那是因为北方受天时地利之影响,远离了茶园茶山,而以前的交通多不便,能把明前的茶制出来再火速送到北方茶客的手里,那必须得这茶客是杨贵妃级别的才有此道,问题是杨贵妃时代还不流行喝茶,那之后的宋元,虽然文字里多有“茶汤”“茶水”出现,但彼茶非此茶,都是些加了芝麻核桃果脯七七八八的甜汤咸羹,王婆的茶铺子给西门大官人喝的不过也是加了牛肉的汤,估计这遗风依然散落在海外,比如肉骨茶什么的……


 



嗯,花茶对于我来说,不是茶而是菜,还是川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