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人时空

不求逐浪多沉起,但愿随风永荡飘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天上人间心一条

(2008-08-06 13:42:15) 下一个

也许是没有宗教的约束,古代中国人的想象力是非常大胆的。在他们眼里,天上的神仙就像自己的邻居一样,除了生活质量好一点,寿命长一点,本事大一点,别的跟咱们凡人没啥不一样。神仙也有痛苦,也有无奈,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不合理的法规管着。合适的时候,他们还会偷偷出趟国,到人间来跟我们凡人嬉闹一回。

除了大胆以外,古代人还非常自信。在想象神仙国度和人间国度的国际交往中,一点都不委屈自己。他们从不巴结神仙,在编纂这种交往的爱情故事里,都是神仙国度里最美丽最善良的女子主动粘上了我们人间的小伙子。更有趣的是,人间的这些小伙子既不是地位显赫的公子王孙,也不是腰缠网管的富家子弟,甚至连殷实的中产子弟都算不上。按现在的说法,这些人是在社会最底层挣扎的弱势群体。

当然,除了编故事人的大胆和自信外,选这些穷人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小伙子在已经达到结婚年龄时必须是单身而且没有对象。否则,让神仙国度里那些美女来人间给咱们当二奶就显得我们太狂妄且不识好歹了。

很有意思的是,这种貌似门不当户不对的国际婚姻都非常美满。要不是神仙国度里那个老独裁玉皇大帝不允许,这几个吃了天鹅肉的穷困小伙子真可以享福一辈子。

古代人明显知道“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一规律。当他们在想象中把天上人间的爱情故事演绎得差不多的时候,就会想到一个理由将他们分开。与西方的罗密欧朱丽叶他们的故事一样,这种没有进入坟墓的爱情故事让人们感动不已,从而流传下来,给一代代的人诉说着爱情的美好。

其中有两个这样的故事很有名,一个就是“牛郎织女”,另一个就是《天仙配》里的“七仙女和董永”。

“牛郎织女”这个故事设计得还算仁慈。编者不仅让织女跟牛郎生活了好几年,给他生了一男一女,最后还答应每年让两地分居的他们在七夕这天见次面。虽然这一年一度的探亲假时间短了些,但毕竟给他们继续他们的爱情提供了无限的希望。另外,灿烂银河上面用千万喜鹊身体搭建起来的鹊桥很是壮观,比任何地方的红地毯都要庄严许多。你说牛郎织女的爱情之花每年在这样的环境下滋润一番,怎会凋谢。不知王母娘娘是否在织女那边的桥头边给他们安排一个像“探监夫妻房”这样的私人空间,如果有的话,王母娘娘的确还是有点人道主义精神的。

这个故事的美好之处还给人间的中国有情人送来了一个情人节。当天上的牛郎织女相拥而抱诉说一年思念之苦的时候,人间的千万情人也会聚在一起,你亲我爱,搞得比鹊桥上的牛郎织女还浪漫,感觉似乎天上的这一切是王母娘娘为他们准备的一样。从这方面看,“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喜剧成分多于悲剧成分。

而另一个故事就断然不同了。《天仙配》中七仙女和董永从认识到分手也就 100 天。按照现在的说法,两人还处于恋爱新鲜期,此阶段两人连对方的缺点都没看出来,都“情人眼里出西施”地认为对方是世界上最好最优秀的。你说,这时候把他们俩活活拆散跟挖了他们的心有啥区别?更残忍的事,这两人虽然有着“天上人间心一条”的愿望,但他们一辈子永远也见不了面了。

相对而言,七仙女可能要好一点。因为按照“天上一日地上三年”的换算方法,只要七仙女熬过一个月的痛苦期,地上的董永就年过百岁寿终正寝了。即使她不忘恋情,但毕竟人去了,想也没用。如果这时候旁边再出现个白马王子,重燃爱情之火还是很有可能的。

可是地上的董永就苦了。你说这辈子让他怎么过?不说他忘不了七仙女,就是他强迫自己把她忘了,他在找新媳妇继续生活的道路上也十分艰难。理由如下:

1. 七仙女那样漂亮能干,世间女子谁能比得上?董永本来就很穷,现在又是个二婚,能够看得上他这条件的姑娘肯定不会好哪里去。如此反差,你说董永怎能幸福。他肯定一天到晚要把他的新媳妇和七仙女比,越比越灰心,越比越熄灭不了他对七仙女的思念之火;

2. 七仙女临走的时候给董永写了个纸条,上面说:“来年春暖花开日,槐荫树下把子交。”这句话虽然给了董永某种生活的希望,但也给了董永一辈子的烦恼。依照“天上一日地上三年”的换算方法,七仙女回到天上以后,就要按照天上的时间坐标生活了。就算她当时有两个月的身孕,她还需要 7 个月才能把儿子生下来。天上七个月的时间就等于地上 630 年。也就是说,董永怎么长寿也无法见到他儿子了。可是,董永他不知道呀,他每年春天都要到槐荫树底下等着春暖花开,期盼着七仙女给他送儿子,然后等花落了又失望地回家。且不说董永每年这样懊丧一回有多痛苦,你说他那个新媳妇怎能忍得了这个?不吵架才怪呢。

3. 上面两点还是轻的。最严重的是如果七仙女回到天上后搞绝食反抗,玉皇大帝心软了。最后他找王母娘娘一商量,说可以按照“牛郎织女”这个模式办。七仙女高高兴兴下凡来,准备把这消息告诉董永。可一看董永正搂着媳妇带着孩子坐在槐荫树底下乘凉看月亮,你说她会不会气疯了。如果她一时激动,忘记了“天上一日地上三年”的换算公式,一定对着董永破口大骂:“好呀你,老娘刚刚到娘家吃了一顿饭的功夫,你就把别的骚娘们带回家了。你这个骗子,你和别人连孩子都有了,还骗我说你连女人的手都没拉过,混蛋!”你想想,凭七仙女这仙力,一巴掌还不把董永这一家子全灭了。

人说了,就你老飘没事干瞎飘。人家编个故事也就在戏台上唱唱,有你这样较真的吗?这话也对,戏就是戏,故事就是故事,你要硬和生活联系起来的确过了。不过,世间上的人不都全能想得开的,下面我给大家讲的故事就是和《天仙配》这台戏有关。

老飘小时候特别喜欢村东头黄毛爷爷吹笛子。他那个祖传的笛子很粗很长,和一般笛子不一样,声音非常浑厚。黄毛爷爷喜欢用它吹奏黄梅戏《天仙配》里的唱腔。那时候虽然我很小,可仍能能从笛声中体验一种莫名的苦涩和酸楚。但奇怪的是,每次演奏完后,打了大半辈子光棍的黄毛爷爷脸上不仅没有忧愁,还闪过一丝幸福的微笑。

黄毛爷爷娶过媳妇。按我推算,两人应该在 1958 年结的婚。 1959 年,黄毛爷爷为避饥荒到几十公里外皖南山区放竹排。可等他回家时,黄毛奶奶死了。黄毛奶奶是吃一种野菜中毒死的。黄毛爷爷的嫂子告诉他,为了节省粮食,黄毛奶奶几乎天天吃野菜。最后浑身浮肿,在床上躺了一天就过去了。从嫂子手里接过媳妇省下的粮食,黄毛爷爷嚎啕大哭。

后来陆续有人给黄毛爷爷介绍对象,可黄毛爷爷心里就是放不下过世的黄毛奶奶,全都婉言谢绝了。又过了几年,黄毛爷爷似乎心动了,在介绍人的说服下,和一个小寡妇见了面。双方都对对方很满意。本来应该商量办事结婚了,可黄毛爷爷后来又打了退堂鼓。

那天,黄毛爷爷约那位小寡妇一块到城里戏院里去看戏。回来后,黄毛爷爷马上就找到介绍人,支支吾吾地说他这辈子不打算再娶了,让介绍人把小寡妇这门亲事给退了。介绍人费了半天劲也没搞清楚其中的原委,最后气得把黄毛爷爷臭骂了一顿,发誓再也不给他介绍对象了。

奇怪的是,黄毛爷爷退了亲事后,心情突然好起来,把几年都没碰的笛子重新找出来吹起来了。除了吹笛子外,时不时还唱上几句黄梅戏唱腔,样子还十分陶醉。后来,人们才知道,黄毛爷爷和小寡妇那天看的就是黄梅戏《天仙配》。小寡妇说黄毛爷爷从戏院出来时,满脸都是泪,一句话都没说就告别了。老人们都说,黄毛爷爷的魂让这曲戏给勾走了。

文革时候,被当成四旧的老戏不让唱了。可黄毛爷爷不予理睬,照样吹他的笛子,照样唱他的“天上人间心一条”。 一次,有个造反派头头听说还有这么个顽固分子,就带着几个人来了,说要踏碎黄毛爷爷的笛子。村里人一见这架势都慌了。一边让人给那造反派头头和手下人泡茶递烟,一边给黄毛爷爷做工作,让他给造反派头头说好话陪不是,并保证以后再也不吹再也不唱了。

可没想到,平时蔫不拉吉的黄毛爷爷居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造反派头头面前,一声不吭地用极端凶狠的眼神瞪着他。

造反派头头本想发火,可手下一个人对着耳边轻声跟他说:“我看算了,这人是个光棍,家庭出身是个贫农。你看他那样子,你如果要踩他的笛子,他肯定要和你拼命。”

造反派头头犹豫了。最后还是没发火,十分温和地跟黄毛爷爷说,你不能老吹唱那些旧玩意儿,也该吹一吹现代革命样板戏。说完,没等黄毛爷爷回答,就带着那几个人走了。

村里人很纳闷,谁也解释不了那个平时凶神恶煞似的造反派头头竟然让黄毛爷爷给唬住了。后来有人背后嘀咕,说那个死去的黄毛奶奶可能成了仙。她不仅阻止黄毛爷爷续弦,还暗地保护着黄毛爷爷,期待着和他到天上重聚。

黄毛爷爷前年中风去世了。他的侄子多次想带他到城里去住,可他坚持一个人留在村子里。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晚上他都要把那竹笛拿出来吹几段。听人说,几年前,侄子给他买了个 DVD 播放机,他非常高兴,天天把老版的《天仙配》 DVD 放着看。时常,还能看见他用手在布满皱纹的脸上拭泪。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Beibei_sd2004 回复 悄悄话 We are really from the same place, and I have heard some stories about this Grandpa Huangmao from my relatives in that village.
飘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加勒比女海盗的评论:
哈哈,是吗?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加勒比女海盗 回复 悄悄话 狠狠的——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