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人时空

不求逐浪多沉起,但愿随风永荡飘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一切等待都不是等待

(2006-09-03 15:14:02) 下一个



司马迁《悲士不遇赋》中有两句话描述了人怀才不遇时无奈的心情:

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而不伸。


其实不光是文人,任何人如果找不到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苦恼肯定是免不了的。除了不同程度地怨天尤人以外,最后也只好遂屈而不伸地过平常日子了。文人还好点,毕竟还能把这点东西写出来,让后来人怜悯和叹息一番。其他的人只好把这份酸楚吞在肚里,再默默地带到棺材中。

其实,人生之中潮起潮落乃是常事。有时春风得意,好事连连,机会的到来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是谁送给你的。可有时好像什么事都和你做对,明明已经抓到手的机会莫名其妙地就飞走了。遇到这种境地,你可能灰心,可能彷徨。但你不可能不等待,等待着新的机会,新的黎明,新的辉煌。

等待是枯燥的,痛苦的,有时你还会因为时机的姗姗来迟而感到无助。但是真的当新的辉煌或是好运来了以后,你再回想起那段等待的日子,你就会感到等待是何等的美好。就如一首歌唱的:一切等待都不是等待。

如何度过人生中漫长等待的日子是人意志强弱的体现。记得以前听说书,我就特别喜欢秦琼卖马那一段。你想秦琼何等人物,江湖上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他明明知道单大庄主单雄信就在咫尺之遥,人家宁可呆在小酒店里傻等,就是不去找他。最后,实在无奈,要把自己的黄彪马卖掉。此种意志,实在令人感动。

不过,话也说回头,世界上常人还是多,像秦琼这样的也只是麟毛凤角。大多数人在艰难的等待过程中,因受不了各种诱惑和压力,对自己所等待的东西是放弃的放弃,转移的转移。孰不知,往往就是你等了 99 天,最后一天放弃了,本来第一百天要来得机会就和你永远地失之交臂了。这道理谁都懂,可是有谁能事先知道这时机何时到来呀。

记得在广州的时候,我们大院门口一位算卦的生意不错。我曾同他聊过几句,原来这家伙对《易经》和八卦是一窍不通。可是,找他算卦的往往都是些戴眼镜的知识分子,这当时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才明白,这老兄之所以吸引人原来是他那招牌上的一幅对联:

秦琼卖马,焉知破店无豪杰
刘备编席,怎料荒村有英雄

横批: 巧点迷途英雄

你想当时从内地到广东闯天下的都不是安分守己的人物,都有英雄之心,豪杰之志。来到广东以后,肯定会有不少人一时找不到机会。这些迷茫中的英雄豪杰谁不想有人给他们指点一下迷津?

有一次在广东中山。老飘当时所在的公司在那里搞“ Internal Seminar”, 实际就是集体旅游。晚上,我和几个年轻的同事突发酒瘾,就到宾馆外一家小酒馆喝酒。席间,突然有一个文质彬彬戴眼镜的小伙子走到我们桌前,对我们说:先生们,如果不嫌弃,我给你们奏上一曲,行不行?

听他说话的口音,就知道他不是本地人。我们都是北佬,自然猩猩相惜,欣然答应。这小伙子从口袋里掏出口琴,给我们吹了一首多瑙河之波。 虽然演奏没有专业水平,但其中的韵味非常让我们感动。然后,我们就问他从哪里来。他说他来此四川,自己原来是一名中学老师,在一家工厂的子弟学校教物理。后来,工厂效益不好,发不出工资,自己就带着自己仅有的不到一千元的积蓄来到广东找工作。可是,这点钱在广东没几天就花玩了,现在已经基本上是分文皆无了。只好在这饭馆里给人吹吹口琴,有同情的给个 5 10 块的,勉强度日。

听了他的话,我这几位同事都默默无语了。他们都是从内地过来的,估计刚来广东时都有某种程度上的类似经历。我们当时就让老板多加一幅碗筷和杯子,邀请这位小伙子入座。小伙子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开始大口吃菜,端上杯子大口喝啤酒。席间,我们这几位同事给他介绍了一些找工作的经验。最后,我们临走的时候,给了他一些钱。一个来自四川的同事还给了他一张名片。

后来过了几个月,我的那位四川同事告诉我说晚上有人请客。我们几个来到广州天河区的一家酒馆时,里面满面春光地走出来一个穿得干净利落的小伙子,大家一看,原来就是那次碰到的那位吹口琴的物理老师。他后来在东莞一家电子厂找到了工作。刚开始做品管,后来升到主管,最近又升到副厂长。喝酒的时候,他多次感谢我们,说那一晚是他一生中永远忘不了的。后来,我们对他说,那次也不是我们特别有善心,而是他那种拿着口琴顽强坚守的精神感动了我们。现在还记得那天大家都喝了很多,很痛快。

我还有个朋友原来在北京做国际贸易,业绩不错。后来移民新西兰,当时他的愿望就是想做中国出口新西兰的贸易。根据自己的经验,他运了一批工艺品和塑料玩具到奥克兰。可是当他推销这些东西的时候,才发现当地新西兰人根本对他的货物没兴趣。没办法,只好自己到 Flea Market 把这些东西低价销掉。可是即使在 Flea Market ,他也只能每次卖个七八十刀的货,还要搭上 20 刀的摊位租金以及车油钱,如果从效益上分析,这完全就是亏本。

可是他就一直这样坚持,等待着时机的到来。终于有一天,一位商人走到他的摊位上和他聊了起来。谈话中就问他能不能进一些床垫。我朋友高心地说,当然可以,不过我没有大的仓库存放。那位商人给了他一张名片,约他到他的办公室面谈。

后来,我朋友的国际贸易就从这批床垫开始了。现在他已经在奥克兰租了一个很大的仓库,从中国进口各种产品,从手机套,保温杯,小电器,到家具等等。零售客户遍及新西兰南北两岛。手下也雇佣了几十个当地的员工。自己也在奥克兰著名海边 Mission Bay 买了一栋百万的房子。每次提到当时那些挣扎等待日子的时候,朋友的言语之中带有藏不住的兴奋,深深地为自己当时的坚持而自豪。

由此想到我们这些网络写手们。作为业余写手,我们创作的欲望源于我们本身累积的人身经历和感悟。虽然我们的作品有时比专业写手写的东西还要厚实,但当我们把自己以前积累的东西写完以后,我们就会有写作源泉枯竭之忧了。这时,你有两种选择。第一,你轻轻地去,正如你轻轻地来。把你写的这些东西当成你一生中的一幅画裱起来,成为一个纪念。第二,你还要往前走,把你的写作水平由业余往专业方面推一推,把写作由一种爱好转换为一种职业。这时候,你可能就要经历一种等待了。你要多读书,多观察,还要多练习。很长一段时间,你会很痛苦。我不敢说,每个作第二种选择的人都会成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定有优秀的作家从这些写手中诞生出来。

朋友,不管你是在严寒的冬雪中等待温暖的春风,还是在干枯的沙漠中等待清澈的雨水,是在荒岭中等待迟开的鲜花,还是在孤独的码头上等待远行的航船。只要你是在等待,你就不必焦躁,不必气馁,不要以为自己是在守株待兔。等待的痛苦不是痛苦。当你的机遇来临时,你就可以尽情高歌:一切等待都不是等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飘人 回复 悄悄话 春花M过奖了,我只是凭一时兴趣飘侃而已,你能喜欢,我很高兴。

你所说的我的经历中,“下乡”改为“乡下”才合适。我小时候就在乡下长大。但我没有知青经历。
春花 回复 悄悄话 我一直都关注着飘兄的文章。原因如下:
1.飘兄阅历丰富,下乡,大学,工作,听戏,留洋等等。
2.飘兄确实去过祖国的很多地方,有大都市,也有小县城,不管读您的哪一篇文章,总能还原到现实生活中最细致,最真实的映象。
3.飘兄许多文章都有引经据典之处,对文言文,古代章回小说都细细研读过,而且总能巧妙地与现实生活,政论话题相互回应。
4.飘兄有历史观,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习惯在相似古代和近代历史中寻找解答。这一点我非常欣赏,因为人类的群体活动和行为确实遵循着他自身的规律,千年的中外历史中,同样的故事总是不断重复,我们确实有许多值得借鉴。
春花 回复 悄悄话 好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