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盈袖2006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家庭^教会

(2010-10-15 06:22:33) 下一个
2010/9/22



蒙神恩典,父亲八月十五日在浙江临安的青山湖受洗,感谢赞美神!

 

我这次回国特意请了一个月的假,减少和朋友的聚会,好好陪陪老人。而对今天的我来说,一个月意味着要找一个地方去崇拜。昨天我跟着父亲第一次参加了家庭^教会的主日,感受颇深。

 

这个家庭^教会由一个美籍华人组织建立起来,他平时也常在杭州住。成员主要是x大和其他高校的老师,硕士博士生,博士后,基本上是一个知识分子为主的群体。父亲在其他基督徒的帮助下认识了上帝,现在居然也有机会帮助他人,还是一对老基督徒。他们是我亲戚以前的同事A,他在x国做企业近十年,现在退休回杭州居住,他的妻子m是一个医生。那天遇到父亲,才知道这么近的地方就有家庭教会和查经组,以前他们都是去很远旮旯里的一个地方,交通很不方便,灵命上也觉得不很合适,不是同一类人,思考,行为方式也不同。因为父亲,他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教会和群体。

 

和父亲一起受洗的一位女老师开车带我们去,她的丈夫g对她信教很不以为然,这是他第一次同意跟她去了解一下。

 

崇拜的地点是在一个兄弟的家中,地方还算大,我们到时大约是九点,已经有几个人在等,旁边一个房间里有几个人在祷告,和北美聚集祷告不同的是,他们在祷告的间隙唱一些诗歌。教友们陆续到来,因为中秋节的关系,很多人都上班,人比平常少一些,但也有几个是请了假来崇拜的。来人年纪不等,最老的像我父亲,有七十多岁,最小的三岁。后来听说这个小小的约瑟可以大段大段地背诵经文,令成人望尘莫及。

 

九点半正式开始,大家一起唱诗歌,然后是我父亲查经组的组长c讲道。他的主题是“懒惰”。之后留了时间给有感受的教友祷告。接着是分享,今天除了本地的基督徒,还有我和一对来自西雅图的老基督徒。

 

约瑟的父亲,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分享了他的待业寻业感想,他现在拒绝了一个轻松的工作,继续找一个销售方面的工作,可喜的是在他找工作的计划里已经放进了神的意愿;接着是建立教会的B,他好像圣灵充满的样子,很激情(事实上,对我来说有点太过激情:);接着是一位四十几岁的男人,他以前是一个企业的上层销售经理,他很风趣;然后是A,他分享了“不住祷告,常常喜乐,凡事盼望”,提出了对C讲法的“一点疑惑”,那就是勤勉更应该是灵里的,并不仅仅是c所说的起早,努力等等;会前带领祷告的d站起来也说,只有和神建立以及维持亲密的关系,才能够做到,否则那“不常凡”几点凡人是不可能做到的;c讲道时有提到主人给三个仆人三千,二千,一千银子的比喻,他讲神给每个人的天赋能力不同,我们是不是够勤勉使这些能力得到发挥?由此我有感动,分享了华里克牧师的“你的手里有什么”(属神的人 十 – 华理克牧师上: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dab930100dxwe.html;属神的人 十 – 华理克牧师 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dab930100dxwg.html)各人身上都有神的恩典,我们应该怎样使它发挥出神所计划的用处,常常思考在神的计划里我们的工作是什么,应该怎样殷勤地去做,另外我们都是软弱,都或多或少懒惰,体贴肉体多过灵里,但神就是在软弱人身上显出他的力量,令我们坚强,我觉得勤勉还是从亲近,倚靠神开始,这样身体上的勤勉自然可以做到,神在我们身上成就我们根本不可能想象的事情。毕竟在基督里面我们靠的不是自己,而是神的力量;然后e老先生起来说,其实我们说的并不矛盾,c的讲道侧重于我们基督徒自己的本分,我们强调的是倚靠神的方面,归根结底讲的是同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最后是来自西雅图的f,她又强调了我说的“受洗不是毕业典礼,而是一生跟随神的开始”,也讲了灵里面勤勉的重要。她本人在起早等身体上的勤勉上没有问题,但是灵里的勤勉自己就觉得很不够。

 

我很喜欢这个分享,我们都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和体会,合在一起时就拼出一幅完整的图画。因为他人的观念,我们受到启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更深刻了。

 

大家一起去餐馆吃午饭,继续交流。我这才得知年长的d和e是一对,他们出身于基督徒家庭,从小就信主。席间妻子d讲述了她的奶奶怎样从佛教徒转变为基督徒,很戏剧化的一些事件,让人再次觉得神真的很有趣。我听到的越多,越觉得神对每个人的带领都是不同,完全超乎人的想象。他们有三个儿子,目前都在牧养家庭教会,其中一个是专职的。我非常敬佩他的勇气和对神的信心。

 

我很喜欢这些老基督徒。他们说出来的话如此睿智,平和,富有信心,听着都是一中享受。比如a在分享结束时说,c最近一个考试没有通过,他说不要丧气,也许上帝有另外的安排;他又说,我经历了那么多,相信我。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基督徒一定不会没有饭吃,神的恩典够我们用。我感染到家庭^教会里的虔诚热烈气氛,神对中国的恩典。和北美教会比起来,中国家庭^教会里对神的渴慕显然强烈得多。

 

但我发现中国家庭^教会的神学资源有限,牧养的人缺乏装备。今天的崇拜讲道分享令我觉得他们把自己的努力看得过重,对神的倚靠不够,不是特别理解恩典的意义,对和神建立私人关系以及从神这里支取力量的认识不足,还是在用以前的思维方式,注重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而事实上,神说过,这不在你,在我。

 

我问了a关于牧羊人装备的问题,了解到他们大都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我在c的讲道中也感觉到他讲道上的一些细节上(不过不是重要的地方)没有完全来自圣经,有一些自己的揣测(他也提了是自己这么推算),比如他说耶稣是勤勉的,因为约瑟生他的时候年龄已经很大,耶稣又是长子,所以在家里一定是承担其很大的责任,因而一定是很勤劳的;另外海上平息风浪一段,他说耶稣睡着了也是因为传教过于劳累所致。我是福音派的,讲究完全依照圣经,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这样讲,神要我们不要懒惰,这就够了。

 

我深切感受到家庭^教会对福音的需要,对有装备的人的需要。教徒很多的思维还是我们以前属世的方式,牧养人本人这方面的理解不够。想想他们真的很难。也担心教徒们因此被不能正确地领会圣经,尤其是在神的恩典,神在人身上的作为,倚靠神理解方面的欠缺。

 

我上网找一些我常去神学基础的网站,以及一些受过正规训练,出色牧师布道的链接,想要提供给他们参考,却发现全部被屏蔽了。我在这里也是像我们海外的中国基督徒传达这个信息:中国教徒的渴慕和中国^教会对资源的需求。

 

回来的路上第一次去教会的g说,他很受启发,觉得我们每个人的分享都很有意义,角度各有不同。他非常希望听我们海外回来的人讲一讲,我当时推荐华里克牧师的讲话,但因为时间关系说只分享其中一点。没想到g说,他希望能请我讲讲其他的。我说我私下里也可以单独给他讲,于是回家的十几分钟我给他讲了华里克牧师的一些经历,以及祷告的本质和一些方法。下了车,a这个几十年的基督徒突然跟我说, 路上短短几分钟,你讲的给我很多的启发;他的妻子m也说,她祷告常常觉得无话可说,听了我说的,豁然开朗。我于是和她分享了罗马书8:26节 “我们本不晓得当如何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我很高兴我平时学习的,可以对他人属灵上有一些帮助。

 

我感慨在国外我们是多么幸福,有更多的渠道听到,读到有关福音的资料。刚才他们的一番话令我想到也许我应该和父亲一起读经祷告,分享一些看法,会对他很有帮助。另外,我去年参与翻译了一套书(我只翻译了雅各书这部分),这套书就是用于培训国内牧养人的,翻译者都是志愿者。当时我觉得这套书写得太详细了,一个观点反复地讲,而现在才体会到详细讲的重要性,这是国内教徒正确理解圣经的真正需要。我想我要和朋友联系一下,这套书应该已经出版了,也许我可以为这个家庭^教会提供一套。

 

也请海外的基督徒们,如果有什麽渠道资源,向国内家庭^教会提供一下,会有极大的作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