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有语

写作文,编故事,侃小山, 感恩生活。
正文

北京之行

(2024-02-21 14:43:12) 下一个

每次回北京,总会去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前留个影,记录下美好的时光。乘52路公共汽车,沿长安街东行,在天安门西站下了车。一下车,发现车站四周被不锈钢栏杆围着,人们要出示身份证才能过去。我没有身份证,有些犹豫,硬着头皮走了过去,递上护照,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警察小哥仔细查看了我的护照,看我不像坏人,让我过去了。心情顿时舒畅起来,快步地穿过地下通道,来到长安街北侧,随着人群向天安门走去。没走多远,又被一道栏杆拦住,告示大家只有预约好的人才能过去。侥幸的心情暗淡了,看来天安门前留不了影了!只好退回去,默默地随着大家右拐来到了南长街,再右拐到了西华门大街,沿着护城河左拐,哇!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来到了风景如画的筒子河沿!阳光明媚,蓝天白云,和风垂柳,微波荡漾,箭楼到影。老人领着孩童,漫步在花草之间;青年男女,留影在碧水楼台之上。三三两两,身着汉服的女孩迎面走来,秀美,投入,复古,时尚,真不知道我这是在地上还是在天间!你不得不感叹,女孩们青春真美!

沿着筒子河,继续往前走,眼前一亮,我来到了天安门后面的端门与故宫午门之间的广场。这里不需要证件,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端门和她前面的天安门是姐妹门,长的一模一样。灵机一动,那我就在端门前面照个相,相当于在天安门后边留个影,了却自己今天的心愿。

照完相,抬头望去,广阔的视野里是故宫威严的午门,加上两侧宏厚的高墙,令人震撼。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宫!她是皇家的行政和生活的中心,是北京的中心, 也是全中国的中心!低头一看,一不小心,我居然站在了端门到午门之间的中轴线上,这里也是北京古城的中轴线,就在七八十年前,故宫的城外城,北京古老的城墙还浑然一体。宣武门,崇文门,东直门和西直门,不仅仅是今天的地名,而是实实在在威严耸立的城门。北方骠悍的八旗弟子从宣武门出去,犯我大清者,虽远必究!南方的文静书生们,顶着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帽子由崇文门进来,协助圣上,打理着朝廷大事。连绵数十里的城墙是由两尺长一尺宽的青砖砌成。青砖要经过筛土,制坯和烧结而形成,如此海量的青砖,无疑是财力物力和人力的像征,国家实力的体现。如果说,今天可以用发电量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那么可不可以用制砖量来说明当时的国家实力。估计那时中国的制砖量轻而易举的占有世界50%的产量,也就是说那时的中国经济应该占有世界GDP的一半以上。我终于为先人们的辉煌找到了证据,有些沾沾自喜。故宫和北京古城应该是由乾隆大帝完成的。想一想,乾隆大帝住在这宏伟宫殿里,外有雄兵在高墙守护,内有大臣勤奋打理,自己时不时的,可以乘游艇几下江南,关爱百姓,民殷国安,皇恩浩荡,就是外国人来了,都会情不自禁地脱鞋磕头,帝国到了顶峰,乾隆大帝真的做到了他能做到的一切了。我们后人可能会有些抱怨,为什么当时不向西方学习? 以至后来一败涂地,看来有些不太公平。

从帝国的辉煌中走出来,从故宫里走出去,离开东华门,经过南池子大街,沿着正义路走下去,来到了东交民巷。路程不过几里,时间不到一个小时,却走过了大清帝国由盛到衰的百年历史。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帝国主义列强打败了大清帝国,签定天津条约,洋人们把自己的使馆搬进了京城,扎寨在前门与崇文门之间的城根里面,与皇宫遥遥相望,这就是东交民巷的起源。1900年,无奈的皇室引导与教民对立义和团民众,攻打了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其结果完全可以想像。无知的民众,落后的冷兵器,在与八国联军的对峙之中,只有败北。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东交民巷,建了围墙,盖了炮楼,华人不得入内。又一个一百多年过去了,战火和硝烟早已散去,围墙也不见踪影,人们无忧无虑悠地生活着,早已忘却了那不堪的历史。今天人们可以指责当时皇上的昏庸,吐沫民众愚昧,可是不应该忘记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离开东交民巷,来到前门大街,往右拐走了十几分钟,高高的前门楼印入了眼帘。十几年前,第一次从歌声飘过三十年的节目里,听到了前门情思大碗茶的歌曲,泪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歌曲里,河北人阎肃作词,歌词里的衰草和蛐蛐叫正是我童年生活的写照;东北人姚明作曲,那浓郁北京曲调使人想起邻居收音机里传来的京东大鼓或是北京单弦;上海人杭天其演唱,那十足京味更让我这半个北京人拍手叫绝。歌中唱到,‘’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她,岁月风雨,无情认吹打,却见她更显得英姿挺拔‘’。顺着歌词,我应该是,"叫一声杏仁豆腐, 再来一碗大碗茶‘’。可是举目望去,前门前既没有杏仁豆腐,更没有大碗茶,倒是看到来自西域的红柳羊肉串和大洋彼岸的星巴克。其实也不需要遗憾,大碗茶浓厚的香味早已经传到了天涯!

信步走进大栅栏,这里是京城最有民族特色和历史悠的商业街,有着同仁堂,瑞蚨祥和内联升等知名老店。拾阶而上,来到步瀛斋鞋店,想卖一双千层底的布鞋。在以前的记忆里,鞋店里有一玻璃柜台,鞋放在柜台里,或是后面的橱柜里。人们挤在柜台前,指手划脚,呼唤着售货员。没有笑容的售货员,机械地顺着呼声,把鞋递过来。不多的款式,仅有的黑色,维一的选择就是尺码的大小。把几个兜里的钱放在一起,就几块钱,交到收款处,高高兴兴地拎着鞋走了。走进鞋店里,吵吵嚷嚷的顾客没了,售货员也变成了笑容可掬的姑娘和小伙。想要的布鞋还在,没有放在柜台里,而是摆上一个玻璃窗里,在柔和的灯光下,格外醒目。赶紧上前看看标价,349元人民币!太贵了,不买了。把美好的愿望留在记忆里吧,那样会更长久。从鞋店出来,往前走,经过大观楼电影院。小时候曾在这里看过立体电影 - 魔术师的奇遇,由著名演员陈强主演。电影立体效果极好,魔术团的大象从头上走过,吓得大家直叫。电影讲的是一个才华横溢魔术师故事。在旧中国,他受到黑社会的迫害,妻死子散,最后流落到异国他乡。新中国成立后,已是满头白发他,回来寻找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回去的时间就要到了,依然没有任何进展,老华侨不得不打点行装,准备离去。在去机场的路上,一位年轻人追上他。这就是一直帮助老魔术师寻找儿子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他告诉他,他就是他的儿子-阿毛。看到另一位急怱怱赶来的老者,认出他就是自己老友- 王小六。当年儿子就是托付给他了。一家人喜泣相聚。兴奋至极,老魔术师把外国护照拿出来,扔到了天上。想到这里,我下意识的摸了一下自己的衣兜,还好我的护照仍在。时代变了,我可不能那么潇洒,没有护照,我连家都回不去了。

从前门大栅栏出来,乘公共汽车去住在牛街的姐姐家。姐姐一个人住在这里的一个单元里,我经常会和姐姐在微信里视频。视频过程中,有时会有人敲门进来,是居委会派来的人,帮助姐姐替换漏水的水龙头或是疏通堵塞的下水道,让人非常感动。路上恰好路过居委会的大门口,像年轻人一样在门牌边打个卡,留下自己的感恩之情。看看这门牌,霸气十足。这里是世界上最牛的街道,又是温暖人心的春风里居委会。

离开姐姐家,要去爸爸那里。手机终于装上Alipay, 方便多了,找一辆共享单车,扫一下二维码,就解锁上路了。跟着大家一起,在繁忙的路口停下来,等一个绿灯;又随着大家一起,在人少的地方,闯一个红灯。很快来到长安街上,向西驶去。夕阳落下的余辉,托衬着南来北往的车流,编织出一片祥和的景象。我也加快骑了起来,融入在下班的人流中,在那熟悉的感觉里,尽情享受美好的时光,回家的感觉真好!谢谢你,北京!祝福你,北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