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两房透露出从资本家手里挽救资本主义?

(2023-02-08 13:23:52) 下一个

两房透露出从资本家手里挽救资本主义?

                     2008年9月14日

何必

美国政府不得不启动了可能是有史以来干预房地产市场的最大规模行动:动用2000亿美元全面接管风雨飘摇中的房利美和房地美……(略。)

这是今天该报的一篇长篇报道前面的内容。该报道的标题是“美国2000亿接管两房反思”。

现在,中国不知道多少人都在干这种反思的勾当呢。

美国政府出手接管两房,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洋鬼子在中国的媒体对此不依不饶。

(何必注,略。)

(老潘注,呵呵,这与中国的情况颇有些相似嘛。)

(何必注,略。)

吼吼。

看到了吧。美国鬼子出现了如此两房风波,招致全世界秩序大乱。人们看到,美国政府先是对贝儿斯登施以援手,现在又干脆接管了两房,接下来还会干什么呢?比如,雷曼兄弟也遭遇到了大麻烦,美国政府是不是又会干这么狼心狗肺的一家伙?如果真是这样,下一个又是谁呢?而且,更为麻烦的是,这还有完没完?凡是美国佬的金融机构出了问题,就由美国政府兜底,这也叫他奶奶的市场经济?米国人在全世界兜售金融自由化,感情这金融自由化就是他娘的这么个货色与底牌?米国人来不来就挤兑欧洲人,说欧洲人总是娘们儿般唧唧歪歪的,对市场干预太过频繁。现在呢?美国佬自己又如何呢?美国鬼子要求中国加快汇率市场化进程,可现在丫挺的自己的行径,又如何能够堵住中国的那些主张加强政府干预者的嘴呢?

老周发来参考材料。

zhoujd

2008年9月8日 16:00

供参考

美国财政部将清洗“两房”高层 中资银行松口气.doc

(何必注,略。)

呵呵。

说是这么说。看看中国经济吧。

最近,宣传部门对官方媒体下指令,“不准唱衰中国经济”。河南人讲话,“俺日嫰(你)娘一百回!”官方这帮傻。这中国经济是媒体就能够唱衰的么?中国经济出了大问题,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让官方媒体对此集体失语,视若无睹,放着中国经济的麻烦继续大肆洗劫国民,媒体却鸦雀无声,这就是现如今委府的政治逻辑和统治技巧。前苏联解体是媒体唱衰的结果?欧盟国家进入衰退是媒体唱衰的结果?两房濒于破产是媒体唱衰的结果?所以嘛,这就才有了官方媒体对于两房现象的避重就轻欲说还休。

崔之元发来的内容。

Cui Zhiyuan

2008年9月7日 14:52

《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

(何必注,略。)

(老潘注,崔之元1963年生于北京。1994年他才多大?31岁。那时他就和张维迎那兔崽子唇枪舌剑上啦。牛啊。1994年那会儿我在干嘛?还在泡《中国社会科学》哲学室那个北大毕业的婆娘哪。俺对经济的了解,实在拜中央电视台的福啊。2002年俺回国后,在《商务电视》做了经济学家演播室访谈节目,才知道什么叫做他妈的宏观经济。我对王未名说,这就是央视出钱出设备出资质,让俺找来经济学家给咱讲课,而且比课堂上要强多啦,不明白的地方让主持人问被采访者就万事大吉了。我不付学费,还可以骗央视的钱花。一举多得啊。嘎嘎。可这时,俺已经43啦。黄瓜菜都凉啦。当然啦,此后特别是2003年在《央视论坛》时起,也就是凭借着每天一篇如此邮件,赢得了包括温铁军、崔之元、黄纪苏、李延明、王炼利、胡星斗、冼岩、王飞凌、穆兄、詹奕嘉、周靖东、王文、高战、赵枫生等等一干人等交换文字,其中大多数人都是没有见过面的,比如崔之元。)

崔之元所发内容还在继续。

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

(何必注,略。)

(老潘注,中国处于第几个阶段呢?恐怕应该是第一个吧;如果既得利益集团本身就是政府呢?如果对外开放如果引入的不仅仅是竞争,而是卖国求荣呢?)

从资本家手里挽救资本主义,再到从资本家手里拯救市场经济?这恐怕源自两房风波而会有着全新的阐释。

什么是市场经济?政府在其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无处不在的利益集团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当利益集团层面上,中国对全人类的文官制度做出了尾大不掉的官僚体系这等划时代的贡献后,利益集团就远不是政府对立得了的吧?如果中国的委府都蜕变为与民争利的利益集团,情况又该如何呢?在冼岩分析做中国群体性事件迅速而公开处置而被他称之为“瓮安模式”的那个祸害当中,芦笛看到,现如今的委府比起封建社会还要差劲,皇帝与肇事者彻底站在了一起,连惩治肇事者的勇气、力量与思路都荡然无存。这时,对利益集团的注解,又该发生什么样的变迁呢?

恐怕还是那句话,中国有市场,却没有市场经济。崔之元所引述吴敬琏钱颖一们好的市场经济,无非是一种坐而论道。吴敬琏最近的间谍风波,恐怕就是个精彩的旁注。当然,这另当别论于此不赘。郎咸平分析说,在中国,是需求的市场化和供给的行政化。比如在房地产开发领域,两个致命环节的土地与信贷的委府垄断,再加上需要一百多个公章而致使比如潘石屹们要在企业里面成立单独的部门来从事政府公关而让这孙子有资格嘲笑类似于凌罡们合作建房者在公权力面前的不堪一击的状况,使得这种长流程管理当中寻租陷阱无处不在。这就是所谓的市场经济?还别说丫挺的是好是坏,即使是坏的市场经济就是这副模样?

上海王炼利大姐对于所谓中国的市场经济也颇为不屑。就目前的情况看,越来越多的人对市场经济的说辞或提法不以为然,这反映出改革进入死角和回光返照的真实境地。王炼利就中国第三产业状况而致温家宝的发问,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当然,这也于此不赘。)

或者可以这样说,洋鬼子在干着从资本家手里挽救资本主义的勾当,而咱们却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委府把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玩忽鼓掌之间被弄得体无完肤而无可奈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