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地质灾害里的我们

(2022-12-16 22:57:44) 下一个

地质灾害里的我们

                                         2005年2月11日

何必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在我国31个省(区、市)均有分布,平均每年造成人员死亡和失踪1167人、财产损失64亿元……(略。)

事实上,地质灾害在近年来呈现出频度和范围增大的趋势。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表示,经常发生各类地质灾害的范围已从西南、西北地区扩大至华东、华中和华南的部分地区,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地质灾害逐年增加。全国有82个城市存在比较严重的地面沉降,其中有监测资料的14个城市地面沉降面积已超过6.4万平方公里,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0亿元,平均每年超过27亿元。2003年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1.38万多起(处),共造成726人死亡、125人失踪、54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3.2亿元。而四川、陕西、湖南、贵州、重庆和云南是重灾地区。他认为,气候条件变化将使地质灾害呈加剧趋势,地震活动极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资料显示,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分布范围占国土面积的44.8%,三者之和占地质灾害总数的93%;而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尤其以沿海城市和华北平原等地区最为严重,发生地面沉降的城市或地区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则密集成群或断续相连,形成大面积的地面沉降区(带)。其中,黄淮海平原环天津区域、长三角上海苏锡常最为严重。近年来,我国地面沉降灾害发展迅猛,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点状分布向区域性扩展。在内陆地区,地面沉降主要危害城市基础设施,造成地面建筑物倾斜、开裂,低下管网破坏,内涝积水,河渠行洪能力下降,沿海地区则会造成标高损失、海堤失效(抗风暴潮能力降低)等危害。而地面塌陷则有岩溶塌陷和采空塌陷。地裂缝则在华北还长江中下游地区最法语,形成汾渭盆地、太行山东麓平原、大别山东北麓平原地区三个规模巨大的的裂缝密集带。

如此看来,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布在全国无一幸免,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灾害则更青睐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还京津唐地区,将这三个在中国经济乃至社会生活当中举足轻重的三大经济体全都囊括进去。上海陆家嘴金融区2002年平均下沉了3厘米,地面沉降已成为飞速发展的上海面临的最大地质灾害。

而如此触目惊心的地质灾害当中,人类活动诱发成份呈上升趋势。根据近几年的统计,全国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占总数50%以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干扰还破坏越来越强烈,诱发地质灾害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强烈。开挖工程中像修路、切坡建房、矿山开采,不合理抽取地下水,山区修建公路铁路,都是引发地质灾害的诱因。例如,矿区采空塌陷分布在全国各矿区,以采煤塌陷最为突出,全国有20个省区共发生采空塌陷180处以上,塌陷面积大于1150平方公里,黑辽晋徽鲁最为严重,据测算,全国平均每采万吨煤产生的塌陷面积2-4亩,全国每年采煤塌陷达70平方公里。

从各种媒体报道中,我们可以得知目前地质灾害的部分景象。东北一些依靠煤炭开采而建立起来的城市,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已经成为了一座近乎死城的地方,大批采矿工人下岗失业,整个城市经济难以为继,更可怕的是,城市下面基本上被掏空,成为悬在天上随时可能掉下去的海市蜃楼,而居民住房下陷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例不胜枚举。

可这些前矿工的基本生活至今依然我从着落,广泛地处于一贫如洗的状况。在为了国家建设付出了多年辛勤的劳作、汗水、献血乃至生命之后,如今却由于资源耗尽而不得不承担这份举家一文不名的代价,成为发展的牺牲品;即使如此还要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生怕什么时候自己的住房被地质灾害摊上,在不胜其苦之际雪上加霜。

我国地下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近些年来几近疯狂的经济增长,形成了对于包括水在内的自然资源的掠夺性采伐。2004年人们对经济是否过热还在喋喋不休得面红耳赤之际,像钢铁、水泥、电解铝那样的对地下水消耗量巨大的产业依然招摇过市,而国际上更是将中国当作垃圾场,并在中国人得意洋洋于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之际,在产业转移过程当中把那些耗费自然资源数量惊人的加工业都放到了奴颜婢膝的中国人的家乡。在增长就是硬道理的喧嚣里,生存环境受到了惨绝人寰的断子绝孙式的毁灭性破坏,脚下这片曾经哺育了人类七大文明之一而到如今仅存的中华文明的土地,也在短短几十年里满目疮痍。

浦东临近黄浦江的房屋价格高攀到了每平方米8万元的混帐价格,上海市不得不对房地产建设进行高度限制,以缓解地面沉降带来的城市损毁的压力,可就算如此,一方面陆家嘴依然下沉并且越来越快,另一方面则是有关方面对房地产作为城市经济支柱产业的馋涎欲滴锲而不舍,鬼知道什么时候,我们要从东海底去找上海城。

人类活动造成了越来越大规模的地质灾害,而当下这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是活了今天不管明天的得过且过。真不知道,中国人的后代(如果还有的话)该如何评价改革开放时代里我们意气风发的所作所为;真不知道,这片古老而悲怆的土地将要见证什么样的惨剧,并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回馈上面无所谓天高地厚折腾的华夏儿女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