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子君

中年男人,无意识的来到英国,想用自己生活在英国的眼睛审视正在面对的生活。或许有点片面,但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个人资料
正文

翻晒一下我的知青生活(10)-- “科研”工作

(2012-07-17 16:55:10) 下一个
“科研站”,顾名思义应该是科学研究工作站。我们下乡那时候,报纸上整天宣传的口号是到八十年代“实现农业机械化”,大队一级的科研站也就应运而生,我记得这应该是某地的经验,恰好可以集体安置知青,所以科研站就被普及了。

前面说了,我们整个科研站最现代化的机械就是一台手扶拖拉机,还是政府拨的安置知青款项购买的,后来还听说成立这个科研站也就是为安置我们这批知青而成立的,所有花费的费用都是知青安置款。可别说,我们科研站还真是进行了一些“科研”工作。

我们抵达科研站后,发现科研站养着一头猪,是一头白色的公猪,有时关在猪圈,有时就任着它满科研站的跑,有时候会时不时靠近女知青,立刻女生尖叫的嗓音会划破宁静。时间长了,我们知道这是一头种猪。专门给生产队养猪的农户提供配种服务,每次收取一定费用,我现在忘记了,好像是收5元钱。所以我们经常看见有的农民会赶着自家养的猪到科研站来,把赶来的猪放进那头种猪的猪圈,两个有情的猪就会交配。等到来年这家的猪怀了小猪仔,或者等生下小猪仔,农民才会交上配种的钱。经常当农民赶着猪前来配种的时候,我们一众知青就会围在猪圈旁,众目睽睽之下,看着两头猪交配,一边乐的说笑着。有一次,一个女知青看我们围了一圈在猪圈旁,不明就里,一边说着你们看什么呢,一边朝这边跑来,我们一个男知青笑着说,快来快来,给母猪配种呢。那女知青一听羞红了脸,扭头就跑,男知青一片哄笑。

那个时候,我们并不太懂无工不富的道理,但是每个地方的人都在想着致富的事情,尽管是那个年代。科研站一下来了三十个知青,仅仅三十亩地的农活肯定是不足以养活这些人的。于是科研站之外又成立了一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我现在忘记应该叫什么名字了。那时农村已经有一些机械了,很多是柴油机带动的,机械轮与轮的传动是靠皮带实现的。传动时间长了,皮带就会打滑,那时候就会用一种松香做成的圆筒状的东西给这个皮带上擦上松香,以增加皮带的摩擦力。在科研站的策划领导下,我们开始生产这个产品。购买来原始的松香,将其加热熬化,灌进硬纸板做成的圆筒里,外面贴上简易印制的包装纸。哈,一件工业品就制成了。通过关系,送到县城供销社,就进入了商品流通领域。这样就有了一些实在的收入。但是这些产品的销量有限,仅仅在本县范围内销售,并没有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销售。同时同类产品很多,做了一些后由于卖不动,就停产了。

后来大队与科研站又商量着成立了一个制砖厂,平整出一大块场地,从河南某地买来一台挤砖机。又挖了一个半地下的砖窑,从四川请来两个烧窑师傅,开始做砖了。首先是制砖胚,我们知青分了工,有的挖土,有的用架子车运土,把土送到挤砖机的进土口,一个人坐在那里,用一个耙子把土填到进土口,机器轰鸣着,从出口就出来了长方形的砖胚,再穿过细钢丝编成的一个东西,就成了一排十个的砖胚。将这个砖胚拉倒场上,均匀的摞起来,阴干后等着进窑。

砖胚制的差不多了,准备烧窑,我们要运这些砖胚到窑里面,按照一定的规矩摞起来,然后封窑,开始烧窑。烧窑过程要连续大概六七天吧,记不太清楚了,连续不断地烧。两个烧窑师傅轮流上阵,我们要负责把燃料运送过去。大家想不到吧,烧窑用的燃料是什么呢?是麦秸,大队指令各小队运送麦秸到专场来,每天不断的送来,烧啊烧。终于烧成了,红红的砖烧成了,在还有窑内余温的情况下,我们又开始出窑了。那时候装窑、出窑,全是我们这些知青人工搬运。有专人计数,每个人都要搬运一定的数量。没想到吧,这知青当的,还真干了一会砖厂的工作。

再到后来,大队又想着烧石灰。还是挖一个地下的石灰窑,我曾经被派到地下十几米深的石灰窑里工作,常常想着这窑该不会塌下来吧。从山上运来大石头,放进石灰窑,开始烧,最后竟然也成功了。

怎么样,我们的科研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