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人间

跨跃中美文化,勾通双項信息探讨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嫦娥飞天

(2021-09-21 07:59:01) 下一个
嫦娥飞天 
去年中秋節,说了說吳剛的故事,吳剛也是個神仙,但他的命不好,被罰砍那棵長生不老的桂花樹。那樹隨砍隨著往外長,吳刚只能终日没完没了地做無用功,一身的好力氣白废了。
今年想說說嫦娥。嫦娥是中秋節的主角。沒有她,我們不会有月饼吃。
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幾個版本,但基本事實是一样的。嫦娥長得漂亮,嫁后羿为妻。后羿因為射下九個太陽,成了英雄。西王母愛之有过,送了他一粒长生不老藥丸。結果嫦娥把这藥吃了,成了不死的神仙,飛到了月亮上。各種版本最大不同的焦點只有一個:嫦娥到底是怎麼吃掉那粒藥丸的。最老、最普便的說法是嫦娥偷吃了藥,但為什麼偷吃?一說她自私,想成仙,把后羿拋棄了,另一說后羿成了英雄後,性情大变,成了欺壓百姓的恶人,嫦娥偷吃了他的藥,是怕他長生不老,永遠禍害百姓。還有一种说法,認為嫦娥受到壞人脅廹,在與壞人打鬥中,為了使藥不落入壞人之手,大義凜然把藥吞了。情節有點像地下工作者為了不讓密件落入敵人手中,把那張寫有密件的紙吞到了肚裡。嫦娥有寧死不屈的精神,滿滿的正能量感動了王母娘娘,讓藥發揮了藥劲,嫦娥沒死反到成了仙。
其實偷了,就是偷了,不要為她遮遮掩掩,有些人認為公共人物不能有負面品性,於是為嫦娥的偷找出各種合理的解释。最早的版本都認定嫦娥偷吃了仙药。例如,西漢初期的《淮南子》。其中使用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作為典故引用:“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
東漢高誘為《淮南子》作的註解中寫道:“姮娥,羿妻也。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
唐代李商隱在《常娥》一詩中也提到嫦娥偷藥的事,“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詩人的意思是說,嫦娥恐怕後悔偷了后羿的長生不老藥,現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顆孤獨的心"。
嫦娥奔月的故事,美丽浪漫,當我們中秋賞月的時候,想到的是親人的团圆,而中秋的主角"嫦娥"却是"碧海青天夜夜心"。人生不可事事完美無缺。有得必有失。及便成了神仙,得到永生,卻失去了親人,弧零零一个人掛在天上,意義何在!我們只看到嫦娥在月宮上日日轻歌漫舞,看不到李商隱所說的 ''碧海青天夜夜心"。願嫦娥早日下凡與家人團圆!祝各位親朋好友及家人中秋快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