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梦

本书通过描述一个家庭一百多年来五代人的经历,刻画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并对社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索。
正文

原创长篇小说《芥子梦》第十回 人性之辩

(2020-06-05 19:05:46) 下一个

说到这里,我们讨论一下人性的问题。人性本身是善的还是恶的?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通过教化可以保持善心。如果没有教化,这种善心就会丧失。“苟不教,性乃迁”。推而广之,孟子将仁、义、礼、智、信俱认为是人的本性。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之初,性本恶”。人都是饿了就得吃饭,冷了就要取暖,累了就想休息,喜欢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而不喜欢对自己有害的事情。这是人生来就有的特性。不需要教育就有的。英明的大禹和残暴的后桀在这一点上都相同。通过教化,人性可以从恶变善。

卢梭认为人性本善。人生而禀赋自由、理性和良心,这自由、理性和良心便构成善良的天性,只是由于私有制和文明污染才导致人性出现恶的方面。而自然状态下,即私有制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里,人完全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完全受自然控制,没有道德的约束,没有理性的参与,也没有善恶的意识。这种无意识状态产生了人类整体的善。因为在自然状态下,常有个人能力无法应付的境况,必须通过与其他人的联合才能生存,因而大家都愿意联合起来。人们联合在一起,以一个集体的形式而存在,这就形成了社会。基于此,他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

马基雅维里主张人性本恶。认为人是自私的,追求权力、名誉、财富是人的本性,因此人与人之间经常发生激烈斗争,为防止人类无休止的争斗,国家应运而生,颁布刑律,约束邪恶,建立秩序。

孟子、荀子、卢梭和马基雅维里,为分处东方和西方的四大哲学家。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了争锋相对的结论。不约而同,他们都认为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的约束至关重要。

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如果好德是善,好色是恶的话,在孔子看来,人性中善恶兼有,恶的成分可能还要多一点。

黑格尔说:“人们以为当他们说人性本善时说出了一种伟大的思想。但他们忘记了,当他们说人性本恶时说出了一种伟大得多的思想。”黑格尔也认为人性善恶兼有,不过很多人认识不到人性本恶的一面罢了。

因此,认为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恶都是片面地看问题。综合来看,则人性是善恶兼有,这种善恶不仅发轫于人之初,而且伴随于人之始终。

通过宗教,可以鼓励人善的成分,丢弃人恶的成分。通过教化,可以增加人善的成分,减少人恶的成分。通过法律,可以发扬人善的成分,遏制人恶的成分。通过道德,可以拔高人善的成分,压低人恶的成分。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会有各种手段,鼓励人心向善。一个污浊的社会风气,亦会有各种方式,引诱人心向恶。

所有的一切措施,只能增减善恶,并不能消灭善恶。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善人还是可能变成一个恶人,一个恶人也可能变成善人。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曹操在京剧中是有名的白脸奸臣,但他并非天生就是个奸臣。其小时候春夏读书,秋冬射猎,无非希望以后能当个郡守,然后好好地治理一方,获得一个好名声。后来因为黄巾起义,曹操响应国家号召,参了军,其梦想是立功封侯,如果死后的墓碑上提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则心愿已了。后来董卓乱政,天下大乱,曹操兴兵讨董卓,也不过只有区区几千人而已。后来袁绍想称帝,曹操讨伐袁绍,竟然在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赢了。曹操打败袁绍后,才有了一争天下的资本和野心。从曹操人生的发展历程来看,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奸臣的。一开始,他是个勤奋上学的青年,希望当个好官,能为汉室建功立业。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他也一步步地从汉朝的守护者变成了汉朝的掘墓人。如果说维护汉室是善,消灭汉室是恶的话,曹操一开始是有善的成分的,是时世将其善的成分一点点减少,恶的成分一点点增加。故,曹操的命运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看来,曹操是忠还是奸,与时世有很大关系。一个好的时世,能让曹操这种有才华的人心无旁骛,为国效力。一个坏的时世,则让包括曹操在内的很多人走上争权夺利之路,国家利益就顾不过来了。

人心善恶,有时只是一念之间。

一个坏人认识到自己的恶行,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为其人性中本有善的成分。

一个好人在一念之间,可能犯糊涂,从而酿成千古大错,因为其人性中本有恶的成分。

吴三桂累世忠烈,文武全才,镇守三海关,做了一辈子忠臣,但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从而一念之间将自己变成了汉奸,也将自己列入了“贰臣传”。

明代太监刘瑾,号称“八虎之首”,坏事做绝,但歪打正着做了一件好事,于是在京剧《法门寺》中被人称颂。

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俗话说的好,止于至善。至善,就意味着没有一点恶。这是很难达到的。既然达不到,那就说明还有恶在里边。要想人心向善,所有向善的举措都不能松懈,一旦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有诗为证。

《放言五首之三》(唐)白居易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簒时。

向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周公主政时,功高震主,很多人都怀疑他是要篡位的奸臣。

而王莽当丞相时,谦恭有礼地就像圣人一样,没有任何人预料到他后来会篡位。

如果当时他们就死了,那周公可能就会留下奸臣的嫌疑。但是,周公不仅没有死,还好好地活着,终于以自己的心血换来了国家安定团结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周公毅然归政成王,也使人们没理由再怀疑周公的忠诚。

而王莽呢,也没有死,不仅没有死,而且还好好地活着,终于费尽心机掌握了朝政大权。在这种情况下,王莽篡了位,自己当起了皇帝。也使人们看清王莽是个老奸巨猾的奸臣,以前的一切都是装的。

周公,兢兢业业,一生追求向善。如果他在功成名就后想篡位,可谓易如反掌,但他没有这么做,也终于完成了自己人格的升华。

王莽,一生小心翼翼,但是在最后关头没有能管住自己的恶意,也就落下了奸臣的骂名。

因为人性天生既有善的成分,又有恶的成分。所以,人任何时候都不可放松自己的修养。一旦放松,好人甚至就可能变成恶人。

曾子,人称宗圣,仍要一日三省。提升善念,摒除恶念。

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也是一日三省。

人性善恶兼有图

那么万善归真的善指的是什么呢?既然人性善恶兼有,那岂不是恶也归真?确切地说,万善归真里的善不是指具体的人,而是指所做的事。只要做的是善事,周济穷人也好,发展科学也罢,都属于真理的范畴。而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看他做的事是善事还是恶事,从而来判断其人的善恶。

当然,如果一个人的心向善,那善的成分就多一些,做善事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如果一个人的心向恶,那恶的成分就多一些。但也别忘了,善人亦有恶处,恶人亦有善处,一人是善是恶,唯有其人自知。别人看着,都是人心隔肚皮,能做到的至多只是盖棺定论而已。但盖棺果真能定论乎?未必。要想客观的评价一个人,只能靠这人所做的事情和时间的检验了。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倡导向善呢?盖因人活在社会中。人心向善,可以提高别人的存活几率,也就提高了自己的存活几率。俗话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人心向恶,降低了别人的存活几率,也就降低了自己的存活几率。当你对别人举起屠刀的时候,其实也为自己挖好了坟墓。你以为自己聪明,可别人也不傻。所以,最终伤害到的可能还包括自己。人人向善,则人人存活。无人向善,则无人可活。故,人心向善,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结果。

行文至此,我们以下边的三字经对本文做一下归结。

人之初,有善恶,人之少,善恶分。

人之壮,善恶显。境不同,显或变。

画皮易,画骨难。人与人,隔肚皮。

善或恶,人自知。如饮水,知冷暖。

诸宗教,诸道德,扬善心,抑恶念。

诸教化,诸法律,增善因,减恶果。

人之性,善恶兼。善与恶,一念隔。

圣人身,日三省。凡夫子,不稍懈。

欲知后文,且听下回分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