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万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人们为什么说脏话

(2016-01-10 05:53:54) 下一个

在朋友圈里,看到了有年轻辣妈吐槽:不该带孩子看《老炮儿》啊,里边那么多脏话,your mother f***er!

汉语的脏话变得越来越脏了吗?丨壹读百科

其实,无论中外电影,出现几句脏话倒不必大惊小怪,小李主演的《华尔街之狼》,3个小时里一共出现了506次以“F”开头的粗口,关键还在于什么样的电影对应什么样的人群。而且《老炮儿》的导演公开回应说,粗口是为了塑造人物性格,“那些话不是直接骂人,是语气助词。”

 

从生到死,人类摆脱不了说脏话的天命

 

可以说,任何一种语言里都有脏话。即便是在人类还不能用语言沟通的时代,祖先们就会用喊叫来表示蔑视或咒骂。

一个讲英语的人,每天说的话里有0.7%是脏字,换算过来,就是每说140个单词,就有一个单词是脏话。

虽 然不雅,但脏话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反映出了一门语言的活力,比如博大精深的汉语,脏话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不过,当时的脏话在今天看来算得上相当 文明,常见的形式是把人比作动物,比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或者羞辱对方的出身,比如战国的齐威王怒骂周王天子说“尔母婢也”,意思是你这个奴婢生养 的。

三国时代是嘴炮大发展的时代,军阀之间互相打仗,要讲规矩,先发檄文口诛笔伐之。最高峰莫过于陈琳骂曹操的《为袁绍檄豫州文》:“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

翻译一下,就是:曹操是太监留下的孽种,本来就没什么品行,狡猾而仗势欺人,喜欢捣乱和祸害天下。

之后,我们又看到了著名的嘴炮帝诸葛村夫……呃,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写他骂王朗是这么骂的:“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

汉语的脏话变得越来越脏了吗?丨壹读百科

不过这段梗并非史实。王朗虽然死于诸葛亮一出祁山的公元228年,但并没有跑到前线去被诸葛亮骂死。

他们打过笔仗倒是真的。王朗曾经和华歆、陈群等人写信给诸葛亮,让他投降曹魏。诸葛村夫回复说:“re王朗:二三子各以耆艾之齿,承伪指而进书,有若崇、竦称莽之功,亦将逼于元祸苟免者邪!……夫大人君子之所不为也。”

翻译过来就是:“I’m angry。你们这些人年纪一大把了,还为虎作伥,将来是要负责任的……大人君子做不出来这样的事。”

到了明清时期,小说记录了更多汉语粗口词汇量,想象力和杀伤力都达到了巅峰。

举两个《红楼梦》里的例子:

凤姐骂赵姨娘:“糊涂油蒙了心,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娼妇们,别作梦!”

巧姐的奶娘骂巧姐:“真真地小短命鬼,放着尸不挺,三更半夜嚎你娘个丧!”

再举两个《金瓶梅》里的例子:

西门庆和潘金莲“两人并肩而行,须臾,转过碧池,抹过木香亭,从翡翠轩前穿过来,到葡萄架下观看,端的好一座葡萄架……”

呃,抄错了……

比如第四回《赴巫山潘氏幽欢 闹茶坊郓哥义愤》,郓哥捅破王婆安排潘金莲和西门庆私会的勾当,王婆心中大怒,喝道:“含鸟小猢狲,也来老娘屋里放屁!”郓哥道:“我是小猢狲,你是马伯六,做牵头的老狗肉!”

再比如第二十四回《敬济元夜戏娇姿 惠祥怒詈来旺妇》里,蕙祥和蕙莲吵架。蕙祥骂道:“贼淫妇!你刚才调唆打我几棍儿好来,怎的不教打我?你在蔡家养的汉数不了,来这里还弄鬼哩!”蕙莲道:“我养汉,你看见来?没的扯臊淡哩!嫂子,你也不是甚么清净姑姑儿!”

当然,讲脏话这事不仅不分国籍,也不分年龄。

汉语的脏话变得越来越脏了吗?丨壹读百科

让奶爸奶妈们不安的事实是,幼儿在12个月大时就能学会说脏话;2岁之前,儿童可以学会三四种脏话骂人,上小学前增加到约20种,青春期达到近30种;青少年时期的脏话,无论在词汇量还是频率上都达到顶峰,之后会逐渐减少还是发扬光大,则与社会和经济条件息息相关。

从孩子嘴里说出一句粗口肯定很刺耳,但不必惊讶,这不过是孩子的语言学习,脏话对他而言并没有什么禁忌的特殊意义。在此之外,有自控能力的成年人如果脏话连篇,往往会被他人鄙视和排斥。人类说脏话的时间段相当稳定——从会说话到死。

这意味着人类永远也无法摆脱脏话。一些老年痴呆症患者连亲属的名字都忘了,但说起污言秽语来毫不费劲儿。

为什么女性说脏话更容易受指责?

语言是一种权力,人们使用它除了表述自己,也用来归类和排除,将歧视与偏见构建出一个“暴力系统”。

在古代,人们相信语言具有魔力,因而通过脏话来诅咒别人的形式顺势出现。除了诅咒,围绕着禁忌的脏话也逐渐形成,二者还经常合二为一。

诅 咒式的脏话,比如“天杀的”,来源于人们的神话信仰;禁忌式脏话,则要借着语言上的侵犯,给对方扣上道德败坏的帽子,通过羞辱对方,达到“我比你强”的效 果,这类脏话包含宗教、群族、职业、性别等各类内容,典型的如“婊子养的”(Son of Bitch)、“妓女”(Whore)等。

由 于 在历史上男性权力长期占据着语言的使用,脏话中辱骂女性的词汇也就层出不穷。纵使二十世纪后期女权主义兴起,脏话的传统也基本未变。女人使用脏话反击他 人,直接搬运即可,既不用打破传统,也不用创造新的体系。不过在世俗观念中,女人讲脏话普遍比男性更容易遭到白眼和指责。

到了近代,与宗教、神话、政治等有关的脏话逐渐减少,剩下的便是我们常见的性别类脏话:涉及女性身体部位的、将女性比喻为雌性动物的、带有品德败坏标签的名词和形容词以及直接侵犯式的咒骂(英语里的F词)。

汉语的脏话变得越来越脏了吗?丨壹读百科

脏话是“语言之癌”,它让人们借用语言沟通的可能性降低,甚至直接切断。而咒骂别人的话说多了,语言就可能落实到行动,变成真正的暴力。因此,无论古今中外,几乎都将脏话视为垃圾。

在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价值体系中,脏话被视为“恶言”。西方亦然,在英国,除了伦理上不允许,讲脏话的行为很长时间依靠法律来规范。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以人品和格调为教化目标,当时的中产阶级家庭里,如果儿童口出恶言,父母多半会让他用水洗嘴,以示惩罚。

随着文明时代来临,脏话经历了“检查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双重过滤,污秽程度大为减轻,但不可能消声灭迹。墨索里尼曾发动过消灭脏话的运动,用海报和告示劝导国民“为了意大利的荣誉,请勿咒骂”,结果并无卵用——法西斯也消灭不了脏话。

汉语的脏话变得越来越脏了吗?丨壹读百科

语 言学家发现,在英语国家中,英国及英国中产移民小区,如美国东岸、南非等地的脏话较少,美国西部和边疆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等地则脏话盛行。此外,并非只有教 育或经济水平低的人爱说脏话,上流社会的人也有可能破口大骂。这大概是因为高层人士的社会地位相对安全,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甚至使用脏话当众出风头。

 

不说脏话,还怎么好好地生存下去

 

很难有人会把脏话和“正能量”联系到一起,除了少数的专业研究人员。脏话能够延绵至今、屡禁不绝,最简单的原因便是——有用。

简单来说,脏话最直接的作用是发泄压抑的负面情绪。人们开车遭遇马路杀手时,说的脏话比平时多得多,因为这是最简单的舒缓情绪的办法。

西方还有一句谚语,大意是“棍棒能打断你的骨头,但骂人话不会让你疼”,脏话是暴力的有效代替品,比起挨揍,粗口总归还是好些吧?

在 情感冲击之外,脏话的使用还是人类必要的生存策略。有研究认为,咒骂是人类的原始本能,甚至是“止痛剂”。英国基尔大学心理学院的研究人员就发现,人在痛 苦的时候,比如不小心碰到脚趾,骂一句脏话可以帮助你缓解疼痛。研究者让64名志愿者将手浸在冰水中,两组实验者可以重复骂人或普通词语,结果骂脏话的人 平均能在冷水中多待40秒,而且他们感觉到的疼痛感较轻。

所以,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脏话可以提高人的攻击力并减少疼痛感,利于我们的祖先逃跑或反击。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一些人在打架打红眼时,暂时感觉不到疼痛或受伤。

汉语的脏话变得越来越脏了吗?丨壹读百科

直 到今天,脏话依然发挥着侵犯和取笑他人的作用,只不过污秽的程度有所减轻。在各路美剧里,联邦通信委员会的一项工作就是给脏话覆盖上“哔哔”声。所谓上有 政策下有对策,许多脏话面对社会规则和管制,主动或被动产生了“掩饰机制”,借由音韵或文字的变化,将词语中肮脏的部分抽离,比如一些英文小说中的“F 词”,就被故意写成“fug”、“frak”。在中文里,那个直接侵犯的词汇“cao”,现在经常被换成相对无辜的“靠”。

于是,粗口也 就 催生出了一些积极的意义,例如强调一个东西真的很牛X时,脏话就成了辅助的情感表达。在相熟的人之间,粗口亦能拉近彼此距离、表达幽默和自嘲等等。新西兰 的一项研究就发现,无论是在工厂还是在办公室,适当的粗口能让同事的关系更为紧密、鼓舞团队士气、减轻压力,except在上下级之间以及正式的会议中。 几个员工当然可以在一起用脏话聊聊总经理,让彼此更有归属感。

汉语的脏话变得越来越脏了吗?丨壹读百科

最后,还是要劝人向善,天天骂脏话,也就不能当止疼片了。

英语口语中最常用的脏话的历史来源

 

Sometimes, everyday speech just can't convey your meaning. You need words with a little more oomphexpletives.
有时候,日常用语无法传达你的意思。你需要更有魄力的一些词——脏话。

 

 

For the sake of knowledge though, we looked into the etymology of a few of these words. Learn where they originated below.
为了了解知识,我们探寻了这些咒骂语中一部分的词源。下面来了解一项它们的起源。

 

The "F" Bomb

 

The oldest theories trace the expletive-to-end-all-expletives back to Norwegian fukka and Swedish focka, both meaning "to copulate."
关于这个完爆所有其他咒骂语的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挪威语fukka和瑞典语focka,都是“交配”的意思。

 

 

Unfortunately, we don't have much evidence of use in English, partly because the original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s creators reportedly considered it taboo. The OED's second edition, however, cites "fukkit" in 1503, but the earliest current spelling appears as "Bischops ... may f*** thair fill and be vnmaryit" from poet Sir David Lyndesay in 1535.
不幸的是,我们在英语里并没有发现这个词使用的渊源,部分原因据说牛津英语词典最初编写者认为这个词是禁忌。然而,牛津英语词典第二版在1503年引用了"fukkit"。但是,这个词的拼写最早出现在1535年,诗人Sir David Lyndesay写道:"Bischops ... may f*** thair fill and be vnmaryit."

 

The "S" Word

 

Here, we actually have two words and two separate origins to consider: the noun and the verb.
在此,我们其实要考虑两个单词和两个不同的起源:名词和动词。

 

 

The noun nods to Old English scitte, meaning "purging, diarrhea." And just the basic form of excrement stems from Old English scytel. The action, however, has a much more widespread history — Dutch schijten and German scheissen. The Proto-Indo-European base skie conveys the idea of separation, in this case, from the body.
名词来自古英语scitte,意为“净化、腹泻。”只不过是从古英语scitte起源的基本排泄物形式。然而,这个行为有更广泛的历史——荷兰语schijten和德语scheissen。这个原始印欧语系词在这里,传达的含义是与身体的分离。

 

Piss

 

Again, English includes two forms of this word, a noun and verb. The verb appeared in the 1300s from French pissier, "to urinate," and vulgar Latin, "pissiare." The noun came later, in the 1400s, and eventually morphed into an intensifying adjective — piss-poor, piss-ugly, etc. — around World War II.
同 上,英语中这个词有两种形式,名词和动词。动词是在14世纪起源于法语pissier"小便"和通俗拉丁语"pissiare" 。名词出现于15世纪,要晚一些,最后在二战前后演变成一个激烈的形容词——比如说piss-poor(极其贫穷的)、 piss-ugly(极其丑陋的)等等。

 

Goddamn

 

Obviously a compound word of "God" and "damn." "Damn" comes from Latin damnare which means "to condemn." And God originated with Norse goth. But when and how did we put the two together as a blasphemy?
这显然是一个由"God" 和 "damn"构成的合成词。"Damn"是起源于拉丁文damnare,意思是“谴责"。God 起源于北欧歌特但是,我们是什么时候以及怎么把这两个词结合起来作为亵渎神明的言词呢?

 

 

Let's thank the French for that. They started referring to the English as "les goddems" during the Hundred Years War because of their frequent profanity, according to Geoffrey Hughes' book, "A Social History of Foul Language, Oaths, and Profanity in English."
我们应该感谢法国人。根据杰弗里·休斯的著作《英国充斥粗言秽语、咒骂、亵渎”的社会历史》,他们在百年战争期间开始用"les goddems"形容英国人,因为他们经常亵渎神灵。

 

Hell

 

Our word for the worst possible place (religious or not) comes from Proto-Germanic haljo, "the underworld." Some relationship also exists between "cell" and "hell" through the Proto-Indo-European word for "to cover" or "conceal" — kel.
我们用来形容可能出现的最坏的世界(不论宗教)的词来源于原始日耳曼语haljo——“阴间”。 "cell" 和 "hell"还在原印欧语词存在某些关系,意为“覆盖”或“隐藏”。

 

 

Interestingly enough, the Biblical use of hell may stem from Old Norse Hel, the name of Loki's daughter in Norse mythology. She rules over the evil dead much like Hades does in Greek tales.
有趣的是,圣经对地狱的用法可能起源于古挪威语Hel,北欧神话中Loki的女儿的名字。就像希腊传说中的哈德斯,她统治着邪恶的死亡魂灵。

 

Bitch

 

Almost everyone knows a bitch is a female dog, probably from Old Norse bikkjuna. Its use as a term of contempt to women, though, began in the 1400s.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bitch 一条母狗这可能源自古斯堪的纳维亚语bikkjuna然而,直到15世纪,才开始用来蔑视妇女

 

 

The word is first seen used this way in the Chester Plays of the 1400s. "Who callest thou queine, skabde bitch?" Basically, "Who are you calling a whore, you miserable bitch?”
这个词第一次这么用是在15世纪的切斯特剧。"Who callest thou queine, skabde bitch?"大致意思是“你个死婊子,你叫谁贱人呢?”

 

 

The verb, meaning "to complain," evolved as late at the 1930s.
动词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出现,意为“抱怨”。

转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