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再度评价杨振宁的学术成就,回答前面的问题

(2024-05-18 10:54:45) 下一个

我在本坛发过几篇对杨振宁的工作评价,有人怼我,先做个杨振宁的工作再说

我也评价过牛顿,爱因斯坦,华盛顿,希特勒,斯大林,毛泽东,,,他们做过的事情,我也都没有做过。全世界做过的他们事情的也只有他们几个。

杨振宁做过几个方面的工作,最著名的一个是宇称不守恒,另一个是杨米尔斯理论。

没有人低估宇称不守恒,因为之前所有人包括费曼都坚信宇称守恒。诺贝尔奖以历史最快的记录给了杨振宁李政道。在这个事情中,有几个注意点,一是谁首先质疑宇称守恒的?是杨振宁还是李政道? 另一个是大家觉得诺贝尔奖不公,因为证实宇称不守恒的吴健雄同样应该得奖。第三点是,杨振宁只破不立,破了宇称P守恒,后来发现 宇称P和电荷C联合守恒CP;再后来发现CP也不永远守恒,和时间T联合守恒,CPT守恒至今成立。这个也引发人们对时间的质疑,在牛顿力学,时间是最基本参数,在现代物理,时间非本质参数。从杨振宁宇称不守恒的工作看,他虽然突破性思维(和李政道一起),但是在继而进一步工作中,他并没有什么贡献。

杨米尔斯理论,在中国被吹上了天。很多中国人以为这是杨振宁在宇称不守恒工作后的另一个顶峰。其实,杨振宁这个工作在宇称不守恒之前。这点也很关键。我前面说到,物理学家发现 一个法宝,就是物理规律基本上就是变分原理下的泛函分析,早在53年,卡鲁扎 克莱因 泡利还有很多物理学家都对规范场的拉格朗日量的泛函分析,得出规范场的方程,但是里面有个基本致命问题,就是方程导致量子质量为0,所以泡利论文写了,不敢发表,卡鲁扎 克莱因论文发表了,却被批评和漠视。这之后,54年 杨振宁出主意,把量子电动力学可交换群的规范理论拓展到 不可交换群来解释强相互作用,杨振宁指导学生米尔斯推出杨米尔斯方程,数学工作是米尔斯做的。论文一发表,就被泡利批评,因为泡利自称他早已做了这个工作,但是这个东西必须质量为0。所以杨米尔斯理论长期无人理会。

一直到 67年,规范场理论才开始真正热起来,温伯格 格拉肖推出 电-弱统一理论,Frizsch和盖尔曼提出 量子色动力学QCD,费曼提出 量子场论 QFD,他们各种方法巧妙的解决了质量问题。这些人都得了诺贝尔奖,但杨振宁这时没有做什么

所以杨米尔斯理论,褒其者 可以说杨振宁开创了现代规范场理论和物理标准模型。不以为然的可以说,杨振宁的杨米尔斯理论只不过是早期在规范场研究中众多失败模型中的一个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