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天涯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正文

家族四季:谷雨(9)

(2011-04-09 11:56:02) 下一个

每个人对新政权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和好奇,继隆和崇佳也是如此。继隆在开进城的这支军队身上找到了当年那支身穿灰色军装的队伍的影子,他们都是一样的纪律严明,一样的信守诺言,对待老百姓同样的秋毫无犯,买卖公平。他们年轻的面孔上充满朝气和坚定的信念,这些面孔在继隆眼前有时候会逐渐幻化成十几年前在那个小村庄里继隆看到的面孔,那些同样年轻的面孔疲惫不堪,挂满血迹,不知道那天晚上有多少人最终活着看到了今天的一切。继隆仍然记得那位操南方口音的年轻军官,希望他也在今天的这支队伍里。

 

平凉的一切都在变化中,每个人对即将到来的变化都充满期待,而包括李潼在内的商号老板们却对各自的未来心中有些打鼓。新政府是讲“共产”的,自己的商号会不会被共了去? 李潼和几位老板私下里沟通,大家都心中没底。有人说,如果他们逼咱们交出商号,咱们大家都硬顶着不交,看他们怎么办?立刻有人接着说,他老家村子里闹土改,土地最多的一户被定成地主,游街以后给枪毙了。另一个问,如果咱们都不跟他们合作,难道把咱们都枪毙?没人答话,大家都沉默着,过了一阵,有一位打破沉默。“我有个表弟在上海,开了家纱厂,生意比咱们都大,陈毅你们听说过吧?共产党的大官,现在的上海市长,经常跟他们一边喝茶磕瓜子一边谈话。陈毅说,共产党的政策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我表弟说,他的厂子现在还在正常开工,跟以前没什么区别,而且还接了不少政府的订单。我看他们不会没收咱们的商号。”这番话给大家一些安慰。

 

不久,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全面展开,军管委财经处将政府的政策印成小册子,分发给包括“玉绫和”在内的每一家大商号,还组织各种座谈和交流,邀请商号老板们参加,宣传政策。小册子上写得明白,政府对非官僚资本的私人工商业持扶持和鼓励态度,老板们才算是吃了颗定心丸。

 

谁知没过多久,经营杂货的“庆福成”老板吕茂文将商行捐赠给了政府,吕茂文受到政府表彰,虽然政府并没有号召其它商号以“庆福成”为榜样,但是其他老板们不免心里再次有些打鼓,每个人,包括李潼在内都有各自的算盘。他们私下里了解到,吕茂文实际上在平凉解放以前就已经和解放军颇有来往,打仗期间曾经偷偷给解放区运过不少货物,更有传言说吕茂文其实就是一名共产党员,以商号老板的身份帮助解放区筹集必需品。

 

事情并没有象老板们担心的那样发展,他们的商行生意照常进行,没有受到任何干扰,可是对“玉绫和”来说,情况有些不一样。解放前,“玉绫和”经营的布料绸缎直接从上海的棉纺厂和批发商那里进货,解放后,国家统一收购和销售纺织品原材料和制成品,销售主要由国营商店承担,而且,作为“玉绫和”主要利润来源的绸缎,既失去了供货商,也失去了稳定的顾客群体,“玉绫和”的生意因此一落千丈,到了无法支撑的地步。

 

店里的伙计们纷纷离开,最后只剩下继隆一个人独自守着空荡荡的店铺,李潼不得不开始考虑关闭“玉绫和”。想到自己早年艰难创业,辛辛苦苦一手创建起来“玉绫和”,如今却落到今天这步田地,李潼心中十分凄凉。不过,他已经年过六十,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军人,随着她们的丈夫早就迁往了外地,这把年纪,安度晚年是他更为关心的事。不久,李潼摘掉悬挂了几十年的“玉绫和”的招牌,买掉房产,带着妻子离开了平凉,从此杳无音信。

 

自己辛苦了半辈子为之奋斗的事业和理想,在转瞬之间化为泡影,继隆感到无比绝望,心中郁闷的他,在家里时不时朝崇佳和孩子发无名火。郁闷归郁闷,继隆不得不开始考虑今后的打算。政府曾经承诺,对原先为私人老板工作,解放后失去工作的雇员,政府会分配相应职位的工作,而且政府的确履行了承诺,但是继隆的情况却有些不同,因为他不是一名普通雇员,而是经理。根据政策,经理与老板一样,需要与普通雇员区别对待。不久,继隆他们这些经理接到了通知,要求他们去师范学院的礼堂开会。会上,一位来自军管委财经处的干部,用温和的语气对经理们介绍了政府的政策,他说,政府欢迎每一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为新中国工作,但是他们必须首先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成为一名无产者。接着上来了第二位发言者,他先自我介绍说,他曾经是兰州一家银行的经理,然后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的思想如何从剥削者转变为革命者的过程,讲述了自己将私藏的黄金主动上缴的心路历程,说到动情处声泪俱下。继隆听着他的讲述,开始感到一丝凉意慢慢爬上心头。

 

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有人第一个主动上缴了黄金,很快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继隆仍然在观望。一天,继隆在街上遇到陈国栋,才几个月没见面,他注意到国栋比上次明显憔悴了许多。两人站在街上聊了一阵,互相问了近况,国栋说,政府要没收他的皮货行。继隆听了有点吃惊。他了解国栋的情况。国栋当年初建皮货行的时候,是五个人合股。商行发展过程中,其他四人都是只出钱不出力,从头到尾都是国栋一个人在忙。这么多年,商行的生意越做越远,皮货卖到了天津上海。国栋最大的梦想,就是将来收购其他四人的股份,成为商行的唯一拥有者。继隆忙问为什么,国栋叹口气,“那四个有股份的人里,有两个人和马步芳,马鸿逵有点亲戚关系,而且他俩的股份份额最多,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说我的皮货行算是官僚资本,我算是官僚资本的买办,按照政策应该没收。”继隆问他今后的打算,国栋用茫然的眼神望了望远处,语气肯定地说:“我不交,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把我怎么样。”

 

与国栋分手后,继隆心事重重地回到家。他早就遣散了所有佣人,家里只有他们一家四口。继隆向崇佳谈起遇到国栋的事,两人一起感叹。崇佳说,当年如果没有陈叔,她们母女倆很可能早就饿死了,更不可能有今天这个家。继隆点点头,沉默不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