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简单就是幸福 – 秘鲁Puno 之行(2006.11)- 下

(2010-04-17 18:51:39) 下一个

离开 Copamaya 村庄,继续向 Puno 的省城赶路。路途上的村落越来越密集,房子也开始讲究些,不再是茅草泥砖的,而是用大块石头砌成的了。

不过,耕作用具还是十分简陋的。

奔波了一天,晚上找了家餐馆在灯红酒绿杯盘交错之间回味 Copamaya 村民的纯朴。半日车程之隔,就恍惚是两个世界。

第二天去到 Titicaca 湖上 Uros 部落生活的漂浮岛。

苍茫浩渺的 Titicaca 湖覆盖了安第斯地区 8372 平方公里的地方,横跨秘鲁和玻利维亚,有 25 条河流汇入这里。在秘鲁境内的 Titicaca 湖西边, Uros 部落以独特的方式在那繁衍生活了好几个世纪, 那就是 Lslas Flotantes — 为数 50 个左右,大小不一的用 totora 芦苇“编织”而成的漂浮岛。

Uros 的祖先认定居住在这样的漂浮岛上就可以避开附近其它部落而不受侵扰。他们把生长在湖泊浅滩的 totora 芦苇根连根地紧紧围拢捆绑在一起直到一定大小,然后再把割下来晒干的芦苇杆一层又一层地覆盖其上,这就是他们的“领地”。坚忍的 Uros 人在这些漂浮的芦苇岛上建立自己的家园,捕鱼为生,代代延续着避世的淡泊生活。只要“抛锚”就可以把芦苇岛相对固定下来,所谓的“锚”就是用芦苇做的长绳子系个大石块,绑在芦苇岛四周。为了避免芦苇生根着地, Uros 人定期就要“起锚”让芦苇岛随着水流漂到别处。遇上风急浪大的时候,就用长长的粗木棍插到湖底,将整个岛的四个角固定在木棍上。时光流逝, Uros 人的离群索居生活没能避开外界的纷扰。在这一天,俗人如我也踏上了他们沉淀了无尽荣枯岁月的芦苇领地上,窥看他们远离现代烦嚣的生活。也许很多人并不认同 Uros 人这种简单乏味的生活方式,但他们却坚信自己生活在水与天堂之间。

湛蓝开阔的湖面反射着耀眼的光芒,漂浮岛散布其中,居住在一个岛上的通常是同一家族的。有必要分家或者离婚的时候,不用通过繁琐的法律程序,拿个锯子把自己的“地盘”割离原来的岛,就可以开始新生活了。用芦苇搭建的房子矮矮的,但也足够遮阳挡雨了,里面没有什么家具,铺上干草就能睡个安稳觉。

每个岛都有自己的建筑标记,有的是太阳月亮拱门,有的是一条大鱼 ..... 没有门牌号码也不会找错门儿。

虽然有些心理准备,刚踏上漂浮岛的时候还是觉得脚步陡然一沉,唯恐踩错什么缝隙漏洞,掉进湖里,所以走得步步为营。后来看到 Uros 小孩子在上面欢蹦乱跳地也没事儿,才放大了胆昂首阔步。 

洗手间也离不开芦苇,倒是挺简朴别致。

Uros 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是鱼和鸟,为了增加食物品种他们也会在漂浮岛上“开垦”泥地种植土豆。

简单的生活并不一定没有情调, Uros 人有时也会装饰家居环境,在漂浮岛的中央弄个小池塘点缀一下。



看见她们不时津津有味地嚼一节节白嫩嫩的植物,好奇地问是啥,结果她们热情地整条递过来让你尝个够。能猜出那是什么?
 

因为长年累月踩在软软的芦苇上, Uros 人的腿大都是又短又粗的。但是矮个头的他们用芦苇造的 totora 船却十分高大,同心协力就是好办事。

Uros 男人通常出外捕鱼,有时也要抽空“修补”漂浮岛,铺上新的芦苇杆或者把松动的部分扎紧。

由于不断受到附近城市排放的工业废料污水的污染, Uros 人赖以生存的 totora 芦苇长得越来越稀疏,构成漂浮岛还能存在多久的隐忧。
在大概十年以前 Uros 人还是用明火在漂浮岛上煮食的,频繁的火灾使得政府开始重视 Uros 人的民生,派发太阳能装置给他们使用,情况有了明显好转。这些炉灶也就成了后备的用具了。

越来越多的物质需要日渐改变着 Uros 人的日常生活。现在 Uros 女人除了照看孩子料理家务,还会做些手工艺品卖给游客来帮补家用。

当我用蹩脚的西班牙语问价钱的时候,她居然用英语回答。错愕之余想到, Uros 人想保持简单的生活,对于他们还真是一个挑战,他们终归是逃不过外界的侵扰,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思想文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