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强硬的论调让西方诚惶诚恐

(2010-01-31 12:25:58) 下一个
美国政府宣布对台售武的消息后,中国连夜表达强烈愤慨,并在17个小时内迅速宣布了四项反制措施。《华盛顿邮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说,中国强硬的论调让西方诚惶诚恐,纷纷猜测着中国是否正在改变策略。北京的新姿态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关键问题,接下来中国采取什么行动对美方将是至关重要。

  文章摘译如下:

  美国宣布计划向台湾出售武器后中国所作出的愤怒反应,对西方来讲,似乎意味着中国是要继续保持其新的“胜利的(triumphalist)”态度,对此各国政府和分析家无不议论纷纷。

  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互联网的自由,以至中国与印度边界问题,中国观察家们注意到,她的政府和国家级智囊都正在发出强硬的声音。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30日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强调中方强烈敦促美方立即撤销售台武器的错误决定,停止对台军售,否则,美方必须为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负责。美国官员表示,尽管中国知道美方这个计划协议已经好几个月了,但中方还是再提出交涉。

  “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前白宫国家安全会议的中国专家、现任布鲁金斯学会客座研究员李侃如(Kenneth G. Lieberthal)说,“中国人惊觉,他们已开始将自己视为世界上一个主要的角色,这增添了其自信心。” 

  李侃如说,中国发出新语调的另外一个因素,是他们感觉到经过两个世纪以来西方的剥削后,中国正在恢复其作为一个强大国家的角色。

  中国这种新的姿态让西方官员和分析家诚惶诚恐:这是否单纯的论调改变,抑或中国正在改变她的策略? 

  一个恰当的例子是,在12月的气候会议期间,中国公开谴责白宫特使斯特恩(Todd Stern),在国家首脑级的会议上只派出外交部官员,并极力反对发达国家实行固定目标减排的事件。这此被一名美国高级官员指称为中国的“不寻常”行为。

  另一个是以谷歌为例的互联网自由和网络安全问题。德意志银行总裁、本年达沃斯经济论坛联席主席阿克曼向彭博新闻表示,今年的经济论坛在应中国的要求下,搁置了网络安全的议题。

  美国官员们是从去年起开始注意到中国的新态度的。在去年的世界经济论坛,温家宝总理抨击美国对其经济管理不善。几周后,中国央行质疑美元是否有能力继续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角色。

  对于中国的新基调,欧洲也表现出忧虑。“欧洲应如何响应中国强硬的(Strident)崛起?”这是伦敦智库“欧洲改革中心”一份最新文件的标题。两年前,该文件的作者、中心主任格兰特(Charles Grant)曾预言,中国和欧盟将形成新的世界秩序。

  “目前欧洲对于中国,确实是出现了真正的反思。”格兰特在达沃斯接受采访时说,“我不认为各国政府知道该怎么办,但他们知道他们的政策并没有效果。” 

  “欧洲人都争先恐后希望成为受到中国青睐的朋友,”格兰特说,“但后来他们都逐一失宠。” 

  美国国防情报局一名前陆军军官、现任海军分析中心(Center for Naval Analyses)的中国研究专家芬克尔斯坦(David Finkelstein)指出,中国新语调反映了中国在转变。“在对外方面,”他说,“我们可能会看到中国比过去更愿意积极塑造外部环境和国际秩序,而不是被动地作出反应。” 

  李侃如指出,北京的新论调是否预示着更强硬的政策和行动,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关键问题,美国对台售武后中国会作出什么反应,也许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将是至关重要。在过去,中国对于制裁参与售武的美国公司,一直表现低调;不过现在,如果中国公开制裁名单,甚至将每年向中国销售价值数十亿美元飞机的波音公司列入名单内,这将标志着一个重大的改变。

  何亚非警告说,美国对台售武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美在有关重要国际与地区问题上的合作。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将阻止西方加强对伊朗的制裁?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中国安全分析师格拉泽(Glaser)说,答案很可能会很快到来。

  法国将在2月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预料在该议题上将加大推动的力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