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文学杂志

巴黎文学杂志由陈湃先生创办于2000年。是巴黎中华文学社刊物。
正文

哈伟先生 一个在澳洲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2010-04-26 13:03:24) 下一个

文/澳洲思语


中文教学的工作狂

自从1961年Camberwell Grammar School 正式开办中文课程以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中文教育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目前在维州约有三万多名学生选学中文,仅是周末的社区中文学校便有将近上万的学生就读,约有150所日校(私校、公校和教会学校)正式开设了中文课程。大部分中文教师都是华人背景,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移民加入到这个队伍,为传播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努力地工作。在这个大家庭中,哈伟先生早已是大家熟悉的人了,无论是在教师、家长,还是在中文毕业生的圈子里,他都有着很高的声望呢。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他一直从事中文教育工作,在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这块园地里,辛勤地耕耘着。

生长在武汉的哈伟,1978年考进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便留校任职,后在中文系任教,并继续就读研究生课程。用他的话讲,前半生都是在校园里渡过的。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不免感觉有些闷,很想改变一下环境。听说澳洲要大力发展中文教育,没有过多的考虑,便只身移民澳洲,一住就是二十年。

由北大中文系的讲师到澳洲的中学教师,对当时的哈伟来说,确实有心理压力。但是回过头来再看,他认为这也是一种锻炼。“有时你在北大的光环之下,总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会失去一些东西,于是便想跳出那个圈子,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中国我是教中文系和法律系本科生的现代汉语课程,到了澳洲就完全不同了。在这里需要教很简单很基本的知识,以前积累的那些学问有些根本用不上。然而越是这样简单基础的東西,越需要由学问的人来教,因为即使是简单的東西,要想解释明白,没有一些大学问还真是解释不清呢。”

 

5

目前哈伟同时在Camberwell 中学及墨尔本大学任教中文,他还负责皇家理工大学的中文教师培训课程。他的中文教学经验不是局限于课堂教学,他曾在教育部负责制作一个教学电视系列节目-- SALS(Secondary Access to Language),在教育电视頻道播放。由于节目制作班子的其他人都不懂中文,因此,除了摄影、剪辑之外的工作,哈伟一人承担了编辑、导演、采编、主持的全权责任。

维州中文教师协会是全澳人数最多的一个中文教师协会,在维州的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自2003人起哈伟出任了教师协会的会长,从此,在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路上,作为一名志愿者,他又投入了更多的业余时间和精力。和他那些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携手合作,通过各种活动来宣传推广中文教学,扩大中国文化在整个社会的影响。哈伟认为:“比起二十多年前,目前学中文的人增加了,可是我们还必须吸引更多澳洲本土人选学中文,只有这样澳洲的中文教育才有前景。现在大部份中文考生都是属于母语组,如果政策一变,海外学生不来的话,我们不就失业啦,而且也失去了我们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意义。我们所说的推广中文教育必須要让当地人接受,融入社会,成为澳洲文化的一部份。如今的现状是95%的中文教师是中国人,中文考生大部也是中国人,实在是没有意思了。”

有很多澳洲本土学生在低年级时选读中文,由于课程的难度较大,大部分人到了高中便放弃了。因为中文在维州是高考的一门主课,可是挤在众多的有中文家庭背景的人堆里,对老外们来说的确有点难。虽然考试政策和标准一再修改,但是一些学生和家长还是觉得不够合理,至今教育部还在继续修改标准。

业余嗜好-- 旧书收藏

哈伟来到澳洲后,除了教学没有什么爱好,一个人上街时便喜欢转转旧书店,在那些旧书堆里寻宝,渐渐地便也成了瘾。他最喜欢收集那些外国人介绍中国的英文书,包括一些原版的古董书,最老的夜有近200两百年的历史,也有一些是再版的和近年来出版的新书。他每年都会花上两三千澳币买旧书,这些年下来已经搜集了几千本。家里旧书多了,简直像个书库,太太觉得占了太多空间,常常觉得不爽。于是他就改为地下,悄悄往家里带,不知道在哪个角落就会慢慢码成一摞,车库也早已成为他的迷你书库啦。在哈伟的珍藏中,有美国作家赛珍珠、从英国移民澳洲的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Patrick Fitzgerald 的作品。据哈伟的判断,Patrick 应该是老舍在伦敦学院教中文时的学生。

哈伟曾对记者说:“我以前在中国沒有见过这样的书,来到澳洲后我才偶然发现的 。看外国人写中國,很有意思的,而且官方和民间的写法完全不通。”

在这些作家中,他最钟情的就是把Coca-Cola翻译成「可口可乐」的蒋彝。蒋彜,原本是中国的一个县长,辞官留学去了。他用英文写了不少书,包括介绍世界各地的游记。他还是一个诗人和画家,在一些书里配上了他的诗和画,很有意思。

哈伟的购书体会是:“买旧书不能刻意地去找,而是在不经意中走进书店,随意地翻一番,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所谓的“缘”,报答我的‘知遇之恩’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