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思想的远行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林徽因故事的悲剧性

(2009-08-07 15:36:04) 下一个

林徽因和梁思成等人的故事,世人皆知。虽然人们对徐志摩的热情津津乐道,对金岳霖的痴情予以惋惜,但基本上都觉得梁思成和林徽因是最般配的一对。《林徽因传》里有个比喻说:“如果用梁思成和林徽因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俩的组合,那么,梁思成就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那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镂空的门窗和美丽的阑额。他们是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这样说来,整个故事至少从林徽因这个角度来说是很完美的。

可是事情未必那么简单。仔细阅读林徽因的文字,感觉其中隐藏了很多的东西。他们的故事,如果看成是个文学作品的话,可以一比《红楼梦》。想想,谁能把故事编得如此迭宕起伏,诗文写得如此才华横溢?曹雪芹一个人写所有人的故事,所有人的诗。这里可是中国近代文坛第一才子才女亲自上阵,亲自表演,文学性怎能不可观!

我把这个作品定义成一个悲剧, 并假设如下:

第一,梁思成对林徽因的爱不如老金和老徐对林那么深,从而造成故事的悲剧性。徐志摩之追求林徽因,路人皆知,毋庸赘絮。金岳霖则为林徽因终身未娶,也有定论。金岳霖催人泪下之插曲为: 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老金并不是没有机会,而且条件不比梁思成差,留洋博士,高大英俊,才华出众。林徽因能把对老金头的爱和梁思成说,说明她欣赏的是老金头,而且梁思成思索一夜,也觉得自己不能绝对胜出。但林徽因还是了断了这份情。

老金能终身不娶,梁思成却在林徽因死后不久成婚,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我一贯坚持个人的自由,在现实生活里不能批评梁,但文学作品里可以。比如说贾宝玉选林黛玉或薛宝钗是他的自由。可是在文学作品里这就是个大问题了。

第二,梁思成才气不够。徐志摩早死,林徽因也病体在身,你梁思成总得加把劲,留下点万古留芳的东西吧。可是他留下的东西好像都达不到那个高度。他自己也力不从心。在林徽因死后,梁思成曾跟后妻林沫说过,作为徽因的丈

夫,有点累。“林徽因的才华是多方面的。所以做她的丈夫很不容易。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 可是对我来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因为她的思想太活跃,和她在一起必须和她同样地反应敏捷才行,不然就跟不上她。”

其三,林徽因是个悲剧主角。她不是不爱徐志摩,这可以从本文下面附带的她给徐志摩的信中清楚地看到。她当时和梁思成只有门当户对的婚约,并无感情,但是她退却了,因为她怕对张幼仪造成伤害,因为怕随之而来的社会舆论,当然也碍于和梁思成的婚约。多年以后,面临第二次选择,她又退却了。我们假设她更欣赏老金,但由于亲情,因为怕舆论的压力,又一次迁就了自己,继续跟了梁思成。可她的内心,却没那么平静。她在抗战的时候,重病在身,骨瘦如柴,差点死了。梁思成有机会带她去美国看病,可他没有,号称是国难当头,他不能走。她也没有要求,没有抱怨,是自个情愿的,但这个情愿也得有个原委。她的那首诗《情愿》似乎在说她心头另有一个世界。

我虽然提到林徽因的退却和怕,但并没有说这样做是对是错。这个悲剧不是错误的选择造成的。她如果做另外的选择,是喜是悲也难说。我所说的这个悲剧只是由于一个绝妙的平衡点造成的,和每个人都有关系,下面再谈。我们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完全有自己选择能力,有道德鉴别能力,而不是如林黛玉一样是一个制度的牺牲品。这个悲剧到底存在与否,是什么样的悲剧,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这就构成名著的标准了。

这部作品之所以伟大,还因为每个角色处理地都是那么到位,恰到好处。男主角梁思成。如果再差一点,故事就成了闹剧。如果他比那两位突出很多,故事就成了喜剧。女主角林徽因,把话说得再清楚一点就太白,再不清楚一点就无话可说。才气稍疏,相貌气质稍逊,就不能让天下男女如此着迷。男配角徐志摩,如果才气稍差一点,就不能让人信服,活得再长一点,就可能不再是配角。而他死去也是为了去听女主角的演讲,和女主角有始有终。男配角金岳霖如果再有名一点,就会夺了主角的戏,如果他做点错事,或者不那么痴情,就不能让人如此叹息,也不能这么好地衬托男主角和其他人。

每个角色都正好在一个最佳的度上,整个故事正好在一个绝妙的平衡点上,于是一个伟大的作品就诞生了。


附(1)林徽因给徐志摩的信;(2)林徽因的诗《情愿》



(1) 林徽因给徐志摩的信

写这封信时,林徽因16岁。小才女的气息已露出端倪,“得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这是徐志摩最经典,亦是最令人知晓的一句话。

志摩:

         我走了,带着记忆的锦盒,里面藏着我们的情,我们的谊,已经说出和还没有说出的话走了。我回国了,伦敦使我痛苦。我知道您一从柏林回来就会打火车站直接来我家的。我怕,怕您那沸腾的热情,也怕我自己心头绞痛着的感情,火,会将我们两人都烧死的。

         原谅我的怯懦,我还是个未成熟的少女,我不敢将自己一下子投进那危险的旋涡,引起亲友的误解和指责,社会的喧嚣与诽难,我还不具有抗争这一切的勇气和力量。我也还不能过早的失去父亲的宠爱和那由学校和艺术带给我的安宁生活。我降下了帆,拒绝大海的诱惑,逃避那浪涛的拍打……

         我说过,看了太多的小说我已经不再惊异人生的遭遇。不过这是诳语,一个自大者的诳语。实际上,我很脆弱,脆弱得像一支暮夏的柳条,经不住什么风雨。

         我忘不了,有饿受不了那双眼睛。上次您和幼仪去德国,我、爸爸、西滢兄在送别你们时,火车启动的那一瞬间,您和幼仪把头伸出窗外,在您的面孔旁边,她张着一双哀怨、绝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着我。我颤抖了。那目光直透我心灵的底蕴,那里藏着我的知晓的秘密,她全看见了。

         其实,在您陪着她来向我们辞行时,听说她要单身离你去德国,我就明白你们两人的关系起了变故。起因是什么我不明白,但不会和我无关。我真佩服幼仪的镇定自若,从容裕如的风度,做到这一点不是件易事,我就永远也做不到。她待我那么亲切,当然不是装假的,你们走后我哭了一个通宵,多半是为了她。志摩,我理解您对真正爱情幸福的追求,这原也无可厚非;我但恳求您理解我对幼仪悲苦的理解。她待您委实是好的,您说过这不是真正的爱情,但获得了这种真切的情分,志摩,您已经大大有福了。尽管幼仪不记恨于我,但是我不愿意被理解为拆散你们的主要根源。她的出走使我不能再在伦敦居住下去。我要逃避,逃得远远的,逃回我的故乡,让那里浓荫如盖的棕榈、幽深的古宅来庇护我,庇护我这颗不安宁的心。

         我不能等您回来后再做这个决定。那样,也许这个决定永远也无法做出了。我对爸爸说,我很想家,想故乡,想马上回国。他没问什么,但是我知道他一切都清楚,他了解我,他永远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同意了。正好他收到一封国内的来信,也有回国一次的意向,就这样,我们就离开了这留着我的眼泪多于微笑的雾都。

         我不能明智如哪个 摔破瓦盆头也不回的阿拉伯人,我是女人,总免不了拖泥带水,对“过去”要投去留恋的一瞥。我留下这一封最后的紫信——紫色,这个我喜欢的哀愁、忧郁、悲剧性的颜色,就是我们生命邂逅的象征吧。

         走了,可我又真的走了吗?我又真的收回留在您生命里一切吗?又真的奉还了您留在我生命里的一切吗?

         我们还会重逢吗?还会继续那残断的梦吗?

         我说不清。一切都交给那三个纺线的老婆子吧,听任她们神秘的手将我们生命之线拉扯的怎样,也许,也许……只是,我不期待,不祈求。                                                                                                                                              徽徽

P·S·这一段时间您也没好好念书,从今您该平静下来,发愤用功,希望您尽早用智慧的光芒照亮那灰暗的文坛。

 

(2) 林徽因的诗《情愿》

我情愿化成一片落叶,  

让风吹雨打到处飘零;  

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  

和大地再没有些牵连。  


但抱紧那伤心的标志,  

去触遇没着落的怅惘;  

在黄昏,夜班,蹑着脚走,  

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  


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的落尽,忘了去  

这些个泪点里的情绪。  


到那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  

痕迹,你也要忘掉了我  

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真好!
ying312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章!好在剖析时落刀之处的精美和附着两篇林徽因信文由赏心而折服的精巧构思。从而让落泪的观众和怜才文人心生同情,于是一个幽怨的悲剧论断得以认同。

梁思成的才气的确不足以匹敌,林徽因的退却也许真的是因为胆怯。但这都不影响生活幸福。才气纵横的才子未必结合方可益彰,中国文坛最让人艳羡的沙龙是在梁林成婚后展开,林与徐金两位的欣赏交流也从未被家庭的藩篱所阻挡。林的轻灵因为梁的务实和老爷子的资源得以充分发挥,这都不是徐金两位所能做到的。想像一下其他可能的剧情,凭心而论,他们的结合是所有可能中最好的结果。

选择的明智,往往不足以抒发世人的激情,无以寄托对才女的怜爱。但生活的智慧常常令人惊异地将幸运者保持正好在一个绝妙的平衡点上,从而展现最优的结果。这平庸的真实虽然没有悲剧那样牵动人心。

话说回来,你的文章很美,美到不由我想多说几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