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中国

一杯茶, 一台电脑, 时间悄悄从指间流逝;一句话, 一个玩笑,阳光偷偷沿帘缝偷视
个人资料
正文

对海龟也谈几点看法

(2009-10-24 03:18:39) 下一个
首先, 对涂博士年青有为轻生表示同情和可惜.

第二, 希望大家冷静对待这件事. 大家都是受到国内外高级教育的, 看问题要全面
, 公允有些事件本来是好的发展, 不要因为一个偶然事件而否定大的趋势. 国内大
的趋势是对海龟以平常心看待, 以能力以成果论职称待遇, 国内外博士一样看齐.
这是好的发展. 希望国内更多以章程办事, 少人治, 不要以为海龟就该优惠. 大不
了你不回去, 但不要破坏国内已渐入正轨的公平分配制度. 当然, 这一分配制度还
需要改善, 比如缩小差距. 其实大可不必盲目所谓大师. 国外很多正牌教授并非大
师, 真正的大师, 世界上也没几个.

第三, 我收回我以前说得三十出头的博士后适合回国的说法, 如果你有小孩, 最好
三思而行. 另外, 不可过份依赖国内关系, 最终还是靠自己实力.

第四, 国内的房价是阻碍海龟的主要障碍. 如果国内没房, 首先住房就是一大问题
, 应该是;考虑的一大因素. 国外一个正式工作就可以给你提供生活所需的一切, 大
家可以安心工作, 不必为生活奔波. 在国内,大家似乎还在花很多时间在挣外快, 即
使你有正式工作.

第五, 国外的软环境还是很大优势, 大家不要因为国内的宣传就轻易放弃. 除非你
对国内的管理比较熟悉, 可以很快适应.

第六, 国内的科研环境还远远没建立起来. 科研不是发泄狗屁文章, 而是要有工业
, 要有社会需求支撑. 国内这方面的需求还有待建立, 而国内科研的要求, 包括前
沿热点工作, 已渐渐向国外先进前沿看齐, 这样国内所要的正是国外所求的. 那你
在哪里, 完全是自己的选择, 而不要觉得回国更好混而是很难混.

第六, 还是人多的问题. 僧多粥少. 哪个和尚会念经, 大家很难区分, 看谁最能糊
弄最能折腾了.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