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毒的两个月

(2017-10-30 18:38:40) 下一个

 毒藤之灾                                      

-杨敏京-

 

一九七四年秋 ,我託妻寄子,关山飞渡,只身来到印州花城(Bloomington, Indiana),在印大「英语研究所」进修攻读。一面是体验重新入学、读书穷经的快慰 ; 另一面则是顿失与妻儿共享天伦之乐的温馨。两种情绪揪缠结缉成一团,时亢时疲,时喜时忧,莫衷一是。

 

头一年(两学期)匆匆就过去了,先后攻读了六门英美文学的课程,获益良多,但有些精疲力竭的感觉。五月一到,学期结束,正好推开案上的课业,轻松片刻,让身心都休息休息。

 

饭后无事,独自在「研究生宿舍」附近散散步。举目欣赏四周的村舍、园野、绿荫、蓝天、白云 …。无所为而为的闲散,也的确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走著走著,猛低头,忽然大吃一惊,在路边草丛里,忽然发现了「新大陆」了!

 

只见有一株青翠的嫩茎,高刚过膝、向一边斜著挑起,茎上左右对生著一片片、尖尖圆圆的嫩叶,由下往上,形状逐渐减小,

颜色由青翠转成嫩黄,晶莹剔透,煞是魅人。而最最令人动心处则是,眼前这株带叶的青茎,与我台北住宅阳台上的另一株盆景,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真是天造的一对、地设的一双!

立刻訇然勾引起我思乡念家的情怀 ,久久不能自已…。

 

于是,立即借来一把铁铲,使劲挖掘,想把嫩茎连根挖起,移植归室,种之入盆,日日观赏,时时把翫,聊解思乡念家之情。

 

就在这使劲挖掘的过程中,忽然注意到:嫩茎上缠绕著一圈一圈、如螺旋状的青藤,由下往上,几已绕至茎顶。便想:乾脆用手把那青藤一圈一圈倒著解除下来了事。

 

就在用手解除青藤的剎那间,忽觉热烘烘一团热气,向我迎面扑来,当时并不了解发生了啥事儿啦!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开始觉得浑身灼热,很不对劲,坐立不安。随后,两臂、两腿开始奇痒。继之红肿、起包,愈抓愈痒,愈痒愈抓,脓包破裂,淌出浓浆,渗渗滴下。经同学一看,说:「不得了啦!你是中了毒藤 (poison ivy)之灾了。」

 

毒藤?啥是「毒藤」呀?

 

我把方才所作所为,简略地讲了一遍。他说:「不错!就是缠绕在嫩茎上那青青长长的藤子,叫作『poison ivy』,藤上每一小茎都长有『三片叶子』,以兹识别。野外林中常见,毒性极强,不能碰触噢!」

 

我身中了剧毒,茫茫然一点也不知道!

 

其后约一个多月,我陷落在「毒藤」的肆虐之中,几不能自拔。有生以来,第一次尝到「奇痒」的滋味,一种刻骨铭心之痒,痒到无地自容,痒到不行。

 

澡不能洗,觉更睡不好,饭亦吃不香。毒液流到那儿,那儿便也开始发痒、灌脓、溃烂。脓包若遇著热水,如火上加油,更痒得穿心,痒得入地无门。

 

医生给了一些药膏外敷,一时仍不能解我燃眉之疾。唯一能作的,我告诉自己,只有「忍耐」,让「时间」来慢慢消除我的「痒」疾。

 

两个月之后,「痒」疾终于渐渐平息下来,身体也慢慢恢復正常,刚好内人和三个孩子,及时由台北飞抵花城,全家又团聚一起,共享家居天伦之乐。

 

空闲时,我给他们讲述了许多一年只身在外的奇谭故事,其中之一便是与「毒藤」遭遇的经过与惨状,要他们提高警觉,不可重蹈覆辙。尤其每次全家去野外郊游时,我总不忘向大家耳提面命、三令五申:「千万、千万不要触碰那『三片叶子』的毒藤噢!」

 

 

后记:

 

后来,我遇见一位「职业园丁」,与他谈起「毒藤」之事 …。据他说:「与毒藤遭遇过一次之后,身体往往会产生一种免疫力,不再受它的侵袭云云。」但我半信半疑,不敢贸然一试,仍旧是「见藤变色」,走避三舍,以不及不触为宜,免再遭不测之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tmp 回复 悄悄话 来自台湾,会用简化字。
FollowNature 回复 悄悄话 这人骂国人成习惯啦? 每年不小心受poison ivy 的人很多, 挖棵植物就劣根性啦?

鲁钝 发表评论于 2017-10-30 20:05:59
这是上帝对你私拿大家的植物的惩罚,中国人的劣根性。
安静的角落 回复 悄悄话 有趣的故事。不同的把域有不同的植物分类,中招的人似乎蛮多的。
好奇为什么那些旅游须知的小册子等,不将这些常见的毒草收进去?
路边的蒲公英 回复 悄悄话 敢情是个偷东西的。
鲁钝 回复 悄悄话 这是上帝对你私拿大家的植物的惩罚,中国人的劣根性。
Jolene22 回复 悄悄话 我碰过一些藤,身上也是到处痒,很久才好. 但看来没你严重. Poison ivy 不是要吃抗生素治疗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