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读《史记》中的 夏、商、周

(2004-11-06 06:30:52) 下一个
读《史记》中的 夏、商、周

欧阳龙门

《史记》的第二篇《夏本纪》、第三篇《殷本纪》、第四篇《周本纪》,是有关夏、商、周三个朝代的。近年来,国内有名的 “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要搞清楚这三个朝代的具体时间。

夏朝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传说,是否曾经存在过,仍然是有争议的。
人们也争议过商朝的存在,后来在河南安阳的殷墟找到了商朝的考古证据,争议有了结论。
周朝则有不少的考古证据,而且周朝后期有了当时保留下来的文字记载。

《史记》的第二篇《夏本纪》中说夏朝的第一位天子是禹,我们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禹是颛顼的孙子,所以是黄帝的孙子的孙子。按照皇甫谧(mi2)的说法,从黄帝到禹大概有380多年的时间。

禹因为治水有功而继舜为天子。禹去世是授帝位给益,但是三年以后,益又把帝位让给了禹的儿子启。据说是因为 “益之佐禹日浅”,而 “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从启开始,以后都是传帝位给儿子,开始了 “家天下”,直到清朝灭亡。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夏朝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2070年至前1600年,约470年。从第一代禹到最后一代桀,共17帝,14代。

从黄帝以后的四代天子,直到禹,直到整个夏朝,都是黄帝的后代子孙。商朝和周朝则比较有趣了。

商朝的祖先是殷契,殷契的母亲简狄是喾的次妃。按说殷契应该是喾的儿子,黄帝的后代。但是,《殷本纪》说是:“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那么契是不是喾的儿子呢?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殷契辅佐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于商,是为商朝的祖先。经过14代,传到成汤。成汤伐桀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应该是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而商朝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约560年。从第一代成汤到最后一代纣,共30帝,29代。

周朝的祖先是后稷,又名弃,后稷的母亲姜原是喾的元妃。那么后稷也应该是喾的儿子,黄帝的后代。但是,《周本纪》说是姜原到野外,踩了巨人的脚印而怀孕生下了后稷。同样,有人说后稷是喾的儿子,有人说不是。舜封后稷于邰,是为周朝的祖先。经过16代,传到武王。武王伐纣的故事,大家更熟悉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应该是在公元前1046年左右。从此便是周朝。

《周本纪》说从黄帝到武王,共19代,着一点引起人们的怀疑。其间的时间约一千五百年,商朝经历了46代。周只有19代,讲不通。难道每代间隔80年?司马当时考虑过这个问题没有?

从周朝开始,天子都称 “王”。周武王以下八代,到周厉王。厉王死前14年,称为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从这一年开始,我们的历史有了可信的当时记载。在此之前的年代都是后人的推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