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术,地产投资,信仰家园,时尚生活
个人资料
正文

席勒也戳不破的中国房地产泡沫

(2013-10-20 00:28:17) 下一个

2013年10月18日 18:06 PM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获奖者中,罗伯特•席勒 (Robert Shiller)成功预测了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2005-2007年美国楼市危机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这成为他获奖的重要砝码,也因 此他备受中国国人关注,大家都希望席勒能够为中国楼市“诊脉”。但实际上,他对中国楼市的评论一直很谨慎。

几年前席勒曾表示,不论从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还是从国际的横向比较和历史纵向比较看,中国楼市价格都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在今年6月的一次访谈中,他指出:中国等国家楼市急剧上涨,看起来存在泡沫。用“看起来”这样圆滑的话语,恰恰体现出他对中国楼市谨慎的一面。

当资产价格脱离基本面时,泡沫就会产生,而席勒认为,“是泡沫,就一定会破裂”。但审视今天中国楼市的“泡沫”,似乎没人能准确预测它破裂的时间。事实上,如果说目前中国楼市奇高的价格背后有其“合理性”,那么这就是一个“坚硬的泡沫”。

近些年,中国政府不断加码楼市调控,但是房价持续上涨。从市场需求推高房价,到行政干预进一步刺激房价,看似高房价的诱因在发生变化,但实际上,几点核心诱因没有改变。

一是高地价。中国“地王”频现,造房成本激增,房价怎能不高。中国政府更愿意扮演土地市场直接参与者的角色,而忽略其公共服务本色。

二是,地方债务高企。近年的地方债务问题,促使地方政府将土地出让金作为提款机。

三是,由于实体经济不景气,银行体系中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潜在的金融风险巨大。

多年来,无数专家、学者看空中国楼市,但中国房价依然坚挺,除了上面提到的原因外,似乎中国政府从来就没想让楼市真正回归。从这个角度说,席勒的谨慎是对的。

也许不少人会认为席勒更像一位畅销书作家,但席勒证明了一点,即正确有效的经济观点,有时候并不一定需要通过繁杂的数学公式演绎,而通过漂亮、严谨的数学公式诠释的观点,往往都有致命的弱点。这一点,对于预测中国房地产市场,尤其适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无根的浮萍 回复 悄悄话 支持中国楼市泡沫的两个法宝:
1)高通货膨胀率。基本上,只要你有现钱或储蓄,你每天就在赔本。
2)对其他投资渠道的禁绝。这一点是造成中国制造业持续萎缩的关键。中国的有创造力的制造业基本都是民营企业,日子太艰难了!
将要击垮中国楼市泡沫的利器:
1)人口的老龄化。这一趋势已经显露头角,将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把中国拽入一个漩涡。
2)超高度的过度建设。在三四线城市,这已经非常明显。我这次回国就见识了一个四线城市的鬼城。
刘海他爸 回复 悄悄话 不要把那些杂种的话当一回事, 仔细研究自己的国情, 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别把那个奖和得那个奖的人看得那么重,我以前还把他们当人待, 后来我发现得那个奖的人, 都是一些会些鸡鸣狗盗、无耻下流的东西,就连那个创立那个奖的, 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的发明,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灾难,却仅仅一个愧疚是不够的,应该让他的灵魂不得安宁。而这个席坏种, 也不过是另一个无耻之徒罢了,而且这种无耻之徒尤以白鬼子最多, 因此, 地球被他们搞得乌烟瘴气,灾害不断。不用相信鬼话, 要相信人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