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兰细语

世事沧桑,深山幽静。细语人生,聊发自叹。惊鸿留痕,同享诸君。
个人资料
正文

秋日登山

(2008-09-18 06:55:30) 下一个


在中国及中国式气候的地区,秋高气爽。俺这里可不是这样的,经常是“秋低气闷”。随着白天时间的缩短,阴雨连绵的天气慢慢临近。

星期天的早上醒来,发现天气晴朗,能见度几乎达到了最大。这是理想的登山机会。遂决定上山。

这里的山遍布森林。就是被采伐过的地区,不久就迅速地恢复了森林。且幼树长得通常是密不透风。茂密的森林里到处栖息了熊。熊有两种:黑熊和灰熊。黑熊浑身是黑毛,个头较小。灰熊的毛色多变,通常是棕褐色,有的甚至很黑。但个头较大,一般重达二百几十公斤或更大。

秋天里,熊在拼命地吃浆果和其他食物,为过冬作准备。爬山时很容和熊相遇。专家的告诫是:若你和熊相遇,要点是:不要保持目光接触。目光接触意味着挑战,那会激起熊攻击的欲望。要慢慢地后退。注意:千万不能快跑。立即逃走是被捕食者的反应,这会刺激熊追击的本能反应。和熊相比,无论你奔跑的速度、爬树的本领及体力都不是熊的对手。万一你遇到攻击,你该做的是:对黑熊,全力反击。因为它个头小,柿子检软的捏,熊要挑小个(可不是小熊崽!如果黑熊攻击你,而你去攻击小黑熊,那是找死。可记得《圣经•箴言》的话:“宁可遇见丢崽子的母熊,不可遇见正行愚妄的愚昧人”。)还击。对大灰熊,倒地装死,保护头部和腹部。听天由命。因为灰熊个头太大,你的任何还击都无法阻止它的攻击,反而加速你的死亡。你不还击,熊也许半道会停止攻击。还有阿拉斯加的棕熊,体重可达六、七百公斤。那是地球上陆地最大的食肉动物。没有人想遇见它们。

不过你不要太担心,其实熊对人类的恐惧远超过人对它们的恐惧。它们大概知道,人并不是好对付的食物。再说,大灰熊通常在人烟罕至的地方,且避免遭遇人类。不像黑熊,经常出现在你家的后院。


1,瞧!这才是真正的熊掌哪


2,拍什么拍?活得不耐烦啦?——这可是凶悍的大灰熊

对付熊,还有一种武器,叫驱熊喷剂。若熊在极近的距离欲攻击你,你一按按钮,瓶中喷出辣椒或胡椒一类的东西会使熊逃去。

当我登上千米左右的平台时,太阳已爬上山岭。巨大的山峰在西侧投下长长的阴影。我拍下几张照片后,直奔目的地 Goat Mountain 。

英国没有什么名川大山。他们的后代对山仍不太熟悉。经常把每个山峰都起一个什么“山”的名字。许多“山”都是连在一起的。他们对山的起名方式也显示出“分析”的特点。

当我向山里行进,只见一白人老者独行。我和他打招呼。他的目的地与我的不同,但大部分同路。我们遂结伴而行。我们俩正在聊着秋天里熊正忙于采食,他一挥手,我只见前方三十多米的地方有一黑熊。他说:“这是熊崽!”我顿时紧张起来:“母熊一定在附近!”我的话音未落,路的左侧走出一只更小的。那老者说:“这是一只瘦弱的母熊。”母熊和小熊在几秒钟的时间里消失于右侧。我连取相机的时间都没有。看来,它们对人是很恐惧的,躲开为妙。我们不得不在原地等待。三、四分钟后,那老者从腰间抽出驱熊喷剂的瓶子,拿在手中,直向前去。我待在原地。老者过了熊出现的地方后,停下来,朝我这儿张望。我只好快步赶过去。当我经过那个地方时,右侧二十几米高的悬崖上树枝哗哗作响。看不见熊的身影,我连一张照片都没拍。

刚才熊上来的左侧是至少七、八十米深的大陡坡,有四、五十度。而熊走起来毫不费力。人类常说熊笨拙。在爬树和悬崖这两点上,和熊向比,人类应当把“笨拙”这个形容词留给自己才合适。

往前不远,GVRD 设立了一个签到点。写下自己的有关信息,把纸投进信箱。若你在山上失踪,救援人员可根据你提供的信息,快捷地找到联络人和设法救你。

渐进荒野,高大的道格拉斯杉和高山铁杉耸立挺拔。阳光从树间透过,洒下缕缕金带。山中寂静无声。我听下来怕几张照片。一种鸟大概发现我“侵入”它们的领地,不知从何方找来六、七个救兵,向我扑来。停在离我仅一、两米的地方。它们一付绅士派头,悄悄的,不出声。本来,鸟是不管异种生物的,大概是它们很少见到人这种生物,也是少见多怪,才有此行动。我趁机拍了几张它们的照片。及分钟后,它们大概发现无法把我赶走,就都溜了。回家仔细检视照片,大概这是Grey Jay 。


3,这可能是灰樫鸟

秋天是萧杀的季节,冬天紧跟在后面。许多草将走完生命的过程,树木将进入修眠的时期。古人对秋天的感叹就是悲伤。林黛玉的秋天诗是:“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她眼中只有悲愤,经常躲在屋子的一角吟唱这样的诗,所以她的短寿和她的心态有很多的关系。实际上,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当你登高四望,只见岁月流逝,应把握今天。莫等闲,空费时光。Albert Camus 说过:”Autumn is a second spring when every leaf is a flower.”(当每一片叶子是一朵花时,秋天就是第二个春天。)

一只小鹿在林间吃草。我赶忙拍下几张照片。它急忙走到树丛中,悄无声息地卧倒在地。它的生存方式就是隐蔽起来。


4,一只可爱的小鹿

当我赶到一个分道口时,Goat Mountain 就在眼前了。它的左前方是Crown Mountain 。我停下来,拍摄照片。山中的蚊子傻乎乎地直扑而来,我用手一下就可打死。我放下袖子,它们就奔耳朵和脸而去。我只好不管了,干什么都要付出代价。

Goat Mountain 海拔仅有1400米,但它有几分像黄山的天都峰。它也是东西横着的一道山岭。它虽没有天都峰那样陡峭,但在山峰上所见的风光,在某种意义上讲,比天都峰的要出色。


5,陡峭的峰顶西坡


6,山外青山

在峰底,我遇到一队徒步等山俱乐部的成员二十几人。他们大部分是退休的白人,且以女性为多。他们装备精良,准备充分。虽然他们岁数很大,但登山的步伐娇键,稳重而又力。不像有的民族的某些人,其年龄可能还年青,但心灵早已进入暮年。他们认为我走的快,怕妨碍了我的路,邀我先行。我说我走走拍拍,不比他们快多少。他们遂邀请我加入他们的队伍。

他们有领队,有救急员。每到一地势平缓的地方,清点人数。在太陡峭的地方前,略事休整,再冲刺。这反映了他们对自己的事自己是最好的裁判人这一观念的自信,和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如果说现代的民主制度起源于英格兰的社区自治,那其中的成员对自己的事完全靠自己的意识对民主制度的远行有重要作用。这个意识太淡薄的民族在走向民主的过程中将异常艰难。它的许多成员就是逃到国外,也是像厥类植物一样只能在森林的低暗处获得一点可怜的阳光。这里的阳光不光是指钱,而是文明社会的根本需求。一个民族在议会大厅里的表现其实是和它的多数成员在许多场合的表现有相关性的。只是头脑浅薄的人意识不到罢了。


7,徒步登山队的老年成员在向上奋力攀登

最后的登顶有两条路:一条是从南坡直接登顶,但陡而短;另一条是往东绕,略平缓而路长。他们作短暂的商议后,决定从走东南方向的路。

登山是对体力的最好检验。登山前最好别吹牛自己身体如何好,否则,一会儿就露馅了。相同锻炼身体的人,若岁数差5岁以上,登山时速度就会有明显的差异。往上每登一步,都要付出代价。那时你会体会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它处处拉着你的身体。你的腿必须对这个力作出反应。每一步的用力,汗水就会不断地冒出,为了带走机体加紧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我曾在黄山的天都峰下见到有的人像一堆稀泥一样倒在地上。有人鼓励他们:“走啊,去爬天都峰。‘不上天都峰,等于一场空。’”倒在地上的人有气无力地说:“一场空就一场空吧。我是坚决不爬了。”每次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爬山结束后,我甚至都能感觉到身子些变轻了,当然这是感觉。

登山虽辛苦,但它给你的补偿是不久会见到别处看不到的美丽风光。这是个极有力的吸引。虽然汗如雨下,气喘吁吁,一想到妙不可言的景色,你就不再觉得登山是什么困难了。这和去直接锻炼身体如跑步等的吸引力是明显的的不同。保持身体健康等长远目标好像是很遥远的、且虚无缥缈,而眼前的辛苦确实是立竿见影的。随时欲打退堂鼓就是最有诱惑力的。就像××主义社会对人的吸引是很遥远的,人们逐渐就会被眼前的实在利益所左右是一样的。

看山中的湖是不是对人很有吸引力?


8,藏在深山里的绿色湖水有无穷的吸引力,但要到达眼前可非易事

当我们经过一段很艰难的攀登,终于到达顶点。顶点几乎是一个平的。那景色是无与伦比的。往南看,整个低陆平原一览无余;往东看,一道道的山脉的剪影至垂天际。往北看,连绵不绝的群山目不暇接。Hiking的专栏作家 Dawn Hanna 在描写Goat Mountain 顶所见的景色时是这样写的:“farther beyond are mountains mountains mountains, as far as the eye can see..” 远处的雪山熠熠闪光,让你能感觉到一丝凉意。当你环顾四周时,忘却了世间的一切杂事和烦恼。


9,远处的雪山


10,是不是有点像中国山水画中想像的山的味道


11,千重山


12,山的剪影


13,山峦叠嶂


14,俯瞰深谷


15,三角洲


16, 近看雪山

一种大乌鸦,通常出没在高山上。它们是最大的乌鸦,身体有60余厘米长。它有一个粗大的脖子,自然喉咙也粗。它的叫声实在是太难听,嘶哑有低闷。它们又经常往你的身边凑。


17,山中的大乌鸦,浑身油黑


18,红与黑

下山就比较轻松了。我们正在下山,GVRD 的两个女工作人员背着大包,赶上山来。她们是更新那些作路标的橘黄色的彩条。没有他们的努力,有时真的很难找到小径的位置。谢谢她们的工作。

此次登山付出的代价是:食物约一磅,水果一公斤,水两升,汗水约一升。得到的是照片若干,大脑里储存的若干美景,和身心的彻底放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深山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canadianwildgoose的评论:

谢谢你的来访!
canadianwildgoose 回复 悄悄话 nice writing, cool comments!
深山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泉水的评论:

我的意思是英国人的后代——指加拿大人,对山不太了解。

传统都来源于英国。加拿大人曾经认为自己是铁杆英国的卫士,今天这样的人仍很多。
泉水 回复 悄悄话 哦,谢谢回复。因为你文中讲到英国的山和英格兰的社区自治,误会了。你那里风景很美!
深山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泉水的评论:

不在英国,而是加拿大。
泉水 回复 悄悄话 好厉害。原来你在英国。我们这里山不高,看到过山坡上几只鹿飞奔而过,被人打扰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