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果敢,地缘政治军事的范例ZT

(2009-08-30 20:57:49) 下一个
果敢,地缘政治军事的范例

果敢事件,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地缘政治和军事的范例,参与的各方各自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施展才华,计谋和力量纵横交错。

就地理而言,果敢历经变迁,1949年,在行政上是缅甸的领土。直到今日,为什么毛主席没有指挥解放军越境攻击残军,没有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答案。从军事行动角度看,解放军不存在很大的困难,既然能在湘西和十万大山里面追剿土匪和国民党残部,在果敢和金三角一带也应该能做到,野人山在缅甸西北部,果敢是是余脉,地势并不特别险要。

如果说那时候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就想到地缘战略,那可真是把毛主席神化了。

作为推测,一个原因是有别人效仿的顾虑,如果越境追击残军,是一个主体民族进入别国解决本民族事务,这样,朝鲜在延边,蒙古在内蒙,苏联在伊犁,就有了出兵的借口。另一个原因,对国外作战陌生,在这之前,老毛还没出过国门。这些,应该都是地缘政治考虑的范围。

随着新中国的建设,中国逐步开始接触世界,特别是支持亚非拉,开始了解全球战略要点,尤其是海上。

由于空中运输能力的限制,海洋是目前每一个国家走向世界的最大载体。中国走向海洋,有两个方向,向东太平洋,去美洲和日本;向南印度洋,去非洲 ,欧洲,南亚,中东。前一个方向,出口多一点;后一个方向,只有两条航线,一个是走马六甲海峡,一个是绕澳大利亚。绕澳大利亚是理论上的航线,即使在马六甲海峡海盗最猖獗的年代,也很少听说有中国商船绕澳大利亚。

马六甲海峡,国际水域,最窄的地方不到12海里。周边国家,菲律宾曾经是美国殖民地,新加坡的樟树基地长期租借给美军,泰国一直是美军在东南亚最大的军事基地,印尼和马来西亚曾经有过种族清洗式的排华事件。

如果我们把西向的国际货运完全放在马六甲海峡,无疑是把所有的珍珠都放在一根筷子上。寻求其它出口,绕过马六甲海峡,是中国不得不走的一步棋。

邻国中,面对印度洋的就是巴基斯坦,印度和缅甸。即使不考虑领土争端,喜马拉雅山的阻隔,中国也不大可能把印度作为印度洋出口的首选;利用与印度的矛盾,中国与巴基斯坦建立了良好关系;而和缅甸,因为缅甸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南部,历史上脱离英国殖民地的时间不长,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不是太高;这样,利用历史一些遗留问题控制它,就成为重要的一步棋。

直到改革开放前,由于政治动荡和国力限制,不可能有太多的实质性行动,但是这个思路是很明显的。印巴72年战争,印度兵临白沙瓦城下,周恩来告诉印度,再走一步,中国就出兵,印度被62年的仗怕了,退了回去,这样,抓住了巴基斯坦。

果敢地区,如果要回来,缅甸政府将丢尽脸面,而且会彻底断绝与中国的联系,另外寻找一个靠山,以图复仇。留给缅甸,给了缅甸政府面子,当地都是汉族,如果有反目的那一天,保护侨民是一个无懈可击的出兵理由。现在,中国人在果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急于要回来,并不是一步高棋。

果敢一带到现在这个局面,中国政府是经营了很多年,不是一下子就获得现在的主动,这个战略如何实施,也是变化的,中间实施过诸如逼迫缅甸政府的行动。云南知青入缅参加游击队,中国官方报导是说一些人的自愿行动,编这个理由的人可能自己都忍不住要笑,一个能动摇一个政府的行动,怎么可能是一群中学生的自愿行动?四野三个能征善战的师给了金日城,他到最后也没推翻南朝鲜政府。

有一个手抄本故事,文革中,周恩来舌战红卫兵,有一次,杨成武在旁边。红卫兵指责中央不关心在缅甸浴血奋战的游击队,应该出兵收复果敢。杨成武要发脾气,周恩来摆摆手,"语重心长"地对小将说,“党中央时刻想着你们,现在组织上派你们深入敌后,你们不能辜负全国人民的希望。”。红卫兵顿时和打了激素差不多。

这个故事的真假无法考察,但是传得很广,北京各个部队大院还有不同的版本,可以看出当时对缅甸关系的一个背景。

野史嘛,就是老百姓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听来朝廷有个新章程,得不到证实,有着急证实,于是,就根据大众的理想,编出来故事,希望那个章程和自己的理想一样。

抱歉,扯远了。

改革开放后,国力增强,特别是1990年以后,美军的远程奔袭能力在海湾的表现,即使从关岛出发,切断马六甲海峡也不会是以周计时的。这样,寻求印度洋出口,就进入实质性行动。

巴基斯坦西南海岸的瓜德尔港,已经建设两年了,这里离霍尔木兹海峡只有400公里,中东一半的油轮都要走霍尔木兹海峡。美国第五舰队处在中程导弹的射程里面。南疆铁路已经到喀什,离中巴边境有300公里。

在瓜德尔项目名下,中国帮助缅甸扩建仰光商港和军港,缅甸政府已经肯定商港里面有中国两个专用泊位。中航航道局已经说服老挝和泰国,在楣公河炸礁疏通航道。滇缅铁路是从抗战时代就开始规划,我们一定尽早通车,以实现先朝委员长的宿愿,欢迎台湾同胞踊跃投资。

在港口大前提确定下,通过军援和油气管道,帮助缅甸建设,进一步渗透。

如果说仰光港在中南半岛东岸,印度心理上还有一点安慰,那么,中国援建孟加拉吉大港,简直就是堵着印度门口。印度对巴基斯坦和缅甸的港口,反应不是很大,但是,对吉大港,阿三是真拼命了。这也难怪,孟加拉和中国并不接壤,尽管说是商港,实在是说不通,孟加拉的经济规模不需要那么大的海港。孟加拉很穷,港口建设完全是中国投资,它也没钱还,只有给中国专用泊位。有泊位就有货场,水泥地面,五六个泊位的货场连起来就有3000米,把东西挪开,歼10就能下来。虽然没有歼击机在港口场地降落的战例,但是,在高速公路上可是不少。就是说,歼击机不一定非要降落在机场。

如果歼10到了吉大港,整个印度半岛东岸都在巡航范围内。

印度拼命又能怎么样?中国10亿美元的投资,2。5亿的启动资金一次到位。孟加拉建国以来全部基本建设的投资都不知道有没有10亿美元。事情就是这样,很多人嘲笑邓小平的“发展就是硬道理”,现在看到效果了。印度看着搓火,那你来,你拿10亿零一块钱,吉大港就是你的。

陆地通道是中国政府一直梦想的,这个事上,挺对不住老大哥的,苏联解体的第二年,兰新线就开始从乌鲁木齐向西延伸,不到三年铺轨到边境。给了哈萨克斯坦贷款,建设他们境内那一段。欧亚第二通道的建成,改变了单一依赖西伯利亚大铁路大被动局面。

不是为中国政府歌功颂德,我相信我都能找出一万个错。就是说,咱们也替当家的想想,攒点儿家底挺不容易的。胡锦涛也是发愁,今天果敢的人挨欺负,你们找我要打,明天打起来,石油进不来,车加不上油,还得找我。外交界有句文雅的话,“随着国家的强盛,中国的国家利益是全方位的。”。用老百姓的话就是,“现在的人民,比清朝的时候,难服务多了。”。电影“大撒把”里面,杨柱他媳妇说得不错,“你要是真心疼我,就别折腾了,我还得过日子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