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文革的故事(吃饭)

(2008-09-25 06:54:20) 下一个
文革的故事(吃饭)
有一次陪太太逛商店,她进了试衣间,我知道没有半个小时出不来,就把她的包打开找点什么来看,可只有她的专业文章,我拿出一篇,把当年考GRE的方法来读,果然弄懂大意,尽管一大堆缩写和专业词汇不知道。
这是一篇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流行病学文章,谈的是早年营养不良对人的影响。胎儿和一岁前的营养不良会影响脑细胞的发育而造成智力不良,这是定论;那以后的营养不良会影响身高,标志就是腿短,这在我这个年龄的中国人中很常见,原因很简单,身体会自动调节把营养用到了更重要的地方,身体当然不知道到了谈恋爱的时侯,腿长也很重要,这也是别人的研究成果,不是它的重点。它要讲的是:
早年甚至青年的营养不良会增加你将来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我大吃一惊,我原来也相信那种流行的说法,现在中国人这两种病多是所谓营养病,现在知道,可不全是。

我读过路遥的小说,他对饥饿的描写我永远也忘不了:像一团火在胃里燃烧。没有亲身经历,恐怕写不了那么生动,他只活了47岁,我不知道是不是也因为早年营养不良。但我知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人大都吃不饱。
我有一个朋友,现在混得相当不错,跟他谈到小时候,他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饥饿,除了逢年过节,他都是饿着肚子上的床,在学校经常饿得头昏眼花。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他上半身和下半身的确不成比例,我知道他来自很穷的山区,况且他也没有必要跟我说慌。
在我小时候,记得中学生的口粮也就是30斤,现在的孩子恐怕要说,那么多啊,我可吃不完,那倒也不是假话,只是因为他们每个月的零食都不止这个数。我生长在南方,比北方要强得多,除了口粮以外,有半斤油,一斤肉,一斤鸡蛋,还能有少量的鱼和豆制品,基本上没有任何零食。东北一个月只有三两油,那能做什么,现在一餐恐怕都不够!
用现在联合国的标准,蛋白质的摄取量严重不足,可中国人就在这种条件下过了一二十年。可早年的营养不良,是要影响人一辈子的。
但很明显,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证据就是文革后,一搞农村改革,一二年后,人还是那些人,田还是那些田,就大部分都吃饱了。
一个胡乱歪整的政权,把大部分老百姓搞的肚子都填不饱,怎么还有人说好?要就是他们不知道,还有一种可能,早年的营养不良,把他们搞得有点智力障碍了,所以才会胡说八道。

据说三年困难的时侯,情况还要糟,但我不知道,一是还小,二是我上的那个幼儿园非常好,居然还能有牛奶,水果,点心,倒是听母亲和哥哥姐姐讲了一些。
母亲生性乐观,并不愿多讲这些事,有一回在饭桌说笑话,哥哥姐姐笑话母亲,说她不该把一部第一版的康熙字典卖掉,据说是从宫中流传出来的,还有一个印签,那时不过换了几顿饭钱,要是在现在,要值多少。母亲笑着说:人要是饿傻了,要钱有鬼的用。不过好像这笔买卖并不亏,因为到了文革,母亲要就是把它交出去,要就是给抄走,不可能留到后来。
那时我二个哥哥,一个初中,一个高中,每个星期天从学校回来,用母亲的话说,那就像从饿牢里放出来的,母亲不得不想尽办法,把他们两个喂饱。她几乎卖掉了能卖的所有东西,首饰,手表,字画,衣服,父母亲在49年前后条件都不错,这些东西应该不少,母亲一生爱书,到了卖书时侯,估计也是没有什么可以卖了。实际也是,他们去世的时侯,留给我们的老东西只有母亲从小集的邮票,恐怕那时没有人要。
我生活在大城市,情况要好得多,没听说人给饿死,我下农村时,才知道有很多当地人活活饿死。我住过一家的房东就告诉我,他奶奶就是给饿没的,那时他奶奶做饭,每次他们吃饭时,她总是说吃过了,结果有一天她就死在灶台边,身子饿得只剩下一把。

不过我倒是十分幸运,是少数在同龄人中没有饿过的,那不是因为我家里有个粮库,而是我在家里最小,又有个十分呵护我的母亲。至于母亲饿过多少,说来惭愧,我根本不知道,只知道有一段时间,她的腿一直浮肿得到脚,连穿鞋都困难。
我们家比大部分人恐怕还要强一点,母亲算是高级知识分子,困难的时侯,每月都有一点黄豆和点心,而且母亲工资不低,但那时吃的东西根本买不到,黑市上则奇贵无比。
后来情况好转,我们家的米饭里经常有别的东西,最常见的是红薯,有时是萝卜和藕,每次吃饭,母亲总是先跟我盛一碗米饭,哥哥姐姐则一样一半,母亲碗里基本没有米饭,我吃不完,她才会吃我剩下的米饭。虽然我认为哥哥姐姐总是欺负我,但在饭桌上我永远是老大,也从来没听到过他们抱怨。
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和母亲一起在食堂吃早饭,那是一个很大的饭厅,由于采光不足,总是黑漆漆的要开灯,空气中总是弥漫着饭菜的味道,靠墙是一排长长的碗柜,大家把碗就长期放在那里。我和母亲面对面的坐着,一人一碗稀饭,一点咸菜,多半是辣萝卜或榨菜,再还有几个包子和荞麦粑粑,那时口粮里面有一部分杂粮,食堂早上买一个包子或馒头必须跟一个荞麦粑粑。
母亲总是吃杂粮,把细粮让给我,在昏暗的灯光下笑着看着我吃,说她不在乎。我后来才知道这不是实话,在这之前,她从来没有吃过这种东西,而一旦可以不吃了,她连碰都不碰。母亲从小可有点娇生惯养,她根本不会做饭,因为没做过,我们是吃食堂菜长大的,她前几十年衣服都没怎么洗,我们家一直有保姆直到我上小学。
母亲总是留一个包子用纸包好放到我的书包里,那是因为有一段时间,老师跟她告状,说我上课调皮注意力不集中,她搞清楚这总是发生在最后一节课,因为是母亲,与老师的观点就不太一样,她认为我是饿了,我小时候肠胃不好,早上吃东西总是没胃口。
我后来当然也吃过不少好东西,可我总是认为比不上那个包子,下了第三节课,站在学校的开水桶边,一口热开水,一口包子,那可真香啊,而这永远再也不可能有了!
这也使我落下一个毛病,在大家都赶时髦吃杂粮时,我一闻到那个味道,就有不好的生理反映,想吐,到后来,生理反映没有了,心理上却受不了。实际上,我写这些文字的时侯,泪水经常模糊了我的双眼,弄得我连监视器都看不清了。

不久前,我做了一个梦,我们一家坐在饭桌边吃饭,我吃了一块肉,眼睛盯着第二块,等我的筷子在空中时,哥哥抢先一步,把那块肉夹到了,我拖长声音喊到:
“妈….妈!”眼里满是委屈,
母亲不满意的瞪了哥哥一眼,
“你多大,他多大,怎么好意思跟弟弟抢。”
“我那会跟他抢,不过是想逗逗他。”哥哥把肉还到我碗里,
“你是不是不把他逗哭,就觉得不像哥哥,没个大的样子。”
接着又对我说:
“你刚才盛饭把锅盖盖上了没有?”我们家往往自己做饭,到食堂打菜。
“好像是盖上了。”
很明显。母亲知道这意思就是没盖,
“快去把它盖上,会凉的,最近厨房老有蚂蚁。”
等我到厨房一看,黑乎乎的爬了一锅蚂蚁,我一下子就给吓醒了。
懊恼地想:怎么一回事,连个梦都不让人做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泉水 回复 悄悄话 你写得太好了。泪水也模糊了我的双眼。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