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腦簡史(轉載)

(2005-01-29 11:53:54) 下一个
现在的电脑可谓神通广大,它能够打字、玩游戏、放电影和电视,能够承担会计师、统计师和工程师的相当一部分工作,能够相互联起来,进行传真、电话、交友等方面的工作。总之,人们只要希望电脑做点什么,电脑似乎都能够做到。但是,电脑是怎么变成这样的呢?是什么样的一些人对电脑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的呢?本章将尽量在整体上,对电脑技术的发展,做一个客观的回顾。 由于美国现代电脑技术领先于世界,我们所用的电脑很多来自美国,有人可能觉得“电脑就是美国”。不少美国人也这样认为,但这不完全正确。美国对现代电脑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这当然无可否认,然而电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美国一个国家独自完成的。我们认为电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全人类智慧的共同结晶。 电脑技术发展史上,个人电脑的兴起对电脑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1930年代前,推动电脑技术的主要动力是商业利润,其后的一段时间里,电脑技术的军事意义变为更重要的动力。这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冷战时代的军备竞赛,飞机制造、核武器、航天技术等越来越复杂,客观上需要电脑技术的带动。为了找到更先进的计算技术,美国政府和军方直接参与了多种电脑技术的研究工作。他们大量购买电脑设备,为IBM等大型电脑公司的资本积累,一度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但个人电脑改变了一切,个人电脑直接渗透进人类生活领域,这才使人们明白到电脑技术对于现代社会的文明象征意义。电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遂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需要,电脑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计算工具,而是我们生活的伴侣。现在是1997年,我们刚好处于电脑技术发展的另一个飞跃阶段。回顾一下电脑发展史,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清电脑技术飞跃对我们现代文明生活的影响。 电脑技术发展史上,有不少给人启发性的故事。 一个十九岁的年轻人,他从大学退学,坐在俄勒冈州尤金市一家旅馆里,声嘶力竭地狂喊乱叫,想从中消除忧虑和愤懑,找到一种光明的未来。这方法很多成长过程中的年轻人都试过,心理学家或许称之为青春期的骚动吧。这个处于骚动着的年轻人,这个对社会和对自己产生绝望感的年轻人,这个周身充满创造力的年轻人,这个既反叛又梦想的年轻人,在这疯狂的叫喊中,他要么成为一个惊天动地的人,要么沦落为街头的捣蛋鬼。但这人是在美国著名的科学园硅谷里长大的,对电子技术的爱好使他选择了惊天动地的事业。这人就是乔布斯(Jobs),他在1974年这样疯狂叫喊,三年后创办了苹果电脑公司,这个味道好极了的苹果,差点儿摇动了电脑蓝色巨人IBM的根基。他成为电脑发展史的一个标志他是促成电脑成为普罗大众平常使用工具的关键人物,也是使个人电脑工业成为一个巨大产业的一个时代先驱(在乔布斯之前,电脑基本上还只是少数科学家和工程师掌握的神秘机器,离人们的现实生活有实质性的距离)。 这样的故事,单独分离出来讲,给我们的启发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要结合电脑发展的时代脉络,去理解这些故事。 有一些很重要的概念,要我们提前弄清楚。我们说孙文就是孙中山,李白又叫李太白,同样,现代的电脑就是计算机,晶体管也是半导体,电脑的程序也就是软件,PC就是指个人电脑等等。尤其是电脑和计算机这一对同义词的使用上,讲述较早的历史时,我们尽量用计算机这个词,较后的其后则使用电脑这个词,因为这样比较切合实际情况。另外个人电脑通常也叫做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不过,我们不敢使用微机这个词,因为现在大中型电脑,甚至巨型电脑也在微型化。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