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塞尔维亚议会突然决定为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道歉

(2010-04-14 10:32:19) 下一个

塞尔维亚议会突然决定为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道歉

2010年04月       
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从3月30日下午到3月31日凌晨,经过长达13小时的激辩,塞尔维亚议会终于通过一份决议,就波黑内战中的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Srebrenica massacre)事件进行道歉,但决议并未按照前南国际法庭的裁决使用“种族灭绝(genocide)”一词。

此外,大屠杀死难者家属还指责荷兰籍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没出手制止塞族武装的暴行。但海牙国际法庭3月30日裁定,维持联合国在屠杀事件中享有刑事豁免权的判决。国际法庭指出,为了让联合国能在世界各地履行其职责,联合国不能被起诉。

那么,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时隔多年,塞尔维亚议会为何突然为此道歉?

1.20万人死于波黑内战

说起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还得从波黑内战说起。

一战结束后,南部斯拉夫民族成立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是其中一部分。1945年,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成立,波黑成为其中的一个共和国。波黑主要民族为穆斯林族(简称穆族),占43.5%,克罗地亚族(简称克族)占17.4%,塞尔维亚族(简称塞族)占31.2%。1991年在东欧剧变的大背景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和波黑等4个共和国宣布独立后,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根据宪法,于1992年4月27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简称南联盟),成为原南斯拉夫的继承者。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从此解体。

这时,波黑的穆族、塞族、克族三派力量在该国前途问题上意见不一。1991年10月15日,波黑议会在塞族议员抵制的情况下,通过《关于波黑主权问题的备忘录》。1992年3月3日,波黑共和国宣布独立。塞族针锋相对,随即宣布成立“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脱离波黑独立。波黑内战随即爆发,冲突一方是克罗地亚共和国支持的波黑穆族和克族,另一方是南斯拉夫军队支持的塞族。美国和当时的欧共体偏袒波黑穆族和克族一方。

1993年4月,波黑穆族和克族在波黑中部发生冲突,一度形成了克族与塞族联手对付穆族的局面。1994年3月18日,波黑穆族和克族签署建立穆-克联邦的协定,并与克罗地亚签署建立邦联的原则宣言,共同对抗塞族人。1995年7月11日,波黑塞族攻入位于波黑东部的小城斯雷布雷尼察。8月30日,北约对塞族军事目标进行长达半个月的空袭。1995年12月14日,波黑全面和平协议在巴黎正式签署,导致20余万人死亡的波黑战争宣告结束。

2.克族不歇手塞族怒而攻城

发生在斯雷布雷尼察的大屠杀,就是波黑内战中的一个惨案。就此问题,英国广播公司(BBC)2010年3月31日的报道比较详细。

BBC的报道称,群山环绕的斯雷布雷尼察,距塞尔维亚边境不到20公里,距萨拉热窝约100公里。1990年,该地有居民约3.5万人,其中3/4为穆斯林。1992年春,波黑东部城镇几乎全为塞族军队占领,但由于斯雷布雷尼察易攻难守,塞族1992年4月占领几天后旋即撤出,该城被穆族控制。在该城附近,有一条从波黑塞族控制区首府帕莱通往贝尔格莱德的捷径,驻守该城的穆族武装曾试图将其切断。1993年3月,塞族决定彻底攻下该城。由于西方当时进行调停,塞族停止进攻,但要求城内穆族解除武装,不得袭击帕莱至贝尔格莱德的通道。1993年4月1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确认斯雷布雷尼察市为联合国安全区,不应受到任何一方的武装攻击。1995年春,克罗地亚境内的塞族聚居区、同样被列为联合国保护区的克拉伊纳共和国,被克族军队攻占,联合国维和部队竟无所作为,这让波黑塞族怒火中烧,他们决定再次进攻斯雷布雷尼察。

3.BBC介绍的大屠杀经过

斯雷布雷尼察作为联合国的安全区,当时由来自荷兰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负责保护。1995年7月6日至8日,塞族武装包围斯雷布雷尼察,当时该地由约600名联合国维和人员(主要是荷兰步兵)保护。穆族武装请求维和人员归还他们上交的武器,但遭到拒绝。

1995年7月9日,塞族继续攻打,数千难民逃离。当天,塞族还攻打维和人员观察站,扣留了30名维和部队人员作为人质。

7月10日,因为维和部队基地遭塞族武装炮轰,驻守的荷兰籍指挥官卡雷曼斯上校请求设在萨拉热窝的联合国维和部队给予空中支援。在维和部队军机抵达前,塞族武装停止攻击。空中打击推迟。当天傍晚,城中有约4000名难民受到惊吓,纷纷跑到街头。而维和部队基地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荷兰籍指挥官警告城中的塞族武装领导人,如果他们不在第二天凌晨6点撤到安全区的话,维和部队军机将会对他们发动大规模空中打击。

7月11日,塞族武装并没有后撤。9点,卡雷曼斯上校得到来自维和部队总部的消息,称其递交的请求格式不对。10点30分,卡雷曼斯上校再次递交请求。但是,维和部队军机此时不得不返回意大利的基地加油,因为它们自早上6点就一直在空中盘旋。中午,2万多名难民(大多是妇孺和老弱病残者)逃到维和部队的主要基地波托察里小镇。14点30分,两架F-16战斗机向包围该市的塞族武装阵地投了两枚炸弹。塞族立即威胁说,如果再空袭,他们会杀死荷兰籍人质并炮轰难民,空中打击因此暂停。两个小时后,波黑塞族军队司令拉特科·姆拉迪奇进入该城。姆拉迪奇宣布占领斯雷布雷尼察,并建立地方政权。当天晚上,姆拉迪奇和卡雷曼斯举行会谈,他在会上发表最后通牒,要求穆斯林放下武器,否则休想保命。

塞族军队放走了妇女和儿童,12日,公共汽车将妇孺带至穆族控制区。估计约有2.3万名妇女和儿童在接下来的30个小时被驱离。而塞族武装开始对12岁至77岁的男子进行甄别,看他们是不是战争嫌犯。数百名男子被关在卡车和仓库中。大约1.5万名穆族武装人员试图连夜逃离该市,他们在崇山峻岭奔逃时遭到炮轰,其中一部分人被包围后杀死。

7月13日,在附近的克拉维查村,首批手无寸铁的穆斯林在一个仓库被杀,这是屠杀的开始。维和人员当天交出5000名在波托察里基地寻求避难的穆斯林,作为交换,塞族释放了14名荷兰籍维和人员。

7月16日,首批大屠杀幸存者逃到波黑穆族控制区,大屠杀事件被曝光。据BBC报道,屠杀地点至少有15处。而前南法庭的材料显示,7月13日至17日,在斯雷布雷尼察周边地区,大约8000名波黑穆族成年男子及男孩被杀。

4.国际法庭:塞尔维亚没直接责任

刚开始,波黑政府否认存在大屠杀。直到2004年,波黑政府才被迫承认,1995年7月,波黑塞族军警进入斯雷布雷尼察市,杀害了7000余名穆族男子。

由于塞尔维亚继承了南联盟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因此它被波黑告上海牙国际法院。2007年2月26日,设在海牙的联合国前南国际法庭裁定,发生在斯雷布雷尼察的穆斯林被杀事件是“种族灭绝”,但塞尔维亚对此没有直接责任,也不是屠杀同谋。不过,法院表示,塞尔维亚没有履行《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的义务,未能阻止这一屠杀事件。

按照国际法庭2007年的这个结论,当时的塞尔维亚兼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无需负法律责任,但他却已在2006年死于狱中,算是比较冤枉。目前,波黑塞族共和国前领导人拉多万·卡拉季奇仍在前南国际法庭受审,被指控为大屠杀幕后主使的姆拉迪奇将军则仍在逃。

5.对“屠杀”看法仍有巨大分歧

今年3月31日,塞尔维亚国会经过长达13小时的辩论,通过了就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事件道歉的议案。议案“强烈谴责”了1995年的“罪行”,向受害者家属表示慰问,并指出塞尔维亚当时本应加大努力阻止这起惨案发生。此前,塞尔维亚政府一直否认发生过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3月31日报道,塞尔维亚执政联盟认为,这项迟来的议案能重塑塞尔维亚的形象,有助于塞尔维亚加入欧盟。执政联盟成员内纳德·查纳克说,就塞尔维亚人需要面对的过去来说,它涉及的仅仅是冰山一角。

显然,塞尔维亚执政联盟有通过道歉向欧盟“示好”的想法。去年12月,塞尔维亚提交了加入欧盟的申请。不过,BBC的报道称,塞尔维亚加入欧盟的障碍仍然存在。欧盟要求塞尔维亚寻找并逮捕姆拉迪奇。有西方媒体称,姆拉迪奇仍隐藏在塞尔维亚境内。

塞尔维亚议会有250个议席,173名议员当天到场,127人投下赞成票。

这说明塞尔维亚人对这场屠杀的看法存在巨大分歧。另外,这份决议并未按照前南国际法庭的裁决使用“种族灭绝”一词。决议没有认定当年的屠杀是“种族灭绝”行为,波黑穆族与塞尔维亚的穆斯林对此很不满意。

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则对该决议深感不满,以“耻辱”等字眼回击。他们认为,应该同时谴责波黑穆族与克罗地亚人的罪行。一名塞尔维亚民主党人就表示,认为塞尔维亚要为此事负责,这会给塞尔维亚后人带来负担。

有中国学者则称,欧盟一直以“入盟”为诱饵,让塞尔维亚在交出波黑战犯、为屠杀道歉、科索沃等问题上让步。此前,塞尔维亚步步退让,加入欧盟一事却一拖再拖。科索沃问题是塞尔维亚入盟的关键障碍。欧盟先是要求塞尔维亚承认科索沃独立,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害怕自己成为“千古罪人”,不敢答应。欧盟就退后一步,建议塞尔维亚承认既成事实,与科索沃建立良好的双边(而非两国)关系,塞尔维亚则一直没敢松这个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