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真正的民族英雄---蒋介石

(2008-03-24 16:49:23) 下一个
八品主簿

第一、就历史而言,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外国或外族的全面入侵,其中有两次被亡国:一次是宋,一次是明。唯一没有亡国、并且全面战胜了侵略的,便是中华民国。那么,有经济发展军事技术上拥有优势尚且既然败于蛮夷小邦亡国灭身的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诸反抗侵略的人物,都能被历史称为民族英雄,那在枪不如人炮不如人内讧连连四分五裂的情况下领导了中华民族长期守土抗战,并最终击败用坦克飞机战舰武装起来的工业强国日本,赢得了胜利的蒋介石,倒反而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吗?

    第二、就二次大战而言,凡被德、日、意侵略的国家,在欧洲除掉苏俄,在亚洲除掉中国,没有不亡的。英国本土只遭轰炸,未遭登陆,故不在此列。由是,未亡国家的领袖,如苏俄的斯大林,其沦陷的土地既不比中国小,伤亡的人数亦不比中国少;被亡国家的领袖,如法国的戴高乐,都能身负民族英雄的荣耀;相反,非但没有亡国,并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竟有卓越贡献的战胜国 —— 中国的领袖蒋介石,倒反而不能称为民族英雄了?

    第三、就二战期间各国的国内情形而言,应该说,没有一个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比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更加难以领导。因为刚刚统一了中国蒋所面临的,不仅有外患,更有内忧;不仅有日本的侵略,而且有各式各样,有军阀残余的连续反叛。这些大大小小武装割据势力对如何扩大自己的私人武装与地盘向来是处心积虑,但对如何发展经济提升国力维护国家主权,对国家民族命运缺乏热情,套古书来说,就是“喜则连横抗上,怒则竞力相拼”,标准的 WARLORD。当是之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中华民国政府和中国国民党虽然面临“数面作战、国无同类”的困境,却仍能团结国人,内平叛乱叛国,外抗强敌侵略,非但没有亡国,并且正是在这一场反法西斯战争中,荡尽了百年来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奇耻大辱 —— 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收回了东北、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主权,以一积弱之国而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领袖国之一,争得了举世公认的荣耀。如是,作为中伟大卫国战争之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先生,如若他不是民族英雄,则谁可夸之?

    第四、指蒋介石是民族英雄,还不仅仅因为他是中国战时的领袖和他拥有领导中国抗战的功绩,其中,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际原因,就是,他是那一场伟大卫国战争的实际指挥者和参加者。他不仅仅是修好、建设西南的国策,争取抗战胜利而期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接轨的外交政策,其是根据国际国内条件而决策的持久战大战略的制定者与积极推动者,他还甚至还在八一三抗战数次昌着被日军击落的危险多次飞向上海火线督战,其夫人宋美龄亦曾在劳军途中被日军飞机炸伤,这在二战各国领袖中是绝无仅有的。遥坐衙内,指挥虎门销烟的两广总督林则徐可以被称为民族英雄,亲赴前线的全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反倒不能称为的民族英雄吗?

当是之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中华民国政府和中国国民党虽然面临“数面作战、国无同类”的困境,却仍能团结国人,内平叛乱叛国,外抗强敌侵略,非但没有亡国,并且正是在这一场反法西斯战争中,荡尽了百年来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奇耻大辱 —— 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收回了东北、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主权,以一积弱之国而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领袖国之一,争得了举世公认的荣耀。如是,作为中伟大卫国战争之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先生,如若他不是民族英雄,则谁可夸之?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他是不可能放弃大片的国土,跑到深山里打游击的,他要为他的人民负责任。虽然打游击可利用地形使敌人的机械化部队无用武之地,在平原和优势敌人死拼会极大的消耗自己,但国民政府选择了后者。可当下许多人因此而批判国民党的指挥,这种人是日狗养的。如果谁都为保存自己尔打游击,我们就会像法国一样,很快沦陷。除了日狗,有谁想当亡国奴。为什么大批的人不远千里到重庆,因为那里不仅不会当亡国奴,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抗战的希望。如果一个国家连抵抗的希望都没有的话,怎能更好的抵抗。正因为阵地战,使中国才不至于像法国过早沦陷,才使中国成为连法国都不是的联合国创始国。

在那个军阀割据的年代,和一个经济科技军事都强于自己的敌人较量容易吗。那时谁都不服谁,而有能力领导全国抗战的只有蒋介石,如果没有蒋,中国抗战怎么打,那时不仅会出一个汪精卫,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而蒋的维护中国统一的举措却被某些人认为打击异己,独夫民贼。试想,一个四分五裂的中国,凭什么和日本人打仗。各自为战,保存实力,为了壮大自己,不惜屈膝为奴,这种人在抗战中还少么。

有人说,国民党腐败无能。一个在和平时期都不可能清廉的政府他不说,怎能要求一个在民众流离失所,国家经济几乎被战争拖垮的政府清廉呢。中国自从鸦片战争起就任人鱼肉,而抗战的胜利,使中国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收回了很多国土。一个不付出众大牺牲的弱国,一个已沦陷的国家怎能受到这样的待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