缽盂泉

冬苗,原名,董淼, 江苏省苏州市人。今年已72岁,出国前,乃江苏省苏昆剧团(苏州)、江苏省锡剧团(南京)高级编剧。 1993年4月定居加拿大蒙特利尔,任《华侨新报》编辑主任。为《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创会主席。出版戏剧、小说多部。
正文

龙行天下

(2007-08-02 03:43:39) 下一个

龙行天下

                                    冬苗

 

    蒙特利尔的夏天真是热闹, 爵士音乐节、 烟花节、 嘻笑节层出不穷, 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又来临了!

    圣母岛的圣-劳伦河两岸,锣鼓喧天,彩旗飘扬, 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场上,熙熙攘攘,人潮汹涌。有一特殊的景观,定会使人眼前一亮:  无论是赛舟健儿、啦啦队, 还是各种肤色的男女老少,纷纷以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为时尚、为表率。穿对襟短褂,扎腰带,印堂抹红,头打英雄结, 在T恤衫、光脊梁上还要印上中国字, 或是龙的图案。

    瑞狮腾跃,巨龙飞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节日,是我们最为亲切的民风、民俗。 远隔重洋,身处异国他乡,每个华人都会感受热浪冲激, 由衷地觉得无比的荣耀和自豪。         

    龙舟节, 使我们想起古老的祖国,想起五千年的悠长历史,想起爱国诗人屈原,想起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赛龙舟,是我们海外华人最为扬眉吐气的民俗庙会。我对蒙特利尔举办的龙舟赛特别看重,每年都得身临其境, 领受那火爆场面。 

    五月端阳赛龙舟, 是盛典, 是狂欢, 代代相传, 沿袭已久。 唐代诗人张建封便写有<<竞渡歌>>以颂其盛:

 

                     鼓声三下红旗升,

                     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旋飞万剑,

                     鼓声劈浪鸣千雷------。

 

    申曲(沪剧)传统戏<<庵堂相会>>里, 就有看龙舟一折,一唱到底, 极其热闹,至今还是上海沪剧院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

    1967年夏, 自从香港举办国际龙舟节之后,龙舟便逐渐走向世界。欧美各地华人聚居的城市都先后举行龙舟赛,而且办了一届便连续办,一发不可收。我们加拿大便有多伦多、温哥华、 渥太华、 伦敦、咸美顿等城市纷纷响应。 1996年李植荣先生担任魁北克省华商餐馆会主席,在蒙特利尔创办了首届国际龙舟节。先在唐人街闹市区彩车大游行,广造声势,吸引了两万多市民前往观看。首届国际龙舟节共有36支队伍参赛, 最后, 由陈锦涛先生率领的富丽华大酒楼船队夺冠。

    第二届国际龙舟节,由李惠霞女士担任主席,更为壮观。  <<路比华讯>>负责人张亚一先生特邀我写了长篇报道<<与龙共舞的奇女子>>, 刊登在<<路比华讯>>头版上。

    以后, 年年举办, 至今已有十一届了。 去年参赛的船队已达170支。特别令人感动的是,200名患乳腺癌妇女组成的8支队伍,她们先把鲜花抛入水中,为死于乳腺癌的姐妹默哀一分钟,再举桨拚搏。

    据今届主席余绍然先生介绍, 这一次参赛的船队已达185支, 创历届之最。 

    龙行千里, 龙行天下。龙舟赛, 是最具群众性的水上运动。 斗志昂扬, 劈风斩浪,齐心协力,所向披靡,是多么动人的画面。  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正在发扬光大, 成为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财富。

    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 我想,华人各界逐渐会有更多远见卓识之士, 能在蒙特利尔国际龙舟节上寻觅到蓬勃商机,借助旺盛的人气,办成中华美食天地中华民间工艺品展销会时装、服饰发布会,以及推广中医、中药、针灸、推拿,推出各行各业先进的新产品、新科技等等。

    我们期待,各路武林高手、书画巨擘、艺术耆宿、演奏大师、歌唱新秀、舞蹈先锐、戏剧名流、曲艺大腕、棋坛魁元、杂耍精英、制谜怪杰、对联行家、------,以及举世罕见、形形色色独门绝活的正宗传人,亦来大献身手,一展风采 。

    同心协力,共襄盛举,蒙特利尔有这么一个以华人主办的国际赛事,是极不容易的。我们真诚地希望,蒙特利尔的国际龙舟节愈办愈精彩,愈办愈兴旺,成为提升华人地位的契机、繁荣华埠经济的纽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