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波

心如止水是一种境界,一种修炼,也是一种无奈与苍老。不管年龄多大,经历如何坎坷,有心如水,总是希望风儿吹过,带起片片涟漪,涌起层层水涛,掀起滔天的巨浪,将那沉淀水底的淤积尽情宣泄...
个人资料
占波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书到用时方恨少

(2012-09-15 18:30:12) 下一个

“书到用时方恨少”一句俗得不能再俗,滚得不能再烂的老话了。女儿开学领回一摞书,放在地上36厘米高,称一称有16公斤重,共计66本书。看到照片上的书,陡然想起这句话, 如果当初自己的学习环境也是这样的紧张,压力也是如此的巨大岂不是一件好事?应试制度也好,填鸭式教育也罢,死记硬背的东西虽说僵硬,只要撑不死,留待一生去慢慢消化,总比感到饿了,却是腹内空空要好。

人到中年就像一块吸足了浊水的海绵,再想吸纳些新鲜清水几乎不可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在看来根本不是什么警句,只是群体人生的实际写照,知道少壮努力的人寥寥无几,感到老大伤悲的人比比皆是。“活到老学到老”似乎更是一句空话,“学”的本意是效法别人,获取自己不知的东西,而人们往往在不到三十岁就开始固步自封了。隔代人之所以有代沟,就在于年长的不会再接受年轻人的东西,如果真的善学,能够活到老学到老,隔代人相处就不会有那么多矛盾和不解了。

当人开始对周围的事物开始挑剔抱怨,愤懑的情绪与日俱增,这个人就开始变老了,若不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使自己适应外部的变化,这个世界会离你越来越远,变得越来越冷漠,直到这个世界抛弃你或是你自己隔绝于这个世界。

人的生理过程限定了人的思维边线与眼界,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是坐井观天的蛤蟆,看到的都是有限的一块天空,所学的知识是垫在脚下的积土,知识越沉厚距离井口越近,看到的天空就越大,心胸也会随之宽广。

记得上学时,有同学说;你怎么看那么多的闲书,有功夫歇会儿多好。其实只有人是“闲”的,书是从来没有闲书的,若是让我从新回到课堂,我宁愿去读最没人性的“私塾”,背不下作业,做不好文章,手被先生打得肿起来。

“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人的一生,在某个时段做那个时段快乐的事情,既然大家多是“书用恨少,老大伤悲”,何必非要跳出井口看看外面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