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海听涛

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正文

《世说新语》里面的王济(王武子)与大闹五庄观的孙悟空

(2012-03-15 12:41:11) 下一个

今天偶读《世说新语》,在<俭啬第二十九>篇当中,记录了一段王济(王武子)偷吃和峤(又称和公、和长舆)家李子的故事,兹录如下: 
 
和峤性至俭,家有好李,王武子求之,与不过数十。王武子因其上直,率将少年能食之者,持斧诣园,饱共啖毕,伐之,送一车枝与和公,问曰:「何如君李?」和既得,唯笑而已。 
 
王武子这做法,不禁令人联想到当年在五庄观偷吃了人参果还推倒了人参果树的孙猴子,过去读《西游记》总是觉得猴子的鲁莽多来自艺术的夸张,没想到魏晋名士的行事,却也同样“不近人情”。猴子推倒人参果树之后,尚且知道不能直接跟清风、明月二童子讲明,王武子则过之,不但带了一帮人一起去偷吃李子,居然还把人家和峤家的李树砍成柴火送给主人,真是太“不懂事”了。 
 
P. S. 不知道为什么魏晋名士们对李子树情有独钟,貌似李子是当时的“高级水果”?很多名士都跟李子有着不解之缘,同在<俭啬第二十九>篇当中,王戎居然因为害怕别人得到他们家李子的良种,在卖李子的时候都把核一个一个打上孔: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真的不知道如此“精工细作”的水果得定价几何?光时间成本就不是现代人所愿支付的。不过,王氏是大族,王戎手下的仆人应该也不少,完全可以用来替主人“恒钻其核”。不过,王戎对李树的钟爱倒也算是其来有自,想当年王戎少年成名,就多亏了道边的一棵李树: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之<雅量第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