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正文

十万大山剿匪记 / 文任毅

(2009-09-09 04:15:43) 下一个

十万大山剿匪记

文任毅


        1950年冬,我所在的解放军55219655团和兄弟部队一起,进驻广西十万大山剿匪。

        这天,部队来到十万大山山脚下的一个村庄,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惨不忍睹的血腥场面——土匪刚进行过一场残酷的杀戮,6颗南下工作队员和“农协”会员的人头,挂在墟场旁边的大树上。团首长当即命令部队集合:“同志们!大家都看见了吗,这就是土匪犯下的滔天罪行。”政委的话音刚落,团长就愤怒地举起了右手,表达坚定的战斗决心:“不消灭土匪,决不收兵!”

        剿匪战斗开始了,由于没有经验,头两仗我们打成了“击溃战”。狡猾的土匪一和我们交手,就四散逃跑,躲进大山深处,和我们捉起了迷藏。

        敌变我变,我们也随即改变战术,以战斗小组为单位,进驻到各个自然村,发动群众,伺机歼灭匪徒。

        一天中午,我所在的战斗小组接到情报,说是五六十里外的大山深处,藏有一股土匪。于是,我立即召集全组三个战斗队员,和一位方言翻译、一位民兵整装出发了。临走时,我让“农协”组长火速赶往上级机关,请求支援。

        一路急行军,我们于当天黄昏前来到一个高山盆地的边缘。放眼望去,盆地里不见任何村庄,只有一片茅草棚搭建在盆地中央,其中一座草棚顶上正冒着青烟。随来的民兵告诉我:“那片茅草棚就是土匪窝,听说有大量的土匪驻扎在那里。”

        见此情景,战斗小组的两位成员伍玉梅、崔明珠对我说:“组长,我们才五个人、两条枪,敌我力量悬殊,绝对不能与匪徒交火!”我当时只有17岁,没有作战经验,心里没底,但是我的战斗意志却很坚定。我提议到茅草屋边去侦察一下再做决定。

        我们分成两个战斗小组,从左右两侧向盆地中央冒烟的茅草屋包抄过去。当我们冲进茅草屋时,发现屋内两个土匪正围着火堆一边喝酒一边烧鸡吃。我把手一挥,说时迟,那时快,伍玉梅和崔明珠冲过去取下了挂在柱子上的两支长枪,我和其他两位同志则迅速用绳子把匪徒捆了起来。

        突然,一个匪徒用脚猛踢火堆,嘴里对另一个土匪嘀咕着什么。翻译告诉我,说土匪要同伴赶快放火。我一听,怒火中烧,对着那个说话的匪徒就是两脚。

        我们押着土匪快速往回撤。但没走多远,两个土匪又一骨碌儿滚在地上,耍起了诡计。崔明珠见状,“哗啦”一声拉开了枪栓,厉声吼道:“不走,老子毙了你们!”我赶紧制止他,转身对翻译说:“你告诉土匪,只要他们老老实实跟我们走,改过自新,就放他们回家过年!”听完翻译的话,两个匪徒齐唰唰地站了起来,说:“我们是被人逼着当土匪的,家里人还盼着我们回去,希望大军说话算数。”

        当幕色渐浓的时候,我们来到了离茅草屋较远的一个山头。回头看,在那个盆地中央,隐隐约约围着一大群人在说着什么。我问一个被押的土匪:“他们都是些什么人?”“全是土匪,一共有五六百人,其中还有我们的雷司令。”“就是那个曾担任原广西省省长兼第一兵团司令,后来成为土匪司令的雷啸空吗?”“是的,就是他。”匪徒回答说。

        后来,我们从匪徒的嘴里得知,当时,土匪头子想摆个“空城计”——在盆地中央设个哨卡,大部分土匪则埋伏在附近的山坡上,一旦解放军进入,他们就聚众围歼。没想到,他们的图谋不仅没有得逞,反而暴露了行迹,连哨卡都被我们给端掉了。

原载《老年人》2007年第3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