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正文

“桂中军政区”的覆灭——军统特务向天雷落网前后 /吴狄

(2009-09-09 04:01:44) 下一个

“桂中军政区”的覆灭——军统特务向天雷落网前后

吴狄


        50多年前,我还是人民解放军中一名少年军人。鹿寨县全境土匪暴乱、四十八弄重点剿匪等历史过程,基本上都亲身经历,而且,审讯向天雷的抄本,至今我还保存。现将剿灭向天雷的经过忆述如下。

        所谓“桂中军政区”,是指1949年深秋国民党反动集团败退台湾以后,白崇禧根据蒋介石制订的《大陆失陷后组织全国性游击武装的应变计划》,于19502月派遣军统特务、鹿寨县人向天雷(真名叫何仲钊),由台湾、香港潜回鹿寨,妄图以鹿寨县的四十八弄和金秀县的大瑶山为根据地,策划组织的反革命武装组织。19514月中旬,该反革命武装组织在我军重点剿匪中彻底覆灭。

        这里记述的,即半个世纪前,发生在广西腹地桂中地区那一段血雨腥风、惊心动魄的前尘往事。

(一)

        194911月下旬,鹿寨和金秀县全境已相继解放,白崇禧为什么会在两个月后,派遣军统特务向天雷潜回鹿寨,策划组织以四十八弄及大瑶山为中心的桂中地区土匪武装暴乱呢?

        首先,鹿寨县地处桂中腹地,位于南北桂、柳两市,及东面大瑶山与西面四十八弄千山万岭洞深林密之间,湘桂铁路大动脉纵贯全境,且柳江和珠江上游之洛清江,可直航港澳及台澎金马,回旋余地广阔,攻守进退自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蒋、白所谓“克复广西,反攻大陆”理想的屯兵之地。

        其次,20世纪20年代初,鹿寨县出了旧桂系首领之一的沈鸿英,以后,新桂系与旧桂系争夺广西统治权;又经北伐、抗战至解放战争,出现了分别隶属于旧桂系、新桂系和蒋介石集团的鹿寨籍将军,达20余人之多,校、尉级军官,更是难以计数,有广泛的反共反人民社会基础,易于煽动纠合。

        第三,军统特务向天雷,是鹿寨县雒容镇人。上世纪30年代初,在广州读高中毕业后,即入国民党中央军校,毕业时又考入陆军大学;1941年,在重庆参加军统,以后,一直在国民党军委会及国防部二厅工作,官至上校情报参谋。19499月,随国民党国防部由广州逃往台湾。其叔父何次三,北伐时任新桂系第七军营、团级军官;抗战及解放战争期间,任过少将副师长、师管区司令、民团指挥官及柳州专区副专员,1949年底至1950年初,正在柳州及桂平等地潜伏待命。派遣向天雷这么一个有多年特务工作经验,在鹿寨与柳州各地又有广泛社会关系的角色潜回鹿寨,在桂中腹地建立所谓“反攻复国”游击区,对蒋介石、白崇禧而言,当然又是最佳人选。

(二)

        1950221日至24日,在台北市白崇禧寓所,向天雷被两次召见,接受派遣、面奉委任、领取经费、交换密码,白崇禧还为他敬酒壮行。

        227日,向天雷溜回香港,与潜伏的军统组织及流散于此的桂籍反共的国民党军政官员,密谋到鹿寨后的具体行动计划。

        310日,向天雷经广州溯珠江而上潜回柳州,与潜伏特务交换情报后,14日溜回老家鹿寨县雒容镇。

        316日,其叔父何次三得报后亦回到雒容。在国民党政权鸡飞狗跳,秋风落叶的时刻,俩叔侄故乡重逢,自然倍感亲切,一阵寒暄之后,向天雷随即出示白崇禧依据蒋介石《大陆失陷后组织全国性游击武装的应变计划》制定的密令:一,委何次三任桂中军政区司令长官,向天雷任副司令长官。二,下辖第一二六和一二八两个军,每军编三个师。三,委林秀山任一二六军军长,向副司令长官天雷兼任一二八军军长。四,一二六军以大瑶山为根据地,向蒙山、修仁、象州、武宣、桂平等周边各县游击、发展;一二八军以四十八弄为依托,向鹿寨、柳城、永福、柳江、融安等周边各县游击、发展,相机袭取桂中重镇柳州。五,何司令长官次三率长官部随一二八军行动。

        蒋介石和白崇禧的梦很美,如此部署安排得手后,既可切断湘桂铁路交通动脉,又可以在广西的心脏部位“开花”。其他如所谓桂东、桂西、桂南、桂北各“军政区”势必相随紧跟,整个广西即唾手可得。何次三、向天雷及其他匪徒的梦也很美,以上计划实现后,他们不仅可以成为“党国忠良”或“党国干城”,还可以在鹿寨及桂中地区各县,恢复他们已经失去了的“天堂”。于是,他们利用白崇禧败退广西时预伏的特务组织网络与社会关系,策划于密室,点火于各地;于是,对共产党和新生的人民政权怀有刻骨仇恨的地主、恶霸、反动军官、兵痞、流氓和惯匪,都很快纠合在一起。此外,匪徒们还蛊惑胁迫一些不了解形势不明白真相的群众,磨刀霍霍,随时要向人民政权反扑了。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血腥较量,一场生和死的斗争,即将在鹿寨县及桂中各地展开。

(三)

        1950年春末夏初,南、北朝鲜形势骤然紧张,战争一触即发。解放广西并驻守广西的人民解放军十三兵团,奉调东北边防,以应付突发事变,广西兵力锐减,防务空虚。匪特们于是乘时而起,4月中下旬,几乎同时在鹿寨及桂中地区各县发动土匪武装暴乱,袭击区乡政府,抢夺仓库粮,杀害政府工作人员和农会干部,伏击我军零散武装,炸毁铁道公路桥梁及来往车辆,奸淫烧杀掳掠,无所不用其极。

        424日,匪一二八军师长冯常君在平山镇龙婆村残杀活埋我武工队员四人,武工队守卫的10多万斤军粮被抢掠一空;510日,匪一二八军6支队司令覃正晖率千余匪徒,围攻四十八弄边缘的黄腊乡政府两天一夜,妄图夺我武工队守卫的百万斤军粮;616日,军统特务向天雷亲率其卫队偷袭柳江河畔的导江乡政府,因敌强我弱,乡政府工作人员及武工队,不得不撤回县城;728日,匪一二六军三七六师二0八团团长刘才甫,围攻寨沙镇板里村,抢走全部耕牛及财物,并杀死全村187口人,仅一小孩侥幸活命;84日,匪一二六军三七六师二0六团团长潘海金侵占黄冕乡,抢去粮所及花纱布公司全部财物;813日,匪一二六军师长古少荣,将地雷埋设在桂柳公路鹿寨路段上,妄图炸毁、伏击我来往军车;820.日前后,匪“桂中军政区”中将高参覃明河(旧桂系时代陆荣廷的桂林警察厅长),竟敢指使数千匪徒,准备攻占中渡县城(19516月撤销并入鹿寨县),后因我柳州、东泉援军及时赶到,其罪恶阴谋才未得逞。

        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后,匪徒敌特以为时机已到,反革命气焰极其嚣张,公然在城乡散发、张贴标语,狂叫什么“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推翻共产党,消灭共匪军” 、“收复广西,反攻大陆,迎接蒋委员长和白长官凯旋归来!”一时血雨腥风,不少边远乡村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商旅因之绝踪,农民因之废耕,学子因之辍学,城乡交通中断。邻县象州县城,还曾一度被匪首一二六军军长林秀山袭占。反共罪恶,令人发指,血债累累,罄竹难书。

(四))

        1950128日至12日,人民解放军二十一兵团五十五军二一五师万余兵力,奉命由长沙进抵鹿寨、雒容铁道沿线,在广西军区副司令员李天佑将军直接指挥下,负责围歼“桂中军政区”敌特土匪武装。

        1951110.日,人民解放军二一五师运用人民战争办法,依靠人民群众、民兵和原有驻军,严密封路封江,在战术指导上,先切断大瑶山与四十八弄两股土匪之间的联系;然后,集中该师六四三、六四四、六四五三个步兵团的优势兵力,对大瑶山内外各个匪徒据点,同时发起拂晓攻击,紧接着又驻剿、追剿,搜山设卡,断绝粮食。仅一个月时间,即肃清大瑶山内外的匪患,计毙、伤、俘及投降自新土匪5800多人,其中团以上匪首98名。匪一二六军军长林秀山化装为老妇人,企图经武宣县循水道逃往香港,在象州县的大乐乡,亦被我守卡军民识破活捉,后在柳州市中心地段示众三天,经军事法庭公审,被执行枪决。

        鹿寨县以东大瑶山内外的土匪被剿灭以后,解放军二一五师旋即以六四四和六四五两个团兵力,横渡洛清江,挥戈西向,对四十八弄中的匪“桂中军政区”长官部及一二八军,发起攻势,用兵四个团。具体部署是:一,解放军一四七师(亦即桂林军分区)四四0团,由北面进击永福县的寿城、永安、三皇等乡镇。二,解放军一四六师(亦即柳州军分区)四三八团,从西面封镇、清剿融安、柳城两县的雅瑶、泗顶、沙子、太平及东泉等乡镇。三,解放军二一五师的六四四团和六四五团,则分别以鹿寨县的中渡、平山两镇为前进基地,主攻山腹地中的匪巢。加上四个县的地方武装及民兵,计为16000多兵力,对纵横200多华里的四十八弄,形成包围合击圈,盘马弯弓,蓄势待发。

        然而,古来的政治和军事斗争,都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虽说解放军何时发动攻击以及重点打击何方等核心机密未被敌侦破,但大军压境,四面合围的态势,凭职业本能,匪首和特务何次三、向天雷,还是直觉危险在即的。于是317日在屯秋村(今柳钢屯秋铁矿所在地)召开了对策会议,作出两项决定:一,乘解放军发动总攻前,跳出合击圈,到黔桂边区与贵州方面的反共队伍会合。二,分散隐蔽,避实击虚,各自为战,等待时机东山再起,尤其是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

        当我军神勇的侦察兵从内线获取上述情报后,“兵贵神速”,剿匪指挥部立刻命令各地进攻部队兵分17路,提前于1951320日拂晓,乘敌特尚在传达还未行动,同时发起猛烈攻击,将何次三、向天雷的计划打乱。仅一个上午的战斗,其首脑机关和主力,即被捣毁与歼灭。

(五)

        解放军六四四团二营6150多名勇士,在营长武福有(1984年离休前,任柳州市二轻局党委书记)指挥下,像一把尖刀直插匪徒设在屯秋村的司令部,他们一路攻击前进,沿途击退并消灭敌卫队长洪英武以下百余名匪徒。当勇士们冲进敌人司令部时,只缴获官防印信地图等物,却不见匪首,突审俘虏得知,战斗打响后何、向两匪首已逃走。

        武福有营长和黄大贵教导员,依据敌特分散逃逸情况,命令全营各连抢占屯秋村四周高地,全营轻重火器齐射20响,以震慑敌人。接着采取“拉网摸鱼”办法,把四周山头、深沟、密林、岩洞“梳”了几遍,当天共抓住匪支队司令罗庆安以下匪徒420多人,但仍未见何、向两匪首。武营长和黄教导员便组织10个“飞行组”,昼夜不停地在屯秋村四周搜索追击。41日下午,匪首何次三及其弟、“桂中军政区”少将参谋长何冠民,在顽抗中被“飞行组”击毙。

(六)

        10多天的围剿追击中,整个四十八弄及周边各县,计共毙、伤、俘匪及接受投降自新共24000多人,其中团以上匪首100名,“桂中军政区”及其一二八军,事实上已经覆灭。但特务分子向天雷仍不见踪迹,而整个四十八弄所有山头、村庄、岩洞、道路,甚至每一处山泉溪流,都在我数万军民严密布控之中,他能“飞”出重围吗?

        负责缉拿向天雷的武福有营长与6连连长王光汉研究后,抽调战斗骨干18人,化装为土匪,分三组行动,进一步侦察、追缉。43日中午,第二组抓住一个找饭吃的土匪。据供称,320日天亮前被打散后,他与另一人跟“营长”逃出,躲在小平山村一地洞中,已断粮两天。刚才“营长”用望远镜看是“自己人”,便命他出洞联络,顺便搞些吃的。战士们给他馒头吃并让他喝了水。经教育,他愿意立功赎罪,带部队去抓匪“营长”。

        小平山距屯秋村三华里。匪“营长”藏身之洞,仅能容一人进出,四周茅草丛生,即便到了洞口,也不易发觉。被抓经教育后的土匪,以找到“自己人”为由,进洞中诱出两名土匪,一个横端卡宾枪,一个紧握左轮手枪。埋伏在洞口四周的六名战士猛虎擒羊一样扑了上去,端卡宾枪的刚想反抗,被立即击毙;拿左轮手枪的想夺路而逃,说时迟那时快,20岁的战士刘仕和从高崖上腾空而下把他摔倒,战士们一拥而上,将其制服。

        被抓的握左轮手枪的土匪承认是“营长”,操河南口音,叫“张仁和”。审讯时,他竟嬉皮笑脸地与我军河南籍官兵胡扯河南各地的风俗民情,以图拉同乡关系,蒙混过关。参与审讯的武福有营长生疑,拿出向天雷的照片(其特征是:38岁,马脸型,身高1.74米,左手小指为四节),示意战士举起匪“营长”的左手,一看,小指果然是四节!匪“营长”不得不承认他就是向天雷,讲河南话也是伪装的。武福有和战士们这时都松了一口气,并立即派一个加强排,将向天雷押解到驻平山镇的解放军六四四团司令部,后移交广西省公安厅。

        1953年,军统特务、匪“桂中军政区”副司令长官兼一二八军军长向天雷,在鹿寨县雒容镇伏法。

《文史春秋》2002 1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