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稳疆兴疆基本方略正发生微妙变化

(2010-07-10 02:24:24) 下一个

中央投资继续向新疆倾斜,“十二五”期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超过20000亿元。



  中评社北京7月10日电(评论员 齐云鸿)一段时间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推进新疆发展工作,连续召开重要会议,部署新疆发展新思路,并号召全国对口援助新疆,推进新疆这个多个民族聚居的地区,通过共同的大融合、共同的大团结携手共进,创造繁荣富强和美的新希望、新图景。

  胡锦涛强调,新疆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符合新疆实际的发展路子,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到2015年,新疆人均GDP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巩固、文明进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温家宝宣布了新形势下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具体措施。酿数年的资源税改革将从新疆率先试点,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如果按照新疆2009年产原油2518万吨计算,资源税将高达62.95亿元,可以增收40到50个亿。会议提出,中央投资继续向新疆倾斜,“十二五”期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比“十一五”期间翻一番多,规模将超过20000亿元。会议批准在新疆西南的地市喀什打造经济特区,拥有特区发展经验、对口援疆的深圳市将支援喀什展开有关建设。

  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强调,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是一次历史性会议。要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抓紧抓好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切实肩负起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责任,为加快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疆做出新贡献。 会议确定将举全国之力援助和推动新疆实现大发展,给新疆各族人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一步鼓舞了新疆上下团结发展的心劲。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各族党员干部要迅速进入状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扎扎实实地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承担对口支援新疆任务的19个省市先后组团赴疆,就开展新一轮援疆谋篇布局。就国际发展合作看,新疆与8个国家接壤,有17个国家一类口岸,邻近的中亚、南亚、西亚国家有13亿人口,未来中央将支持新疆“联结内地、面向中亚”,“东引西出、向西开放”,建设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商品中转集散地。但新疆要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同新疆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凝聚力量和人心,把立足点放在切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上,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着力推动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发展。

  民族大团结、大融合是新疆取得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历史上,中华民族就是由各族人民的共同交融凝聚而成。民族大融合诞生了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涵盖经济文明、社会文明、宗教文明以及历史文化等许多方面。历史的伟大经验依然可以在今天发扬光大,要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巩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旗帜鲜明反对和打击民族分裂势力,确保各族人民安居乐业。

  新疆取得新发展,民生为大。新疆跨越式发展进程中,要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力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切实缩小各民族之间、各民族内部阶层之间的差距,一视同仁对待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把公共资源特别是财政资源向基层一线、向艰苦边远地区、向困难群众倾斜,着力办好老百姓所思所盼的事,加快改善各族群众特别是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只有凝聚民心、民智、民力,才能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中国调整治理与发展新疆的思路和方略,国际社会予以积极评价。《日本新华》5月22日载文《“新疆新政”传递中国智慧与力量》,称中国领导层以异乎寻常的“国家动员”谋求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稳疆兴疆”的基本方略正发生微妙变化,更加柔性、开放和务实,新疆乃至西部少数民族居住区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确,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发展稳定大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做出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部署,将使新疆这个“三股势力”交集的热点地区有望呈现发展与稳定并重的局面,并成为开发开放的中华热土,从战略后方变成开放前沿地带,有望建成繁荣富强的祖国新边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