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日興、台灣福興、天心工業深耕不西進

(2008-01-16 13:20:38) 下一个
如何面對中國崛起帶來的強大競爭壓力?
有人直接西進,但也有人在台灣站穩、深耕,
還能維持世界第一的實力。
他們的勝出法門是什麼?

現在,全球各地都能感受到,中國崛起的競爭壓力。台灣企業靠著硬實力,逆境求勝。
中國產業的崛起,是撲天蓋地而來。無論從最傳統的製造業,像是門鎖製造,或是科技業的筆記型電腦,都無法避免與中國大陸瞬間冒出的一大堆同業競爭。

前幾年,台灣福興行銷副總經理朱榮和去大陸一趟,印象深刻,「大陸隨便一個家庭、一個鎮就是個鎖廠,做出來也是個個有模有樣,」朱榮和說。
就連在台灣的水電行,如果不是價格懸殊,也很難從外表分辨出這個鎖是台灣還是大陸的雜牌。
中國大陸非正規軍的競爭,帶來市場價格的破壞,削價情形讓台灣廠商瞠目結舌。
就連科技產品的關鍵精密零組件,大陸有的報價很離譜,不可能的價格都有,「像那種低於成本二、三成的,也來報價,來亂的,」新日興總經理呂勝男氣憤地說。

在產業外移和中國崛起的雙重效應下,從台灣福興到新日興這樣深耕本土的中小企業,帶來一股穩定力量。他們繼續在台灣擴大規模,面對大陸和全球化的競爭狂潮,仍站穩在各個領域上世界第一的位置,不被撼動。
面對大陸的競爭,台灣廠商有自己獨到的勝出法門。

案例一 新日興 架高競爭的門檻

以台北縣三重為中心,往新莊、樹林延伸,狹窄的街道,擁擠的交通間,曾經是聚集上萬家工廠的模具街。現在有些工廠鐵門拉下一半,因為老闆去大陸,還沒回來。
但在樹林市,僅容一輛車通過的「新日興」大門前,人、貨川流不息,每天都有上百個車次在此裝貨、卸貨,一有車子出來,外面的運將馬上將等候的車隊移到裡面。

新日興是全球最大筆記型電腦樞軸(連接螢幕和鍵盤的軸承)廠,市佔率約五○%。二○○六年新日興營收四○.三七億,較前年成長三七.八%,預估EPS可以高達十一.○六元。想像得到的電腦品牌全都是新日興的客戶,例如:蘋果、新力、戴爾、惠普等國內外大廠。
二○○五年九月,台灣最後一條筆記型電腦生產線——大眾電腦的組裝廠,吹響台灣製造的熄燈號。

新日興卻可說是筆記型電腦供應鏈的異類。
雖然客戶要求用大陸計價方式,降價一○%,要求新日興到大陸設廠,二○○五年新日興到蘇州設立後端組裝廠。樹林的工廠在二○○六年完成,年底員工人數會從四七○人增加至六百人,其中二○%是研發人員,「我是真不愛到大陸(台語),」六十四歲的新日興總經理呂勝男,留著短短捲捲的山本頭,說起話來又快又急。

新日興不喜歡到中國大陸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大陸仿冒速度太快了,技術流到大陸,很快被學走,「精密的留在台灣比較安全,要教也是教自己人,」呂勝男笑著說。
呂勝男的信心其來有自,因為就連最講究設計的蘋果電腦,也都不能沒有新日興。
前年五月初,蘋果筆記型電腦的產品主管,從舊金山飛來台灣,直接進到樹林新日興的辦公室。

在這之前,蘋果筆記型電腦十幾個研發工程師已經在新日興待了二、三個星期,為了新款的設計,蘋果已經換過五個專案負責人,花了一百多萬開模費用,但良率一直上上下下。工程師改到最後,良率卻又從九成掉到五成。

蘋果電腦也不能沒有他

最後蘋果產品主管乾脆下達指令,以後樞紐的部份,全都由新日興主導。
蘋果採購主管坦白告訴呂勝男,蘋果合作的其他樞紐廠全都已經「畢業」(被淘汰)。因為蘋果外形設計獨特,要做到零工差,要有很強的know-how累積修正。
新日興和其他廠商的差別在於經驗。新日興的研發副總經理有三十年經驗,三個研發人員加一加經驗值幾百歲,可以在很短時間找到最好的加工方式。

樞紐是每個機種都要重新認證的精密零組件。像同一款筆記型電腦機種,如果本來是用三星面板,三星臨時缺貨,改用友達的面板,樞紐的設計就要重新更動,「這沒那麼簡單,設計變很多,不是鴻海那種大量生產,」呂勝男說。
加上新日興跟蘋果合作超過十年,蘋果第五代筆記型電腦要出來,都直接找新日興溝通設計,而同時廣達等電腦組裝大廠,還只拿到第三代設計。

這種無可取代的能力,讓新日興可以避開流血殺價競爭。當廣達、仁寶等電子五哥毛利率都在保五、保六時,新日興的毛利率卻從二七%拉升到三七%,「殺來殺去沒意思嘛,他若殺太低,我也麥願甲做(不願幫他做,台語),」呂勝男說。

樞紐專利數全球最多

獨特的研發設計之外,技術創新也可以反映在專利數上,成為一個將對手排在外面的進入門檻。
在新日興二樓辦公室的入口,有滿滿三面牆的專利書,新日興總經理呂勝男打開電子郵件信箱,裡面有好幾封律師事務所寄來的報告,關於二、三家對手侵權的調查,「他一甲我卡到(用到我的專利),我就跟他警告(台語),」呂勝男說。

新日興擁有全球最多的各類樞紐專利,目前通過認證的專利多達三七七張。
像筆記型電腦開闔測試要兩萬次以上,扭力可靠度至少要可以使用十年以上,「很多廠在測試時就被刷掉了,」呂勝男說。
樞紐佔一台筆記型電腦成本不過○.一~○.二%,因為是精密的關鍵零組件,一旦發現不良品,是整台筆記型電腦退貨,國際大廠很少為了降低成本,甘冒風險採用品質不穩的樞紐。

國內某筆記型電腦大廠,就曾經因為樞紐發生問題,回收一千多台筆記型電腦,那年稅後盈餘虧了二千多萬,「戴爾、惠普、東芝不可能貪小便宜,冒這個風險,」呂勝男信心滿滿地說。

呂勝男經常觀察日本的產業模式。二、三十年前日本將製造外移,培養起一批競爭者。但現在日本又將產業重心移回國內,創造國內需求。
「一定要在所在地建設,重要關卡自己掌握。家還是在這邊,不然你去大陸,只有待在孤獨工廠一角落,有什麼趣味?」呂勝男說。
呂勝男閒來無事時,喜歡打打高爾夫球,他的球友都在台灣,加上幾百家協力廠,幾千個家庭讓他覺得有社會責任。
這種情感讓他留在台灣。

案例二台灣福興 掌握世界級客戶關係

在高雄本州加工出口區,每天下午五點半一到,台灣福興工廠內一二四四名員工魚貫走出工廠打卡,有急著回家煮飯、接小孩的中年婦女,也有剛當完兵聚在廠區籃球場打球的年輕人。

台灣福興是全球最大的門鎖製造商,二○○六年營收五十九億,稅後淨利五億二千萬(自結數)。獲選為二○○五年《Forbes》亞洲中小企業二百強。
像台灣福興這類五金門鎖廠,面對大陸的競爭是從二十年前就開始。本州加工出口區過去以螺帽聚落著名,但在大陸低價侵蝕下,漸漸沒落。不過今年台灣福興還在大興土木,新的辦公室大樓才完工,是舊有的二倍大。

有什麼是大陸不能做的?

面對中國大陸的競爭,要有一定的實力,「與其問還有什麼會留在台灣,不如問還有什麼是大陸不能做的?」台灣福興董事長林瑞章常在幹部會議時,反問同仁。
大陸不能做到的,主要是獨特的研發實力。五金門鎖進入障礙不高,「但要成為領導者,就有不一樣的地方,」膚色黝黑的林瑞章說。
台灣福興是做機車零件、辦公室傢俱起家,在高雄已經是五十年的老公司。
二十七年前台灣福興進到門鎖產業時,已經是台灣最晚進去的廠商。當時歐美、日本早就有世界一流大廠,就連大陸、泰國也都有許多製鎖廠,比台灣福興資格更老。

「製鎖很傳統,衣服再傳統不過了,但LV名牌是傳統產業嗎?設計沒有科技不科技的差別,」林瑞章說。
大陸競爭或許會破壞市場,但對於要求品質穩定的世界級客戶,有些比價格更重要的事。

比價格更重要的事

以台灣福興為例,主要兩大客戶是美國的沃爾瑪和居家倉庫(Home Depot),產品要在這種大型連鎖通路上架,都需要長期的品質認證和維修保固。
二十年前,林瑞章花了一個月時間,跑遍美國二十六州,跑壞兩部租來的車子,才拿回公司第一張兩萬件的訂單。
經營美國市場八到十年之後,林瑞章才打進美國沃爾瑪和居家倉庫的供應鏈,建立世界第一的龍頭地位。

沃爾瑪對供應商要求很嚴。在台灣福興辦公室的四樓,是亞太區唯一一間ITS認證合格的實驗室,裡面鑰匙插在門鎖上,一直重覆開開關關,測試最少要二十萬次以上。
能抓緊這些客戶的心,林瑞章掌握的是設計研發的能力。一個門鎖大大小小有兩百個零件,誤差不能超過五分之一的頭髮細度,開發模具需要很長時間測試。

台灣福興廣大的廠區裡,二、三個員工看顧著,長排的機器將鐵捲片切割成圓形,上方套著模具,下方用強力的水柱沖壓,經過一關一關的沖壓,出來就是個一體成形的空心的喇叭鎖。
過去沒有自動化前,要兩、三個零件焊接成形,總共二、三十個步驟,地上箱子籠子排一堆,可能五十到一百人都完成不了。

關鍵在原始的設計,可以將複雜的製造簡單化。台灣福興將設計模組化,運用3D電腦模擬,可以將開發過程從九個月縮短為二~三個月,與客戶連線設計完成,模具馬上送到客戶端,壓縮推出新產品時間,「行銷、研發、生產製造自動化,垂直整合,這是有管理技術的,」台灣福興國外部協理王漢廷說。

案例三 天心工業 有品牌才有根

新日興因為掌握研發技術,所以敢對國際大廠嗆聲。另一個在台中小小自行車零組件廠商,則因為打響品牌知名度,可以反客為主,下單給義大利等國際大廠代工。
台中縣大里市鄉間,蜿蜒的雙線道旁,天心工業三十六年的招牌立在鐵門上。天心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車碳纖維曲柄(自行車的把手部份)製造商,過去十六年,天心業績年年成長,二○○五年更以六千萬資本額,創造二十億營收佳績。

世界有一百多個品牌的競爭中,自行車三大賽事之一的環法賽只用三個傳動零件品牌,日本鳥野、義大利Campagnolo,另一個就是天心的自有品牌FSA(Full Speed Ahead)。

一九九○年台灣自行車零件廠都去了中國大陸。但那年,二十六歲的天心總經理江承勳沒有到大陸設廠,他在台中辦公室看了一年中外的自行車雜誌,一個月平均十幾本。那年江承勳的父親生病,他在美國念書念到一半被叫回來接班。

躋身全球三大品牌

江承勳在思考公司未來時,翻開自行車雜誌一看,全是歐美品牌。這些歐美品牌沒有去大陸設廠,因為都是台灣代工的,「大家都認為有工廠才有根,但我覺得是有品牌才有根,」江承勳說。江承動從小就對美術很有興趣,小時候每次上台領獎都是因為美術比賽得名。

一九九一年,江承勳創立自有品牌FSA。一九九三年到美國成立分公司,二○○○年,設立義大利米蘭分公司,負責行銷、設計。
FSA打響名氣後,現在天心自有品牌的比重高達九○%,這幾年天心都是下單給義大利知名品牌的工廠代工,「他們很樂意幫我們代工,FSA賣的量不大,但非常高檔,」江承勳說。

以法拉利自行車為例,售價二十~三十萬台幣,每年限量兩千台的手工車,可以把logo印上去的零件品牌屈指可數,FSA就是其中之一。

中國大陸愈進步愈好

面對大陸的崛起,江承勳覺得很高興,「他們愈進步愈好,這樣我根本也不設工廠,設個品管,請他們幫我代工就好。」
十六年前江承勳接班時,公司只有五十人,現在擴增至二四○人,明年霧峰工業區,天心五千坪的研發總部完工,一直到現在天心都還是深耕台中,沒有到大陸設廠。

天心二樓的研發中心有個法國人,因為熱愛自行車運動,自動應徵來台灣工作。
在台中的田野間,天心靠著堅持自己的品牌夢,馳騁國際競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