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添香老板娘

“历史都是假的,除了名字;小说都是真的,除了名字。”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乌镇道观 (图)

(2008-04-06 09:03:56) 下一个


事情比想象中的顺利,时间竟然从计划中余出一整天,我决定去乌镇。

乌镇的小桥流水人家已经在各种描述中成为一幅悬挂在心头的山水画。

在这些年的“驿马生涯”中,对于那些向往很久却未能成行的地方,反而成为想去又胆怯的地方。不去,会牵肠挂肚;去了,怕恨恨不已。

“晴耕雨读”是乌镇历史中最美的一个词。想起来就像“红袖添香”这个词一样让我爱不释手。

可是,再美的景致,如果是挣扎在并肩接踵的人群中,你就很难找到那种能够亲近它的感觉。

刚走上青石板,小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就从已经混浊的河水中荡漾开来。

对于已经开发到了极限的景点,我想起来一段话。
“人多的时候,我们用眼神交流;人少的时候,我们用语言交流;没有人的时候,我们用身体交流。”
在如逃难般的拥挤中,我在大宅门阴暗的角落里艰难地呼吸。我只能用眼神远远地观看着乌镇的古旧。
如果人少些,也许我可以和这水这桥这屋的空气说上几句。
如果没有人,我真想退去鞋履撩起衣裙,把我的脚赤裸放入冰凉的河中,横躺在青石板上面朝蓝天背靠大地用身体去触摸这层层历史上的铺垫。

由于几乎站立不稳的推推攘攘,我对某名人的故居竟然没有看完就愤然逃离。人不静下来,怎么有时间思考?我是为了证明我曾“到此一游”而匆匆来匆匆去吗?如果这般慌忙,我宁愿不留下任何的底片。我拒绝为我不理解的乌镇拍照留念。

我情愿带着一片空白重新来过。如果将来乌镇还有宁静的某天。

在满面倦容的人群中几番冲杀,百般艰辛地来到一片宽敞的地段,竟然看到这样一个别致的道观。

在道观的上方,挂着一个木制的算盘。
算盘下是一幅对联,上联为,“人有百算”下联为“天只一算”
爱煞!爱煞!人算不如天算。

放下自己的算计,只管认真做人,所有一切老天自有安排。“尽人事,听天命。”

因为道观上这幅对联,我突然原谅了这千年小镇里极不协调的拥挤。不可救药地喜欢上这里。

你拥挤着走来拥挤着离开。你心事重重你满脑空空。你用一生去回忆你用一生去忘记。
乌镇,都若无其事地继续着它千年的传说。

茶凉人不走。
人去楼不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怀南子 回复 悄悄话 棒极了!连读了两遍。就像小时候我看‘小兵张嘎’,第一场玩了,我潜伏在椅子底下,清场后重新进人,我接着又看了第二场。

这样的笔法写游记,非常妙。乌镇的概貌只淡淡的几笔,勾个轮廓,‘人多’作为朦朦胧胧的背景,不去细化。而把特写的镜头放在道观的这副对联上,配上自己的突发的情感。非常洗练,且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没去过乌镇,文中给我的乌镇的印象非常好。

我不喜欢那种游记:每个细节,每个角落都描述的滴水不漏尽管用词华丽,我还是觉得索然无味。我忽然感到这和摄影是那么像。我不喜欢那种风景照,每个细节无可挑剔,清晰度,分辨率,景深完美无缺,配上绚丽的霞光。。。可我不知道拍摄者到底要说什么。这样的片子充其量是张不错的旅游风光片,明信片而已。

去名山大川不一定要关注一草一木;去名胜古迹也不必细究一砖一瓦。只要关注让自己感化,让自己触动的就可以了。这样的东西才能是有个性的。明信片则是雷同的,无论谁在那个角度那个时间拍出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娓娓 回复 悄悄话 好文。我零四年去乌镇,无法摆脱那里熙攘,就进了道观,但里面的情形更使我难堪,得到的是如果不买那500元的高香,我的好运将不得持续,心里可是嘀咕了一下。
再谢谢你的好文。
问好!
楚楚的天空 回复 悄悄话 人群 & 小贩 & 喧嚣, 到处都一样。

这张PP 很有味道!

想念老板娘!
挥一挥手 回复 悄悄话 红袖妹儿好!那张照片就是天然的图画,配上好文,真是美的享受。
beauty-hua 回复 悄悄话 我也有同感.

现在国内有名的景点都很拥挤, 尤其是到了周末假期. 周庄, 同里, 甚至连黄山都是摩肩接踵. 此道观可谓大隐隐于市. 只有用心的人才会发现.
云林 回复 悄悄话 毫不谦虚地说,我看过的写乌镇最好的文章了。
我还是不愿意拥挤的来又拥挤得离,年三十那天我不甘心又去了一次,呵呵,真感叹我的智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