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那个夜夜鸣蝉的暑假

(2014-02-10 18:34:13) 下一个

 

那一年暑假, 到妈妈的值班室住了好一阵。 那个值班室在油区。 油库在地下, 上面却是个芒果园。 我每年放假都赶不及吃芒果。 那时没有冰箱, 妈妈把芒果放到通风的地方, 等我放了暑假, 那些芒果总是烂了。

我后来在油区不断逡巡, 偶而见到一两个大芒果, 高挂树端, 只能望洋兴叹。 那时, 既然芒果季节已过, 市面上是买不到芒果的, 我还得等一年才能吃到芒果。

油区是个小独立王国, 在工厂一隅,  围墙一围, 铁门一关, 连本厂的人都不来. 住油区的是一个班, 班长小宝带领八个女工三班倒工作. 那时都已经自动化, 上班就是每隔一个钟头抄报表. 其余时间烧饭,种菜, 打毛衣,聊天,下雨天把家里的衣服带来烤.  值班室隐在芒果林里, 夏天有空调, 冬天用暖气.  那些机器实在珍贵.

铁门边有个值班室, 妈妈在那里上班. 妈妈做了25年的汽机工人, 从手动机器做起.  现在在这边等退休. 本来三个人值班, 后来一个退休, 一个调走.剩下妈妈一个人. 那时就住在那边. 和八个女工都合得来, 班长小宝很机灵,人情通透. 主任偶尔来一下.

妈妈上班就是烧饭, 做菜, 打毛衣. 也种了一小块地. 那块地只有空心菜, 很不成样子, 我笑妈妈的菜地, 却发现这块地的出产我们两个天天吃不完.

油区的厕所鸟语花香, 为果树的清芬缠绕。 比周作人先生描述的日本厕所更胜一筹。八个女工个个是知青出身。 油区的后面地址较高。 那里是另一个小果园, 种了很多人心果。 女工们在那里开辟正式的菜园,应时蔬菜成畦。 油区人迹少至, 光靠这几个人,肥料明显不足。 大家每天要用胶皮管往里灌水才能舀起粪肥。所以, 比日本厕所宜人。

妈妈太闲了, 改学钓鱼. 油区门口有个喷水池, 以前用来冷却机器里的水的. 现在荒废了, 里面有鱼, 有田螺. 妈妈想起小时候会钓鱼, 就去钓鱼. 有个小伙子跑来教妈妈钓鱼. 他是消防队的, 这是厂里的消防队, 就在油区墙外. 小伙子们除了练习, 无所事事, 练了几十年都没用上. 他们就种了很多很多香蕉. 小伙子教会了妈妈钓鱼, 妈妈钓上了瘾, 天天去钓鱼来烧菜. 小伙子终于垮了, 他只好坦白, 那些鱼是他买了鱼苗养的. 水池还有田螺. 大家却不去捡. 因为喷水池很久以前小孩游泳, 老要出事.

芒果太多了, 暑假以前要专门请农民来摘芒果. 有一次,还抓住了一只小动物, 长长的尾巴, 像老鼠.大家把它关在笼子里, 半夜它跑了. 妈妈描述很久, 我以为是黄鼠狼.因为我知道中国有黄鼠狼.妈妈后来来加拿大, 才知道那是一只松鼠. 我们那地方从来不见松鼠.

我错过了芒果, 却迎来了无数的莲雾. 园子里有好几颗莲雾. 一篷一篷的. 你很难见到这么美的水果, 象蜡制的,颜色由淡白到淡粉, 又轻又绵, 味道却寡淡, 连小孩也不吃. 但是初见却也忍不住要吃. 北美的中国超市里有莲雾, 个大味浓体重, 颜色庸俗,却值得一吃了, 想是转了基因.

后面的人心果, 状如鸡心,大小如鸡心. 褐色的皮一剥, 里面褐色的果肉. 跟莲雾一样, 只能吃两个. 这个东西甜如糖精, 让人难以消受.果树一人多高, 果子倒也不多.

我有一次夜晚回来, 铁门上锁了. 大声喊妈妈, 妈妈没有应, 按了门铃, 过好一会, 三个女人抖抖索索, 手电筒老远照来, 质问是谁. 却是妈妈和两个夜班女工. 她们吓坏了. 这门铃直达值班室, 从未响过. 领导来了, 自带钥匙, 不带这样吓唬人的.

那时我对语文有兴趣, 订了一份<语文园地>. 里面却有一段公案. 就是关于朱自清先生的<荷塘夜色>. 里面有夜半蝉鸣. 当时就有读者提出异议. 认为蝉半夜不鸣的. 出版社把信转交朱先生, 朱先生接了信, 趁了月色, 自去荷塘边散步. 散步回来, 没有反驳读者, 却也没有改自己的文章.

那时是1988年了, <语文园地>又有读者提出蝉夜半不鸣. 编辑就用上面的典故证明了夜半有蝉鸣. 我当时住在果园里, 就对这件事上了心, 发现蝉夜夜鸣叫的.

现在是2014, 关于夜半蝉鸣, 又有人质疑. 这一回, 却有了答案, .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蝉鸣.”  感谢武陵山人.

 妈妈这个小小的值班室, 却颇受欢迎. 几个表妹都来过.  阿慧表嫂在近旁的工厂工作. 她每个星期都要来摘莲雾, 带回乡下卖, 家里有个杂货店. 我的初中同学凤英来找我妈妈, 从我家, 被人一路指点, 也找来了. 妈妈退休后, 这个值班室就关了. 本来就不需要人值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