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闽南故事(21) - 英子偷渡香港

(2012-09-21 20:30:09) 下一个

由连没有机会再回来。
 由连的阿舅在菲律宾,所以阿妗早早去了香港。有一年, 阿妗去菲律宾,见到了由连。 由连那时已经另外娶亲了。阿妗跟由连说,应该让英子来香港。

到了1961 年,大家都快饿死了, 政府才让申请。11 月份冬至, 英子去了香港。在路上过了冬至。我外婆老说, 冬至过了十日是番子正。即冬至过了十日是元旦, 每年都是这样。

那时,去公安局申请,批准了。英子带上两个孩子,坐菜船偷渡到香港。英子给了亲人的门牌。由连的阿妗悄悄来带他们走。都是中国政府安排的。 

一家三口寄居在阿妗家。 香港窄憋憋。女儿阿华1949年生的,快到14岁了。儿子是后来买的,也十岁出头了。三个人睡地板,帮阿妗做工,无工钱,阿妗还是很生气。英子的表姐建议他们出去租房,帮了房租。

穷人家的孩子,很容易就成了坏人。英子的儿子后来成了歹子,让英子很是苦恼。 这个儿子现在卖水果为生,算是改邪归正了,也快六十了。

英子去香港时,许多东西寄在了我们家,放在半楼子上。因为英子家的厝是典的, 怕被人讨回去。后来真被人讨了回去。 英子也不敢把东西都送人。去香港不知如何,以后也许要回来。不能都毁了。

我们家没有楼梯。因为住房够,平时不用半楼子。阿舅要上阁楼时,踩着卧室的门闩,就上去了。我们几个小丫头,跟观看英雄似的。终于有一次,我们借来了梯子,我和表妹们赶紧上了半楼子瞎翻一气。找到一张油头粉面的男人照片。我们以为是阿公, 赶紧给外婆看。 外婆笑得眼泪都出来了。那是由连,英子的丈夫。

英子离开的时候,是无鼎无灶的时代。大家到食堂领饭。英子分饭的锅还在我们家。还有一样很重要的东西也寄在我们家。 那是大字。他们典厝时, 写的大字被由连塞在抽屉里,英子去香港时,把橱柜都寄在我们家半楼子上。 英子却不知道有大字。到了六几年, 大厝原主人赎厝时,到处都找不到那个字。大家只好用说的。又过了很多年, 外婆偶然打开那个抽屉,才看见了。

妈妈藏有一副手绣的枕套,是英子送给她的。粉红粉绿的丝绸上,绣着数对戏水鸳鸯。妈妈很是珍爱,从来不用,只是有时拿出来看看。妈妈她们这一代解放后长大的女孩,女红是不会的。

英子是妈妈的好朋友。我们家的镜框里,挂着他们的全家福。由连西装革履,戴着眼镜。英子是六十年代明星的发型,短发,头发高高隆起,手里优雅地拿着手袋。两个孩子一男一女, 都还懵懂。另一张照片是女儿阿华的结婚照, 流光溢彩。阿华的夫婿是的士司机。

由连并没有在香港,由连在菲律宾,已经另娶了。他只是过来看看, 照照相。

英子到香港以后,由连的阿妗去了菲律宾。 她和丈夫要一起回到香港定居。这个阿舅有钱。 到马尼拉的时候,打了针。由连的阿舅死在马尼拉。由连的阿妗一个人回到了香港。 后来,国内一可以买房,她马上回国,在市区买了一套房,就住在那里。 

阿妗的儿子在加拿大。这个儿子豪爽。回乡探亲时,总是买了一头烧猪,放在戏台子底下,请乡邻们大吃一顿。他们村是方村。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这是足以被传颂的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