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于吃的习惯

(2006-11-19 02:51:44) 下一个
       第一次打工的活是刷碗.看到捡下的盘子、碗、碟都很干净,就有一种不浪费感觉,这也应该是好的习惯或是修养吧.再看垃圾桶里有的也只是包装袋一类的东西.真是让人佩服.

        在国内,人们吃饭时只要撑脸面,不管是否能吃完,只要多就行,结果扔掉很多.人们也很坦然,好像是应该的.换句话说就是我自己花钱买的,扔掉是我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已经传诵了上千年,但真正能作到并不容易.
        现在,吃饭已经不只是为了吃饱.在吃好的前提下,作到不浪费,也是大家应该认识到的.我读过一篇关于烹调概论的文章,其中提到:烹调史是伴随人类文明史而发展的.原始人类茹毛饮血,后来吃到了山火烧过的食物,意识到了成熟的食物更好吃,于是就学会了用火烧烤食物,也就开始了“烹”的过程.再后来又发现在海边被浸泡的食物更好吃,于是有开始了“调”的过程.这就是烹调的起源.也是文明进步的开始.

       现代的人们是否能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作到合理的利用膳食而不浪费呢?在逐步改变的过程中,也是一种进步的开始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苏乡门地 回复 悄悄话 儿时的饭桌上,耳边总是不断响着大人念经般的“禾除”歌, 好头疼。 慢慢地,每当用餐的时侯,自己也居然念起了同样的经,并且乐此不疲。
登录后才可评论.